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重点总结( 五 )


治则:病痰饮者 , 当以温药和之
1.饮停心间肠下
①脾胃阳虚饮停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心下有痰饮 , 胸胁支满 , 目眩 , 苓桂术甘汤主之
②水饮上泛冒眩 泽泻汤方 心下有支饮 , 其人苦冒眩 , 泽泻汤主之
③停饮上逆呕吐 小半夏汤 支饮不得息 , 亭苈大枣泻肺汤主之 。 方见肺痈中呕家本渴 , 渴者为欲解 , 今反不渴 , 心下有支饮故也 , 小半夏汤主之
④下焦饮逆悸眩 五苓散 假令瘦人脐下有悸 , 吐涎沫而癫眩 , 此水也 , 五苓散主之
⑤肠间饮结成实 己椒苈黄丸 腹满 , 口舌干燥 , 此肠间有水气 , 已椒苈黄丸主之
⑥留饮邪实欲祛 甘遂半夏汤 病者脉伏 , 其人欲自利 , 利反快 , 虽利 , 心下续坚满 , 此为留饮欲去故也 , 甘遂半夏汤主之 。
2.饮流胁下 十枣汤 病悬饮者 , 十枣汤主之
3.饮溢四肢 大青龙汤、小青龙汤 病溢饮者 , 当发其汗 , 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
4.饮在胸膈
①支饮喘满痞坚 木防己汤、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 膈间支饮 , 其人喘满 , 心下痞坚 , 面色黧黑 , 其脉沉紧 , 得之数十日 , 医吐下之不愈 , 木防己汤主之 。 虚者即愈 , 实者三日复发 , 复与不愈者 , 宜木防己汤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主之 。
②支饮胸满兼腹实 厚朴大黄汤 支饮胸满者 , 厚朴大黄汤主之
③支饮壅肺不得息 葶苈大枣泻肺汤 支饮不得息 , 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
④膈间停饮呕痞 小半夏加茯苓汤 先渴后呕 , 为水停心下 , 此属饮家 , 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
⑤支饮兼外寒咳逆 小青龙汤
十三、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
消渴
1.热盛气津两伤 白虎加人参汤 渴欲饮水 , 口干舌燥者 , 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2.肾气亏虚 肾气丸 男子消渴 , 小便反多 , 以饮一斗 , 小便一斗 , 肾气丸主之
小便不利、淋病
1.膀胱气化不行 五苓散 脉浮 , 小便不利 , 微热消渴者 , 宜利小便发汗 , 五苓散主之 。 渴欲饮水 , 水入则吐者 , 名日水逆 , 五苓散主之
2.上燥下寒水停 栝楼瞿麦丸 小便不利者 , 有水气 , 其人若渴 , 栝蒌瞿麦丸主之 。
3.水热互结伤阴 猪苓汤 脉浮发热 , 渴欲饮水 , 小便不利者 , 猪苓汤主之
十四、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治法:①利小便(腰以下)、发汗(腰以上)②攻水逐水
风水
1.风水表虚 防己黄芪汤 风水 , 脉浮身重 , 汗出恶风者 , 防己黄芪汤主之 。 腹痛者加芍药
2.风水挟热 越婢汤 风水恶风 , 一身悉肿 , 脉浮不渴 , 续自汗出 , 无大热 , 越婢汤主之
皮水
1.皮水挟热 越婢加术汤 里水者 , 一身面目黄肿 , 其脉沉 , 小便不利 , 故令病水 。 假如小便自利 , 此亡津液 , 故令渴也 , 越婢加术汤主之
2.皮水表实 甘草麻黄汤 里水 , 越婢加术汤主之 , 甘草麻黄汤亦主之
3.皮水气虚阳遏 防己茯苓汤 皮水为病 , 四肢肿 , 水气在皮肤中 , 四肢聶聶动者 , 防己茯苓汤主之
4.皮水湿热内壅 蒲灰散 厥而皮水者 , 蒲灰散主之
气分病
1.阳虚阴凝 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 气分 , 心下坚大如盘 , 边如旋杯 , 水饮所作 , 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主之
2.脾虚气滞 枳术汤方 心下坚 , 大如盘 , 边如旋盘 , 水饮所作 , 枳术汤主之
十五、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病机:脾色必黄 , 瘀热以行
1.谷疸 茵陈蒿汤 谷疸之为病 , 寒热不食 , 食即头眩 , 心胸不安 , 久久发黄为谷疸 , 茵陈蒿汤主之 。
2.酒疸 栀子大黄汤 酒黄疸 , 心中懊恼或热痛 , 栀子大黄汤主之
3.女劳疸 硝石矾石散 黄家日晡所发热 , 而反恶寒 , 此为女劳得之 。 膀胱急 , 少腹满 , 身尽黄 , 额上黑 , 足下热 , 因作黑疸 。 其腹胀如水状 , 大便必黑 , 时溏 , 此女劳之病 , 非水也 , 腹满者难治 , 用硝矾散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