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人过年,离不开这些“炸货”!

说到年货,您说什么是主角?应该是吃字当头吧?过去老北京人们过年,很多食物都要提前预备出来,一方面作为年夜饭餐桌之用,另一方面是家里来拜年的亲友、待客之用。尤其是油炸食品,因为方便保存、不易变质。也搭上那会儿生活节奏慢,有这工夫儿,所以您看吧、每到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要架起油锅开始炸制各种食品,老北京人把它们统称为“炸货”。这是过年必不可少的,一盆一盆、一笸箩一笸箩的摆在厨房,看着就有“年味儿”。
老北京人过年,离不开这些“炸货”!
 老北京人过年,离不开这些“炸货”!
文章插图
炸肉丸子
肉丸子分大小,小个儿的可以做焦溜,也可以干炸丸子、蘸椒盐儿吃;大个儿的叫狮子头,四个放一盘儿,那就是四喜丸子,为了让丸子不那么硬,往往要在肉馅儿里加马蹄儿(去了皮的荸荠)、加馒头屑。
 老北京人过年,离不开这些“炸货”!
文章插图
炸素丸子
素丸子也是老北京民间名吃,外皮酥脆、内里软糯,各种食材混合之后再经过高温油炸,味道独特。有的爱用萝卜,也有用胡萝卜的,另外、香菜、粉条儿等等食材都可以往里加,为了增加粘合度,往往要加剩米饭,为了提味儿,五香粉是个诀窍。总之搭配不同,各家有各家的高招儿。
 老北京人过年,离不开这些“炸货”!
文章插图
炸豆腐
也叫豆泡儿、炸豆泡儿、豆腐泡儿,就是将豆腐切成方块儿、三角儿、或大片儿,过油炸至蓬起。小方块儿的可以做豆泡儿汤,三角儿的可以炒家常豆腐,大片儿的从中劈开,加上肉馅儿上锅蒸,这也是道名菜,叫酿(rang)豆腐。
 老北京人过年,离不开这些“炸货”!
文章插图
炸排叉儿
老北京传统特色面食,简单易做,就是将饧好的面团擀成薄片儿,但是要把它翻转成理想的形状,需要独特而熟练的手法。除了酥脆的口感,其味道体现了面粉与油脂的完美结合,下酒的好菜,当年吃不上肉的时代,还经常把它捏碎拌馅儿,“冒充”荤腥。
 老北京人过年,离不开这些“炸货”!
文章插图
炸麻花儿
同样是油炸面食,炸麻花儿与排叉儿的区别在于:排叉儿死面儿的、麻花儿需要半发面儿,排叉儿是咸的,一般要放芝麻,麻花儿是甜的,需要加白糖;排叉儿可做酒菜上桌,麻花儿一般当零食吃。
 老北京人过年,离不开这些“炸货”!
文章插图
炸馓子
馓子是老北京小吃十三绝之一,一种古老的食品,旧称寒具,于全国有广泛分布。馓子是用油水面搓条炸制而成,但要想炸得酥脆可口,而且形状好看,需要一定的手艺。
 老北京人过年,离不开这些“炸货”!
文章插图
炸面尖儿
炸馓子、排叉儿剩下的面,可以擀成片儿,然后切成小小的三角形,过油炸制酥脆。知道这是干嘛用的吗?刚才说了:把排叉儿捏碎拌馅儿,那个还比较费事,不如直接用面尖儿,尤其是用猪油炸,可以完美的替代肉馅儿饺子,个人最喜欢面尖儿小白菜儿。现在做这个的少了,连图片都不好找,因为不缺肉吃了。
 老北京人过年,离不开这些“炸货”!
文章插图
炸咯吱
绿豆面与白面混合成团,擀出两张面皮、中间加胡萝卜、香菜、肉馅,过油炸,一般切成菱形块儿,注意啊,炸咯吱跟炸咯吱盒儿不是一回事。
 老北京人过年,离不开这些“炸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