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国家有难,什么人最可恨?“旁观者”,鲁迅先生就曾说过( 二 )


从这以后,《王大点庚子日记》“断更”了好多天,一连多日王大点都没有提笔写东西的兴致,看样子是吓坏了。
 一旦国家有难,什么人最可恨?“旁观者”,鲁迅先生就曾说过
文章插图
义和团运动对晚清的影响甚大,所以当时有许多文人纪录了当时发生的情况,如《庚子记事》、《缘督庐日记》、《遇难日记》等纪实性文学。这些文字的作者,大多是有一定文学素养的文人,他们对该时期发生的事件有一定的判断和认知,所以对发生的事都有所感悟。
文人们往往会将自己的感悟和评价写进书中,唯独王大点没有。王大点的文字虽然草根,但却给人一种寒冷的感觉。这种冷漠,有点像是古代皇帝陈叔宝,眼睁睁地看着妇女儿童被剁成肉泥,却没有任何感触,就像这一切都与自己无关一样。王大点就是这样一位历史上的旁观者,他看见无辜的老百姓被烧成了黑灰,心里没有一点波澜。看到清兵和洋兵四处行凶作恶,他还是没有触动。
可以说,在王大点的眼里,外面发生的一切都与自己无关,就像戏台上的戏码、茶馆说书先生嘴里的评书一样,只是让他凑热闹的玩意儿罢了。
从王大点的日记中,我们还能看到此人毫无民族廉耻的一面。
外国人侵占了北京城,他没有像有识之士一样组织反抗,也没有像其他老百姓一样躲在家中避祸,反倒站出来与洋人做起了生意,从中渔利。有洋人想要发泄生理需要,不知从何处寻找妓女,王大点主动站出来为洋大人引路拉皮条,从洋人手里赚点铜子。
每逢外虏入侵时这样的狗奴才总是数不胜数,而王大点就是其中最不要脸的一类人。王大点对洋人阿谀奉承,是不是洋人对他不错?非也,在王大点与洋人打交道的那段时间里,时常挨洋人的大耳光,甚至还有洋人闯进过他的家,抢过他的钱。
洋人已做到这个份上,偏偏王大点先生没有半点愤怒,依旧对洋人露出谄谀的嘴脸。王大点这辈子唯一做的一件称得上是“对不起洋人”的事,大抵是拉着美国大兵去酒馆喝酒。当时美国军队有禁酒令,而嗜酒如命的美国大兵个个都像馋虫一样,每次王大点带他们去酒馆,他们都会喝得五迷三道,结果回去被上级一通惩罚。
 一旦国家有难,什么人最可恨?“旁观者”,鲁迅先生就曾说过
文章插图
依旧是前文中说的那样,义和团运动对于王大点来说,只有两个现实意义:
分别是凑热闹和占便宜。
至于王大点该去哪里凑热闹,又该怎么去占便宜,这些都不重要。只要有这两件事可做,又不会妨碍到他的生命安全,那么,他就会毅然决然地站出来去做。我们的历史课本中,出现了许多敢于与帝国主义作斗争的爱国分子,对于王大点而言这些人只不过是这锅粥里的调剂品罢了,和八国大兵没有任何分别,只要能给他增加看热闹、占便宜的机会,那就是极好的。
王大点冷漠到令人憎恨的程度,偏偏我们无法评价他是一个坏人。在这场举国动荡中,王大点没有伤害其他人,即便小偷小摸一些东西,也是在其他暴徒动手之后捡便宜。王大点保持着中立,既不帮助拳民,也不与教民站在同一阵营,与洋人的关系也只是小利上的往来。王大点是汉奸吗?严格来说,并不是。
他虽然喜欢占便宜,但在八国联军进城之后,他的圈子里也有不少加入义和团的,他既没有凭借职务去敲诈,也没有向洋人告发。显而易见的是,王大点比那些趁火打劫,趁势作乱的人强得多。至于“西人破帽只靴,垢衣穷裤,必表出之,矮檐白板,好署洋文,草楷杂糅,拼切舛错,用以自附于洋”的家伙,更不如王大点。
从道德层面上来说,王大点比他们站得都要高。
 一旦国家有难,什么人最可恨?“旁观者”,鲁迅先生就曾说过
文章插图
言而总之,王大点所代表的,不过是义和团运动中的普通老百姓罢了。并非笔者危言耸听,在义和团运动爆发的过程中,像王大点这样的人是最多的。也正是这样的冷漠的旁观者,让先进知识分子咬牙切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