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采风|初生代大师远去,传统戏曲怎么“唱”下去( 二 )


在受众端,一个重要命题是,如何让戏曲走下神坛、走向年轻人,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上戏曲?
这方面的努力很多,比如有“剧院/戏曲名家进大学校园活动”,很多大学开设了戏曲鉴赏课,有戏曲爱好者社团、戏曲艺术节等。近些年,戏曲常识和鉴赏等内容,还下沉到了中小学课本里。这些都是不错的实践。不过,考虑到传统戏曲曲目与今天年轻人生活的时代和社会相去甚远,推出一批生活性、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的新创曲目,或许也是拉近戏曲和年轻人距离的必要尝试。
有意思的是,在年轻人聚集的平台上,涌现出不少戏曲粉丝。一大批经典曲目和影视剧里,不少人在弹幕和评论里写道:小时候,被爷爷奶奶拉着看戏,不知道好看在哪,现在却自己上网看戏,越大才越明白戏曲的美。不少网友坦言,对戏曲的喜好,由一开始的“觉得不好意思”“需要戴着耳机听”,到了泰然自若地看、主动向他人安利。
1983年张继青“摘梅”后,演出足迹遍及美国、欧洲和日本。今天的人们大概也很难想象,雅到中国人都“听不懂”的昆曲,曾经惊艳世界。去年10月,我在上海听了一场上越的《红楼梦》,座无虚席的观众里除了上海阿姨爷叔,同样有不少外国人。这说明,艺术的魅力是不分国界的。在强调文化输出的今天,如何进一步擦亮戏曲这块民族文化瑰宝,让世界感受其璀璨光华,我们应当有这个自信,也要不断强化其能力。
(原题为《初生代大师远去,传统戏曲怎么“唱”下去?》 作者 汪灿 来源 光明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