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店|苏州迎来美国咖啡企业,黄牛价1杯要150元,人均消费超星巴克10元

上海有7000家咖啡店,可依旧没能吓退来自国外的咖啡品牌。
在上海开出中国第一家店之后,这个名叫蓝瓶咖啡的品牌,又来到了苏州。
这可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咖啡店,它的出现,在苏州似乎引爆了一颗炸弹。
01早上6点起来排队买咖啡今年2月25日,蓝瓶咖啡苏州河店正式开始营业。
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这个咖啡店营业时间是早八点,可是在六点钟左右就有人来排队等候了。
长达上百米的队伍浩浩荡荡,几乎将蓝瓶咖啡店围了个水泄不通。
与之相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上海。
当时蓝瓶还没开业的时候,就有人质疑,上海7000多家咖啡店,真的会给蓝瓶咖啡留一个立锥之地吗?
可事实让人大跌眼镜。
咖啡店|苏州迎来美国咖啡企业,黄牛价1杯要150元,人均消费超星巴克10元
文章插图
蓝瓶咖啡出现在上海街头之后,多年来每天的生意都好得不得了。
唯一能够跟蓝瓶咖啡对标抗衡的,就是当地的星巴克。
如今苏州新店开启,更离谱的事情还在后面。
一杯350毫升的咖啡拿铁,要价42元。
而同等容量的摩卡咖啡,更是要价46元。
甚至还有人表示,由于生意火爆,提早买到咖啡的人,会充当黄牛进行倒卖。
而一杯热乎乎的蓝瓶咖啡,黄牛价居然能卖到150元。
如此高价且受人追捧,以至于不少人将其戏称为“咖啡界的苹果”。
眼下越来越多的人看不懂了,一个外来咖啡馆,凭什么买得这么火爆?
02蓝瓶咖啡品质要求高蓝瓶咖啡的创办历史是2002年。
比起1971年创办的星巴克,蓝瓶只能算得上是个晚辈后生。
可就是这个年轻的品牌,却在成立20年后,成了星巴克的一大劲敌。
蓝瓶咖啡跟其他咖啡品牌最大的区别,就是坚持在用新鲜的咖啡豆来磨咖啡。
为此蓝瓶每到一个城市,最先开的不是咖啡店,而是烘焙咖啡豆的厂子。
要的就是现烘焙,现磨的模式。
而比起蓝瓶咖啡对产品的态度,一向作为中国咖啡巨头的星巴克就显得有点相形见绌。
倒不是星巴克的产品质量有多大的问题,而是其对消费者的态度越发让人难以理解。
今年2月份驱逐执勤民警的余波尚未散去,星巴克就因为“教育”消费者再次被热议。
咖啡店|苏州迎来美国咖啡企业,黄牛价1杯要150元,人均消费超星巴克10元
文章插图
原来在星巴克的外卖订单上,店员写上了“不要妄加评价别人”、“宽容善良才配得上你的优秀”等字眼。
这些字用黑色签字笔写在包装袋上,更显得星巴克有“教育消费者如何做人”的嫌疑。
对此星巴克再次轻描淡写地表示,“原本是好意,结果办错了事儿。”
总之今年伊始,星巴克就因为各种负面消息火了一把。
而蓝瓶咖啡也正是因为对产品认真负责的态度,才会在星巴克扎根的市场中迅速站稳脚跟。
可是不管再精细,再好喝的咖啡,一杯要价几十块,还是让不少消费者望而却步。
03外企掌控中国咖啡行业据统计,蓝瓶咖啡目前的人均消费标准约为60元。
而一向被视为高消费咖啡馆的星巴克,也只有50元。
因此面对蓝瓶咖啡的出现,星巴克已经坐不住了。
今年2月下旬,星巴克开启了涨价模式。
大容量咖啡的价格从32元涨到了33元。
咖啡店|苏州迎来美国咖啡企业,黄牛价1杯要150元,人均消费超星巴克10元】中等容量的咖啡价格也从25元涨到了27元。
虽然涨价幅度并不算大,但是按照大规模消费的标准来算,星巴克未来盈利空间会得到提升。
对此星巴克表示,受产品材料供应因素的影响才被迫涨价。
咖啡店|苏州迎来美国咖啡企业,黄牛价1杯要150元,人均消费超星巴克10元
文章插图
但结合蓝瓶的入场,很难让人不联想到,这是星巴克为了稳固高端咖啡一哥的位置而做出的举措。
目前喝咖啡已经成了不少一二线城市消费者必不可少的一项生活指标。
2020年,国内咖啡累计创造了820亿营收。
预计在未来4年内,该数据将突破2190亿。
这其中95后和00后是咖啡产品的消费主力军。
但是如此大规模的市场,中国品牌却没能分到太多份额。
不管是即饮咖啡还是现磨咖啡,几乎都在外企的手中牢牢掌控。
其中雀巢拿下了50%的中国即饮咖啡市场份额,星巴克拿到了35%的现磨咖啡市场。
中国本土第一大连锁咖啡店瑞幸,全部份额也才只有6%。
所以眼下蓝瓶的到来,一定程度上是挤压了中国咖啡店的生存空间。
未来在这个风靡全球的饮品行业中,中国企业能不能脱颖而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