华严佳句品读: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十多年前曾读过一遍《华严经》,当时只是觉得文字很美,却不解如来真实意。最近偶尔见有人摘录的华严经句,忽然觉得有些明白了。
文章插图
不管学不学佛,很多人都很喜欢这句话。简单的文字,给人以一种朦胧、浪漫、禅意的虚明美感。
原先读这句话,是从字面上理解的。佛土上所生的五色花茎,一朵花即是一个世界,一片叶即是一尊如来。那时候还没有读法华经,故而以为这佛土就是他佛的国土,与自己没有关系。
如今读了楞严、法华,再来看这句话,就明白佛土即是自性国土。从自性国土中生出的五色花茎,可以解读为色、受、想、行、识五蕴。
一花一世界,实则是如是心如是相。色蕴心就产生色蕴世界,受蕴心就产生受蕴世界,以此类推。而这五蕴心产生五蕴相,在《楞严经》中佛曾详细说明。
经中说,色蕴之所由,坚固妄想以为其本。故而于色蕴处,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坚固的世界。山河大地、花草树木,如是等世间一切物相,都是这个色蕴世界的显影。
受蕴之所由,虚明妄想以为其本。故而于受蕴处,我们可以感知一个虚明的世界。微风的柔、暴雨的烈,如是等世间一切觉触,都是这个受蕴世界的触影。
想蕴之所由,融通妄想以为其本。故而于想蕴处,我们可以见到一个融通的世界。无论是前尘往事,还是未来展望;无论是天上明月,还是地上的人物,皆可以融通在一念法尘里。
行蕴之所由,幽隐妄想以为其本,故而于行蕴处,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幽隐的世界。在分别计度的幽清扰动中,一切法生生灭灭。
识蕴之所由,罔象虚无颠倒之妄想以为其本,故而于识蕴处,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罔象虚无的颠倒世界。
佛在《楞严经》中说众生号为性颠倒,但很多众生还是不明白自己是如何自性颠倒的。以过去的影像来代替当下的真见,就是自性颠倒。
譬如,由眼前看到的桃花灼灼,循业计度而想起了过去曾读过的桃花诗句,诗意中觉得自己很爱桃花,摘下一支,想要拿回家插在花瓶里。却忽然发现这支桃花上有一条小虫,害怕得赶快丢弃。
这里欢喜桃花和厌弃桃花的行为,并不是现在的真实感受,而是过去影像在现在的投影。如果没有这些过去影像的参与,则当下的见闻觉知都是不增不减的真见闻、真觉知。不会因为想起桃花诗句而增加喜爱,亦不会因为见到小虫而放弃。
上面的五蕴虽然是分别说的。但其实,每一众生世界皆是五蕴的和合体。故而说“佛土生五色茎”。
就好比红花需要绿叶衬。只有见到五蕴空相者,才能真正见到五蕴相。如果说绿叶是如,则红花就是来。从般若空叶中见到从真如自性而来的五蕴花茎。这就是“一叶一如来”。
【 华严佳句品读: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做如此思维时,隐约中娑婆世界似乎变成了美妙清净的佛国土。眼前所见所感知的山河大地、清风香草,如是等世间一切人事物,全是自性国土中幻化生长出来的五色花茎,这些花茎随着因缘的聚散而生生灭灭,仿佛风吹麦浪般,在演奏一曲动听的音乐。说是从真如自性而来,其实无来;说是归向真如而去,实则无去。
-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一起品读“藏”在春雨里的古诗词吧
- 【佳句】观灯赏月,吟这些诗句更配哦
- 拂逆境,从容心,一种难得的境界
- 关于元宵节的古诗诗句 关于元宵的诗词佳句
- 从这首“诗”走出了王国维、巴金、梁思成、林徽因,还有一杯酒|品读
- 翡翠|加龙的翡翠创作小世界——《一叶一菩提》
- 【金峰之约品读欣赏TB】人为什么要早起?答案让人吃惊
- #美好,一直在身边#品读|让科技利剑斩断瘟神——敬素秋《科技进步与人类健康》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