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语|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废话”其实是种文学修辞?】元曲有一调名《叨叨令》,如关汉卿《窦娥冤》:“怕则怕前街里被我婆婆见,枉将他气杀也么哥,枉将他气杀也么哥。”“也么哥”也是语气助词,凑字数用的。
“之乎者也”是不是废话不好说,古往今来,挖苦文人迂腐,“之乎者也”背锅不少。《邵氏见闻录》中记载,宋太祖赵匡胤登明德门(一说朱雀门),指门榜问赵普:“明德之门,安用之字?”赵普说:“语助。”赵匡胤不屑:“之乎者也,助得甚事?”
梁章钜《制义丛话》里说,清初一位考试官,出《古之人、古之人》为题考秀才,未注何书、何章。一名叫李文固的秀才向考官当面问道:“《孟子》中有两处‘古之人,古之人’。不知宗师所出者,是上句‘古之人古之人’,抑下句‘古之人古之人’?若是上句‘古之人古之人’,生员好做上句‘古之人古之人’,若是下句‘古之人古之人’,生员好做下句‘古之人古之人’。倘是上句‘古之人古之人’,做了下句‘古之人古之人’;或是下句‘古之人古之人’,做了上句‘古之人古之人’,便将宗师所出‘古之人古之人’题目做错了。敢请……”考官说不清上句下句,脸一红:助不了你。
文章插图
(明)文徵明 《醉翁亭记》
说废话,往往是故意的
电视剧里,乾隆、和珅和纪晓岚的铁三角关系,只是戏说。历史上,这样的君臣戏码,当属齐景公、梁丘据和晏婴。《左传》里,晏婴以类似“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比喻,对齐景公分析大臣要和国君唱反调的必要性,状告梁丘据只会当应声虫。“今据(梁丘据)不然,君所谓可,据亦曰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
当不当“水友”,取决于当权者的心胸。直谏虽好,风险太大。劝谏是门大学问。《触龙说赵太后》是《战国策》名篇,左师触龙劝谏赵太后,先是道拉家常,问饮食起居,再唠叨儿女家常,求太后给他儿子安排工作。慢慢才进入主题,劝赵太后要为子女做长远打算。
寒暄不是废话,见面问“吃了吗”行之有效,问“生了吗?”就行之不妙。《世说新语》载,晋元帝司马睿生了皇子,大赏群臣。大臣殷洪乔假谦虚:“皇帝生子,普天同庆,我无功受禄,愧领厚赐。”司马睿笑了:“我生孩子,你能有什么功劳?”司马睿肯定是气笑的。
汉末名士司马徽不谈人短。和别人说话,只叫好,“好好先生”说的就是他。有人问他:“安否?”他答:“好。”有人自陈儿子死了,他答:“大好。”妻子责备他:“人以君有德,故此相告,何闻人子死,反亦言好?”他回答:“亦大好。”司马徽其人绝非碌碌之辈,这么做当有隐衷。电影《茜茜公主》里,假装耳背的弗兰茨·卡尔大公是搞笑担当,别人说什么,他只说太棒了太棒了。大公告诉茜茜,只是为了别人少对他废话,他也少对人废话。大家打招呼要说“你好”,就是这么来的?
南北朝时,鲍照和庾信,一南一北,文才并称“鲍庾”。宋孝武帝刘骏登基,他爱写文章,自认当世第一,从此鲍照“为文章多鄙言累句”,大家以为他才尽了。说废话,成了为官自保的一种手段,史书称为“自晦其能”。无独有偶,琅琊王氏的王僧虔是书法大家,刘骏当朝,他不敢用好毛笔写字(常用拙笔书)。
南北朝时颜之推指斥当时儒士,问一句常要答数百句,不得要领:“博士要买驴,契券写了三张纸,却未言及驴字。”陆游《题斋壁》:“草赋万言那直水,属文三纸尚无驴。”三纸无驴的问题在于跑题。明代茹太素的故事,总被人拿来当说话跑题的范例,真是千古奇冤。明朝刑部主事茹太素上万言书,朱元璋让人宣读,读到一半,奏疏中说“才能之士,数年来幸存者百无一二,今所任率迂儒俗吏”,朱元璋大怒,“召太素面诘,杖于朝”。第二天晚上,又让人读给他听,听完感慨:“太素所陈,五百余言可尽耳。”茹太素是废话太多惹得祸?不,是说朱元璋杀人太多。真话就这么被删成废话。
- 日语|“废话”其实是种修辞?
- 日语|通往艺术的道路不止一条
- 美国|反华记者在中国闹事,英国却称记者被“骚扰”?中国大使一席话霸气
- 印度|“中国士兵没有这样的奢侈”!印最高将领一席话,解放军笑了……
- |日语韩语发源于东北!全球权威杂志结论令日本崩溃:评论区吵翻天
- 日语|日本天皇宣讲时,下面的民众根本听不懂,为什么不选择用日语?
- 日语|日语想成国际通用语言?联合国直接驳回,3点原因很重要
- 新西兰|不自量力!日语妄想成为国际语言,联合国直接甩出3个拒绝原因
- 求职|孩子中考落榜,该去打工还是去职业高中,高中老师一席话引人深思
- 火箭|为什么?神舟13号要在西北荒漠发射?专家一席话,吓坏了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