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这样一个认识,《张炜评传》中提出不少新鲜的、独具见解的观点,比如“张炜从写作一开始就是潮流之外的作家”: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时代文学大潮中,张炜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特立独行者,他身处潮流之外,作品没有随“潮”起伏,也就没有随着岁月流逝而完全“过时”,还有阅读价值和文学魅力;大潮涌起,他在潮流之外,这看似“落伍”的姿态,似乎也是张炜的一种坚守,这应是由他的文学观念决定的,他一向尊重自己的内心,力求质朴、真淳,他的观念是不容易为时风和别人的意见所左右、所改变。
张期鹏谈到,张炜的创作题材很广,阅读面非常大,不同类型的作品中传统文化底蕴皆深厚,有着兼容并蓄的博大情怀和雍容高贵的非凡气度,而且他对全世界的优秀文化一直持接纳的态度,这让张炜成为当代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度的作家,有自己独特的认识思考和个性化表达。
文章插图
亓凤珍则从精神传承、文学传承阐述了张炜作品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让读者更好地去了解张炜和其精神世界。她认为,儒家文化是张炜的精神质地,在他整个人生和文学创作中占据主导地位,他小说的主人公多是思考者、行走者,思考社会、思考人生,或与社会做着斗争,展现知识分子的良知,引领着读者走向精神高原;齐文化的恣肆浪漫、传奇性,在张炜的作品中体现得很充分,让他的文字飞扬起来,精神也充满浪漫特质;张炜作品的核心是诗性,这种追求来自《诗经》、唐诗宋词的哺育,其作品文字的“洁”“雅”等追求,是作者精神清洁的表现,也来自传统文化审美的浸润,张炜的作品带有对传统文化审美特质的传承。
采用平视视角,内容扎实丰厚
张期鹏说,如果《张炜评传》只是鹦鹉学舌,拼凑别人的东西,它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所以这部书的写作融入了他们大量的对张炜作品的思考,也包括对新时期以来当代文学的思考,对过往几十年思想发展、社会变迁的认识,去思考知识分子精神的不断变化和演变轨迹。“有的时候一个作家,尤其是这种严肃文学、雅文学作家,不是想读就能读懂的,需要不断地去阐释,作家评传就架起了作者和读者之间的桥梁。”
张期鹏认为,张炜正健步走在文学长路上,创作活力旺盛,新作接连不断,撰写这样一部评传可能为时尚早,因此他们更愿意把自己的作品看做是“抛砖引玉”之作。
文章插图
分享会上,山东财经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志元称,《张炜评传》系统研究张炜及其文学著作,全面、有深度,是研究中国当代作家的力作。作家、日记文化研究者自牧称,《张炜评传》资料翔实,文风流畅,这部评传是后来者阅读、引用的典范。山东省散文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展认为,《张炜评传》能让更多读者更清晰、快捷走进作家和他的作品,这部作品是具有开创性的作品。也有业内评论家认为,这部评传具备了较强的权威性、史料性、可读性,内容扎实丰厚,叙述张弛有度,文笔生动多姿,是一部难得的作家评传。
【 亓凤珍|张期鹏、亓凤珍《张炜评传》出版:贴着作品探究张炜博大精神世界】此外,著名学者、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宋遂良认为,《张炜评传》是一部精心、勤奋、劳苦之作,作者尽量用张炜自己的解说、回忆、谈话,旁征博引、引义取譬、兼收并蓄地来阐释每一篇作品的成因、背景、地域风光、文化习俗,力求准确、周到、细致地评述,不失历史的真实,同时,对传主取一种平视的角度,没有膜拜、仰视、人为拔高,给读者以亲切感、信赖感、真实感,全书集资料、史迹、掌故于一炉,是研究张炜的必读之书。
- 蓝莓麦芬|奶酥蓝莓麦芬
- 剪纸|长镜头|郑一民:民间文化珍宝的守望者
- 八珍|华夏古八珍竟是这八样东西,第八种可以天天吃,是一种不健康食品
- 珍宝|河南博物院十大珍宝喊你刷弹幕,全国首家
- 地瓜|黑珍珠番薯地瓜糖水
- 一本弥足珍贵的“工作证”|邓兆安|| 县委
- 北京冬奥会|让“自信”成为冬奥珍贵的遗产
- 中国代表团|苏翊鸣谈与谷爱凌珍贵友谊
- 珍珠米|虾仁玉米香菇粥
- 藏家|佳士得上海——伦敦联合系列拍卖会即将举槌 众多艺术珍品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