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首“诗”走出了王国维、巴金、梁思成、林徽因,还有一杯酒|品读

文|醉美团队
1901年,梁启超避难日本时,第一个儿子在东京出生,梁启超特意选择《商颂·那》中的一句:“汤孙奏假,绥我思成”为他取名“思成”,寓意不忘先祖。
几年后,千里之外的杭州,另一个女孩呱呱坠地。
她的祖父用《大雅·思齐》里的“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为她取名“徽音”(后改“徽因”),意为美好的声誉。
二十多年后,两个年轻人结成连理,成为中国现代史上一对璧人。一本古老的诗集,仿佛在冥冥之中为他们牵上了红线。
这是从《诗经》里走出来的爱情。
其实,还有酒。
从这首“诗”走出了王国维、巴金、梁思成、林徽因,还有一杯酒|品读】汾阳印象
1934年8月,林徽因挽着梁启超来到了山西汾阳的峪道河边避暑。
“居然到了山西,天是透明的蓝,白云更流动得使人可以忘记很多的事”,这是林徽因在散文《山西通信》里,第一次描述初来山西的印象。
在此期间,他们考察当地古建而写就了一篇考察纪略,全书图文并进地详细记录了晋汾地区的古建,这本书就是后来被中国建筑界奉为经典的《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
此时的汾阳,在他们眼里,就是历史的另一面。
 从这首“诗”走出了王国维、巴金、梁思成、林徽因,还有一杯酒|品读
文章插图
▲林徽因在山西考察
“后二十里积渐坡斜,直上高冈,盘绕上下,既可前望山峦屏嶂,俯瞰田陇农舍,乃又穿行几处山庄村落,中间小庙城楼,街巷里井,均极幽雅有画意。”
“小殿向着东门,在田野中间镇座,好像乡间新娘,满头花钿,正要回门的神气。”
这些优美的文字正是出自《晋汾古建筑预查记略》。
“汾阳城外峪道河,为山右绝好消夏的去处;地据白彪山麓,因神头有‘马跑神泉’,自从宋太宗的骏骑蹄下踢出甘泉,救了干渴的三军,这泉水便没有停流过,千年来为沿溪数十家磨坊供给原动力,直至电气磨机在平遥创立了山西面粉业的中心,这源源清流始闲散的单剩曲折的画意。”
虽是最讲究严谨的科学考察报告,林徽因却用诗意般的语言描摹了当年峪道河谷清纯的泉水和特别富有诗情画意的磨坊。
这次汾阳之行,是梁、林四次山西之行的第二次。
 从这首“诗”走出了王国维、巴金、梁思成、林徽因,还有一杯酒|品读
文章插图
▲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与费正清、费慰梅夫妇
中国古建筑是文化的瑰宝,只因其多为木结构,留存极少。但山西是一个奇迹:唐代建筑全国仅存四处,都在山西;宋代以前建筑,仅存百余,70%在山西;这里还有明清古建万余座。
1933年9月,梁思成、林徽因与营造学社的刘敦桢、莫宗江等一起从北平出发,为调查大同古建和云冈石窟第一次奔赴山西。
两人用双脚,为中国描绘出了建筑界“行走的历史”。
这是《诗经》里走出的两人,与山西的故事。
《诗经》里的名人
除了梁启超和林徽因之外,大学者王国维的名字出自《大雅·文王》:思皇多士,生此王国。王国克生,维周之桢。
历史学家傅斯年,出自《大雅·下武》:於万斯年,受天之祜
还有文学家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出自《召南·甘棠》:蔽芾甘棠。
1923年5月,19岁的巴金离开四川老家,乘船顺江而下,到达上海。4年后,他又去往法国,他的第一部小说《灭亡》就是在巴黎写成的。
1936年,巴金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成了长篇小说《家》。这一年的8月一个午后,在上海南京东路719号的新雅粤菜馆里,萧珊终于见到了自己日思夜想的偶像巴金,一段爱情故事也在这个上海的午后开始了。
骨子里的文人气质和清雅之心,也使巴金和汾酒有了“气质相投”的缘分,并因此惺惺相惜。
 从这首“诗”走出了王国维、巴金、梁思成、林徽因,还有一杯酒|品读
文章插图
▲1962年,巴金在上海武康路寓所与夫人萧珊、儿子小棠、女儿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