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智库圆桌论坛|专家热议冬奥会开幕式:中国传统文化与科技美学奇妙结合 | 文明( 二 )


谢茂松指出,北京冬奥会在立春这一天开幕,立春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节气,一直都是活生生的。这是一个连续未断裂的文明大国的一种文明自信,这种连续性文明的文明自信所体现出来的普遍性涵摄西方文化的普遍性。
在娄晓琪看来,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从1892年到2022年,经历了130年的发展,它的文化发展也是从1.0到2.0的变化。奥林匹克运动不仅仅是体育竞赛,不同的国家把它的文化、体系融入以后,使其更有冲击力、激情,不断融合发展。
娄晓琪表示,中华文明的发展从历史上看一直是开放的姿态,这也使中华文明的成果在形成过程中不断沉淀、融合、壮大。中华文明的开放性、包容性,不仅仅是以我们自身创造的文明为基础,而是以亚洲和整个世界文明为基础,所以中华文明发展到了今天。
在梁亚滨看来,奥运会最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正如在生活当中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成功,而是奋斗;不是征服,而是奋力拼搏。我们要体现的是这种精神。“所以这次北京冬奥会,我们欢迎所有的国家、所有的民族,无论社会制度怎么样都来,你来我们欢迎,你不来我们无所谓,这体现出的是更多的参与性。”
新京智库圆桌论坛|专家热议冬奥会开幕式:中国传统文化与科技美学奇妙结合 | 文明
文章插图
2月4日晚,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来自五大洲的运动员齐聚一堂。图/新华社
“立春”体现了“向阳而生”
娄晓琪表示,奥运会的一个特点是青年激情的融合,在竞技规则下,用一种激情、竞赛、展现自我的形式,在规则下对抗、竞争,展示青春活力。“如果用一个词来描述奥运和春节,我想有一个词就是‘向阳而生’,其实立春就是自然生命的新的轮回。”
谢茂松则表示,从中国传统的思想来看,“立”就是开始的意思,就是春天阳气开始建立,所以叫立春。北京冬奥会主题的关键词就是“一起向未来”,中国传统里,也是大家一起来举办立春仪式,就是一起面向未来。“立春是整个阳气初升的时候,也预示着中华文明的复兴前程远大,也就是《易传》里讲到的‘天地之大德曰生’的一种生生不息的力量。”
在姬德强看来,春天对中国人来讲,是很重要的概念,比如我们讲“春天的故事”,不是一个季节问题,至少不是一个简单的季节文化,它代表了改革开放、中国发展的这种新的政治话语。
北京冬奥会恰逢中国农历立春,蒋小杰表示,“立春”里面有两层含义,从文化含义上来说,立春是第一个节气,“立”本身就表明了一种建构的色彩,有确立、树立、创立等含义。此外,立春还有解冻的意思。阳气真正萌发是从冬至开始,到立春时万物复苏,阳气开始蒸腾了、升腾了,意味着立春之日大地已经开始解冻了。“对我们当前的疫情防控来说,这也是个非常好的日子。这意味着我们面临的严峻的状态要逐渐好转、接近终结了,接下来要进入一个新的秩序、新的阶段。”
新京智库圆桌论坛|专家热议冬奥会开幕式:中国传统文化与科技美学奇妙结合 | 文明
文章插图
2月4日晚,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表演中,焰火打造出“空中迎客松”。图/新华社
讲好中国故事需打通三个层次
姬德强表示,后疫情时代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矛盾、争端,充满逆全球化气氛的阶段,在这个情况下,如何讲好中国传统文化和讲好中国故事,里边的情况非常复杂。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让人可以看到,中国在尝试着去打开自己的叙事边界,让所有人看到中国的现代化,通过这种高级的文化呈现方式,让外界了解中国,这其实很重要。
在谢茂松看来,在深刻理解自己,对外讲好中国故事的时候,需要把握好高中低三个层次。“高”是要把中国整个文明底层结构理解清楚,中国文明是礼乐文明,背后有一套价值观,有一套制度安排。“中”是当代中国的制度,政治秩序安排,政治跟经济、文化、社会的关系。“低”是对生活方式的理解,例如李子柒为什么能够有这么大的影响力。这三个层次要打通。
在对外传播中,如何挖掘、利用中华传统文化,讲好开放、包容和超越的中国故事?蒋小杰认为,有两个方面很关键,一方面是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社会多元性,多元是一个现代社会的客观现实,这种多元性很多时候在文化上确实体现出非常大的不同或者是冲突,这是一个前提。另一方面,在推进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时候,不要让民间的这种交流处于封闭状态。像有的外国人喜欢看中国的网络小说,这虽然不是通过官方的行为达到的结果,但通过这样一种民间文化,可使得外国人对中国文化有更高程度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