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欧阳修的两次“丑闻”,来看北宋士大夫的意气之争
欧阳修一生曾两次深陷丑闻风波,一是“盗甥案”,二是“盗媳案”。这两次被污说来好笑,但背后其实夹杂着北宋朝堂复杂的政治斗争。
文章插图
《清平乐》欧阳修剧照庆历五年(1045年),谏官钱明逸弹劾欧阳修和外甥女张氏有染,朝野上下一片哗然,这就是轰动一时的欧阳修“盗甥案”。
欧阳修有个妹妹,早年出嫁,丈夫亡故后,带着4岁的张氏投奔娘家。这个张氏就是“盗甥案”的绯闻女主角,她是欧阳修妹妹的丈夫和前妻所生的女儿,并非欧阳修的亲外甥女。
张氏长大成人后,欧阳修将其嫁给远房侄子,此女出嫁后不甘寂寞,和家中男仆私通,事情败露后,被拘入开封府审查。
审理此案的开封府尹杨日严,早年曾被欧阳修弹劾过,心中有怨。得知张氏和欧阳修的关系之后,便想把此事牵扯到欧阳修身上,最后在他的“努力”下,张氏爆出猛料,说自己和欧阳修曾有不正当关系。
此言一出,迅速冲上热搜,成为政敌攻击欧阳修的火力点。甚至翻出欧阳修所写的一首词《望江南》作为实锤,证明欧阳修早有此心。
虽然欧阳修极力上书自辩清白,此事也查无证据,但仍以霸占他人财产的罪名,被贬滁州。在这里,38岁的欧阳修以“醉翁”自居,写下了千古名篇《醉翁亭记》。
文章插图
《清平乐》欧阳修剧照无独有偶,二十二年后,60岁的欧阳修又一次深陷“盗媳门”,这次绯闻女主角换成了他的大儿媳妇吴氏。治平四年(1067年),殿中侍御史蒋之奇上书弹劾欧阳修,说他“帷薄不修”,和大儿媳吴氏有不伦行为,再次沸腾朝野。
事实证明,这是一次捕风捉影的诬告,利用了台谏“风闻奏事”的权利。谣言起于欧阳修妻子薛氏的堂弟薛宗孺,(薛氏是欧阳修的第三任妻子,前两任都死得比较早)据说他想找欧阳修谋私利,遭拒绝后,便四处造谣说欧阳修和儿媳有染。
台谏听闻之后,不管此事真假,便上书弹劾,主要目的是为了搞臭欧阳修。这次,他们找出了欧阳修的两首词《减字木兰花》和《临江仙》来作为证据。
此事的恶劣程度比“盗甥案”有过之而无不及,欧阳修也是百口莫辩。虽然在神宗皇帝的亲自干预下,蒋之奇等人被撵出朝堂,但欧阳修也是身心俱疲,心灰意冷,而后一再请求告退,解官归田。
文章插图
《清平乐》欧阳修剧照有人说,欧阳修之所以两次被污,和他的生活作风不无关系。其实无论是“盗甥案”还是“盗媳案”,藏在背后的都是北宋复杂的政治斗争,也就是所谓的“朋党之争”。
朋党之争,历来有之。前有汉之党锢、唐之牛李,后有明朝的东林党。不过在这些党争中所谓的正反派泾渭分明,而宋朝的朋党之争则不然,情况更为复杂,无所谓君子和小人,可说是士大夫间的意气之争。
这和宋朝“重文轻武”和中央集权的制度不无关系。宋朝把所有权力都收拢在京师,导致了所有想建功立业的人都往京师里挤,而真正能让士大夫功成名就的也就是宰相那两三个位置,以及少数的馆职和台谏这种能够晋升宰相的台阶。“僧多粥少”的局面,自然造成了北宋激烈而又复杂的政治斗争。
文章插图
《清平乐》范仲淹剧照一般认为,北宋的“朋党之争”于王安石变法之后愈演愈烈,沦为士大夫相互倾轨,互相攻讦的工具,最终拖垮了北宋王朝。其实这种风气在仁、英两朝就早有端倪。
宋仁宗时期,由于范仲淹和吕夷简之间的争斗,双方相互指责对方为朋党。后来,吕夷简去朝,范仲淹主政,开展庆历新政,双方再次大扣“君子”和“小人”的帽子,这可以说是北宋党争的源头。范仲淹之所以没有像王安石一样身背千古骂名,主要得益于庆历新政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 红楼梦中最神秘的老人,出现两次就去世,透露贾元春之死!
- 一位作家、两次从军、三次入狱、四次逃婚,成就传奇人生
- 欧阳修正直壮年,为何却自号“醉翁”!
- 他是京剧四大名旦之一,被父亲卖两次被师父压榨,终功成名就
- 太史祠/白一帆
- 水浒中此人手提方天画戟,两次击败呼延灼,若上梁山必入五虎将!
- 他是一代高僧,却结婚两次,生2个孩子,火化时唯独舌头烧不烂
- 李世民的堂弟,靠讨饭养活病重的父亲,被欧阳修誉为孝子典范
- 欧阳修与初恋分手,写下一首断肠的相思词,感叹:天若有情天亦老
- 秦可卿有一段天大的丑闻,为何在贾家地位依然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