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听罐头开启对新史学前路的思考|读书 | 食品( 二 )


当然,上面说的是出于个人喜好的“幻想”。但当我仔细读过《罐头》,我意识到这本反映美国现代食品工业体系建立史的学术书,其实完全可以走出美国,走出科技史“小圈子”,成为其他国家、地区相关领域审视现代食品工业的一面镜鉴。这点其实正是安娜·扎伊德的期待,你看她在自序里就谈到:“我相信读者将会在阅读中发现,在美国历史中,当前中国罐头面临的问题也可以找到许多共鸣”。
我这里举个具体案例来说吧。现在正值隆冬,我们内蒙是一片冰天雪地,在城市之外想要吃到新鲜蔬果非常不易。不久前我去通辽考察,在开鲁县吃便饭,结果没想到居然意外品尝了榆钱鸡蛋汤。那榆钱绿油油的,好像刚从树上采摘下来,让我的味蕾在深冬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出于好奇,我问老板他怎么把榆钱保鲜得如此好,他告诉我说要用低温极冻冷藏,以此满足高端消费需求。于是我想到,如果我们能将榆钱这类有营养价值、区域文化辨识度的鲜蔬制成罐头,那么不仅农村牧区民众可以跨季节吃上新鲜蔬果,甚至还能够打造一个辐射全国、全世界的生态农业产业,带动内蒙民众增收致富。鉴于此,回来我又有针对性地重新翻阅了《罐头》,发现其中不少历史都可以为当前内蒙古地域食品产业发展提供参考。比方第四章谈到番茄罐头的“等级标签”,我觉得这个“信息透明化”的尝试很重要。内蒙古农牧业最大的优势是生态有机绿色,存在诸多储存、保鲜的智慧,这会让更多的学者、读者、消费者将“罐头”等价于垃圾食品的刻板误读,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这本《罐头》完全可以作为“案头书”,帮助我们预先想到很多问题,从而展现内蒙古从传统到现代的游牧印象。这些都是需要我们精心设计,逐步解决。期待更多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务实案例能够频出。
张彦武(资深媒体人,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与传播系访问学者)
从一听罐头开启对新史学前路的思考|读书 | 食品
文章插图
说起来很有趣,最初拿到赜韬领衔翻译的这本《罐头》时,我第一时间涌起的却是“八卦”之心。因为,我太太留法时的一位闺蜜是上海外国语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后来嫁在那边了并定居巴黎市郊,她丈夫的祖上据说是罐头的发明者。最初听了这则逸闻我还是有点半信半疑的,但前几天翻开赜韬主译的这本书,发现里面讲到现代罐头的一位主要发明者、“罐头产业之父”尼古拉斯·阿帕尔特还真就是和这位朋友的丈夫的家族一个姓“阿帕尔特”。这则历史花絮帮助我领会到了《罐头》这部新史学著作的一种学术、文化魅力——其实,我们常常对于身边那么多深刻写照大历史进程的物什“日用而不知”,而《罐头》正是从身边小物出发,厘清了它的历史,同时以之为线索,思考了现代科技、工业、产业乃至消费文化,对我们日常饮食生活、价值认同产生的根本性影响。从这个角度上看,《罐头》这本译著以小见大,立意很高。
作为新闻传播学出身的媒体人,我还想跳开《罐头》谈谈这本书所属的“食可语”书系。赜韬第一次向我介绍“食可语”这套他和该书责编章斯睿博士联合策划的丛书时,我可以说是眼前一亮。作为一个医疗社会史和医学史的爱好者,我也注意到去年10月22日下午,前辈学人梁其姿女史受复旦大学历史系之邀,在该系主办的“海外学者中国医学史研究系列讲座”第一场中,线上主讲了“域外(西方)中国医学史研究新方向:食物与药物”。去年11月中旬高晞教授参与发起的“近代以来的西餐、洋饭书与大餐馆”在线学术工作坊,我也旁听了半天的与会论文,史学界的饮食研究热可见一斑。
的确,现在关注饮食人文的著述不少,之前也有几本同主题的食品史译作放在一起“结集”的先例。但是,“食可语”书系明显有它的创新突破——这套书目前相中的选题,不论具体论述对象是罐头、铁路餐食、冰激凌、鹅肝抑或客家风味,它们无一例外都把食品放置在文化研究、社会学、人类学、伦理学的大框架下予以研究、解读和生动演绎,这般“超越食谱谈食物”的旨趣,使得“食可语”丛书实现了它的初衷——“一箪一瓢,读懂世界”,也为饮食乃至生活文化研究转型提供了有益参照。虽然1997年出生的赜韬还这么年轻,还是在读博士生,但他不光对学术前沿比较敏感,而且也具有一定的学术策划和组织管理才能,的确非常引人注目。这里我对赜韬还有他和章斯睿博士联合策划的“食可语”丛书也表达一份期许——当下全球史、新文化史等思潮分外火热,但这些时髦思潮和理论终归还是要落实到个案和具体考察当中,中国学术理应提供更多这类典范个案,阐扬更多思虑成果。我很期待“食可语”丛书除了继续翻译和推出欧美同行的优秀作品,在未来也能催生几部具有生命力的本土饮食文化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