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韵:用食物记录我的生命史和家族史|读书 | 月饼

蒋韵:用食物记录我的生命史和家族史|读书 | 月饼
蒋韵:用食物记录我的生命史和家族史|读书 | 月饼
文章插图
《北方厨房》以奶奶、母亲、“我”(蒋韵)三代女性的主厨食谱为经,以开封、太原、香港等城市空间的辗转为纬,串起了一个北方的行医世家——孔氏家族长达70年的风风雨雨。“假鱼肚”、肉糜粥、炸菜角、“起士林”、面包虾仁……孔氏一族三代成员对家国、历史、生命、自然、文化的体认和抒情,都凝聚舌尖,漫漶、浸润、缱绻,化作缭绕的味道,是对存在的敬意和反思。
蒋韵:用食物记录我的生命史和家族史|读书 | 月饼
文章插图
▲《北方厨房——一个家庭的烹饪史》
蒋韵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开始写书时带着“挑衅”的心理
《北方厨房》对我来讲是一个意外,平时我写非虚构散文很少,更喜欢写小说。最开始我看了一本书《好吃的哲学:萨瓦兰美食圣经》,推荐语说萨瓦兰有世界上最大的肚子。他的名言是:“告诉我你吃什么食物,我就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这句话挺吸引我的。看这本书时,我就在想,有这么神吗?萨瓦兰是200年前的法兰西人,他能知道这一两百年中国人的生存状况吗?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吃什么和喜欢吃什么是不一样的,我喜欢吃的东西未必能吃到,我被培养成什么样的口味,某种意义上也不取决于我的好恶。在人类生存现状和历史长河当中,这是非常有意思的,值得思考。
所以我就想,我要是告诉萨瓦兰先生,我这大半生吃什么样的食物,我的家人、我的亲人吃什么样的食物,他就知道我是什么样的人吗?当时我其实带着“挑衅”的心理。这里面我可说的话太多了,于是就想写一本跟食物有关的书。当时没有想写这么多、这么长,后来觉得一篇文章不能把我想表达的东西表达全面,因为这一段我有记忆的亲人的历史,至少差不多八九十年。
蒋韵:用食物记录我的生命史和家族史|读书 | 月饼
文章插图
▲法国美食评论家布里亚?萨瓦兰
近一两年我的小说都在写记忆。为什么写记忆?2019年的时候我出了一本书《你好,安娜》,这本书的后记里说,这是我献给我母亲的书。我的母亲在七十八、九岁的时候得了阿尔茨海默病,她经历了十多年的煎熬。我母亲以前称得上女中翘楚,非常精明、强干、聪明,我从来没有想到过我的母亲会变成一个失忆的人。我在母亲身上看到的最可怕的事,是知道了记忆有时候是先于生命死亡的,没有记忆的生命是绝对黑暗的,特别可怕。所以我身上也有我母亲的记忆,我有一种紧迫感,有一种恐惧,我这一两年记忆迅速地衰退,在这样的紧迫感下,我要抢救我曾经拥有的那些记忆。
我不知道记忆有没有意义,我不知道没有记忆对于生命是好事还是坏事,我也不能体会我母亲当年陷入黑暗之中的痛苦。这些对我来讲都是特别害怕的事,我必须要抢救出来,我写的这些东西都和记忆有关,抢救记忆,也叫追忆似水年华,我的似水年华。
一个民族如果失忆非常可怕
所以这本书的开始的确有些“挑衅”,我想跟萨瓦兰对话。然而开始写的时候,我沉浸在回忆中,这时萨瓦兰已经不重要了,他已经退场了,他起到了把我引到这个记忆、用食物记录我的生命史和家族史的作用。对于我个人来讲,失忆是那么可怕的事,一个民族如果失忆也很可怕,这是我写这本书的初衷。
我首先写到我的奶奶,我这辈子最爱的、在长辈里最亲的人就是她。我奶奶不识字,也很少说自己的事,但我就听我奶奶说过一句话,因为她爱听豫剧,就说“常香玉年年到咱们家拜年”,我觉得特别奇怪,当时也不太懂。因为我们那个时代和你们这个时代不一样,这些事情也像笛安说的,是禁忌,家里人是不愿意讲的。
蒋韵:用食物记录我的生命史和家族史|读书 | 月饼
文章插图
▲作家蒋韵
我只听奶奶说了这么一句,后来是看到电视剧《常香玉》里出现了我四爷爷的名字,他是里面的一个人物。当年常香玉还没红,是一个演员,好像被军官还是土匪恶霸看上了,想讨她做姨太太,这样的情况下,有人就给她出主意说,你去找孔先生,就是我四爷爷,我四爷爷就帮了她,最终她没有被抢走。所以她知恩图报,每年来看望,是有这样一种缘分。我四爷爷是医生,是河南最早的西医,他后来有自己的医院,也是当时河南省最早的私立西医院。但是我并不清楚这里面有多少演绎成分,都是从电视剧上看来的。后来我听我父亲说,大致是这样一个情况,但那时候父亲年龄小,四爷爷也不会把这样的事情跟晚辈们说,我也没有看到历史里有清楚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