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肘子、炸丸子、做酥鸡。

比于正月,腊月里的忙碌常在潜意识里承担着服务的角色,好似一切都为了下个月准备着。为着正月的从容闲适,为着走串亲友,再懒的人家都要打扫门厅,置办年货,“忙腊月”由此而来。相较于正月一味的觥筹交错,我倒觉得腊月才更具年味。
寒冬腊月,在造词之初就赋予了年尾最后一月的凛冽。腊月是结束,是萧索,但中国人却巧妙地借用食物,通过味道,打破冰坚,硬生生地在自然肃杀中融入喜庆氛围。忙,成为浓厚乡情的烟火之气。
卤肘子、炸丸子、做酥鸡。
文章插图
卤肘子、炸丸子、做酥鸡。
文章插图
卤肘子、炸丸子、做酥鸡。
文章插图
卤肘子、炸丸子、做酥鸡。
文章插图
卤肘子、炸丸子、做酥鸡。
文章插图
卤肘子、炸丸子、做酥鸡。
文章插图
炸丸子是项大营生,用今年现杀的农村猪肉和红薯粉面做食材,配以茴香、大料等佐料,用鸡蛋和水充分拌匀,各种食材紧密结合,相互渗透。将腌好的肉握在手中,团成大小刚好的丸子,放入七成热的油中煎炸,油锅上的人也得伺机将大小一般的丸子排列开在油锅里,各个井然有序的小丸子经过了油脂的洗礼,外焦里嫩,咸香可口,团团圆圆的丸子就准备好进入年饭的大军里。再享受时人们会将肉丸在清水中用小火清蒸三至五分钟,肉丸的营养渗出在汤里,再配上腊八蒜醋调味。肉丸入口,粉面的滑嫩、猪肉的筋道、汤汁的醇厚,奏成一曲酣畅淋漓的交响乐,给人带来的不仅仅是味蕾上的满足,更是浓厚纯朴的情感享受。
卤肘子、炸丸子、做酥鸡。
文章插图
卤肘子、炸丸子、做酥鸡。
文章插图
卤肘子、炸丸子、做酥鸡。
文章插图
卤肘子、炸丸子、做酥鸡。
文章插图
酥鸡和丸子是对“焦不离孟”的好兄弟,做法也大致相同,酥鸡的好赖,一尝酥度、二看色泽、三求无膻。有耐心的主妇会将鸡肉在前一天晚上就炖入味。姥姥喜欢用下蛋的老母鸡做原材,经过一晚上的咕嘟,老母鸡的膻味去了大半,佐料的作用已经发挥到最大,“煨到了”的鸡块,裹着粉面与灶上翻滚的胡油相遇,需得是大锅重火,手快的主妇得瞧着上色快的酥鸡,轻炸三四分就能出锅;头锅的酥鸡外皮酥脆,内里软糯,黄个淋淋的酥鸡得先敬祖先,才能到我们小孩的嘴里,小孩们叭咂着嘴,舔着指头,真能香坏个人。
卤肘子、炸丸子、做酥鸡。
文章插图
卤肘子、炸丸子、做酥鸡。
文章插图
油淋淋的猪肘子当然也是年节里不可或缺的一顿大菜,寓意“家肥屋润”的肘子当然也是越大越油越好,卤肘子的秘方主妇们都有一套,这里不便细说,但厨房的秘密,无非是油与火的艺术,是万物间的和谐。色香味俱全的肘子得有软糯的外皮,嫩滑的肉质,蘸上腊八蒜醋,就一口烧酒,舌尖酒的醇香与醋的酸冽,携油脂共赴一场伊盟汉子的摔跤盛宴。肘子蘸蒜,谁都不换!
腊月里的吃喝准备停当,年也就快来了。相比一个城市的兴衰流转,一年显得短暂。但对一个人来说,却足以酿出浓厚的乡情。人们对食物的感情多半是思乡,是怀旧,是留恋童年的味道。正是这些人间烟火,提醒孩子们,家的方向。
年尾遇年味,等归人,等相聚。
卤肘子、炸丸子、做酥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