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钟鼓楼下古韵悠扬 揭秘北京小曲儿的前世今生( 四 )
此事真实可考 , 是著名女作家冰心女士听父亲谢葆璋说起的 。 谢葆璋(1866-1940)是福建福州人 , 1881年经父亲好友天津水师学堂总教习严复介绍 , 成为该校第一届驾驶班学生 。 1884年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 , 在“来远”舰任职 , 担任驾驶二副 , 并参加了惨烈的中日甲午海战 。
1887年 , 北洋水师订购的“致远”、“清远”、“来远”、“经远”四艘主力巡洋舰 , 分别在英国、德国建成下水 。 李鸿章派北洋舰队官兵400余人前往英、德两国接收 。 在隆重的接舰仪式上要演奏国歌 , 可当时偌大的中国竟然连一首国歌都没有!尴尬之中 , 只好临时选了一首在民间广为流传的曲调作为国歌演奏 , 这就是小曲儿《妈妈娘好糊涂》 。 把一首闺中女子思春的民间俗曲 , 在隆重场合代替国歌来演奏 , 令人哭笑不得 。
国家羸弱 , 外交无力 , 这件事深深地刺激了谢葆璋的心 。 几十年后 , 他还常谈起此事来教育子女 , 叫子女们发奋学习 , 报效国家 。 直到1911年10月4日大清才终于有了法定国歌《巩金瓯》 , 可笑的是仅仅六天后大清国就覆灭了 。
陈伟告诉我 , 虽然北京小曲儿中有很多是描写生活场景、歌颂爱情的 , 但是也有不少是劝人向善、积极向上 , 这其中就包括了抗战时期流行的小曲儿改编的军歌 , 唱出了民族不屈服的精神和必胜的决心 。
陈伟从一位86岁名叫郑福来的老人口中听到了不少当年29军的军歌 , 堪称珍贵的口述历史资料 。 这位老人小时候住在卢沟桥西 , 是卢沟桥事件的亲历者 , 他家与驻守卢沟桥的29军3营营部只一街之隔 , 小时候爷爷经常带他去营部看练兵 , 听战士们唱军歌耍大刀 。 据老人回忆 , 当时29军的营盘里总是响彻着嘹亮的军歌 , 《吃饭歌》、《睡觉歌》、《站岗歌》、《八德歌》、《满江红》等 , 歌不离口 , 响亮悦耳 。
郑福来老人还会唱一首已被历史长河湮没80余年 , 鲜为人知的29军抗战歌曲《锄草歌》 。 歌中唱道:“手把锄头锄野草啊 , 锄罢了野草好长苗哎;手握大刀杀敌寇啊 , 杀败了敌寇保家乡啊……”
这首歌是郑福来老人“七七事变”前学会的 , 1933年29军在长城喜峰口以“大刀队”重创日军 , 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 。 从此 , 29军“大刀队”名震全国 。 这首《锄草歌》将侵略者比作祸害秧苗的野草 , 为保卫果实 , 除掉野草 , 绝不留情 。 曲调简洁明快 , 有浓郁的民间小调的色彩 , 是不可多得的优秀抗战歌曲 。
留住北京的一抹文化记忆
#北京#钟鼓楼下古韵悠扬 揭秘北京小曲儿的前世今生。和北京小曲儿结缘20多年 , 经历了诸多艰难曲折 , 陈伟初心不改 , “我这些年学会唱的各地民歌加起来上百首不止 , 北京本地的会五六十首 , 和老艺人们相比 , 真的是太少了 。 ”陈伟心中尚有不少遗憾 。
每周六晚上 , 陈伟的“燕春社”都会在旧鼓楼社区表演 , 有小曲儿、相声、快板、评书 , 内容丰富多彩 , 聚集了不少粉丝 , 每次都是人满为患 。 小剧场不收门票 , 来者不拒 , 免费观赏 , 坚持了这么久 , 只因为自己的一份热爱——有人爱听 , 便成了一件乐事;唱得久了 , 便成了一种习惯 。
- 北京商报@我国外贸进出口形势可能还会进一步恶化,工信部:随着国际疫情进一步扩散
- 『众品券』跨境电商下半场才刚刚开启?,【众品券】社交电商转向直播电商
- 「北京头条客户端」科技部:将加大对前沿技术研发的攻关和支持力度
- 「汽车头条APP」罗永浩直播首秀真该去卖车
- 【北京日报客户端】4000多家中小银行主要经营指标处在合理区间
- 『北京日报客户端』疫情影响是否会超过2008年金融危机?央行:目前还没有
- [疫情防控]北京市200余家基金会筹集疫情防控资金约12亿元
- 『疫情防控』“能开则开” 北京超九成公园对市民开放
- 北京商报@向社会释放积极明确的信号,财政部:2020年将适当提高财政赤字率、发行特别国债
- 『小米』这几款全面屏手机推荐,款款经典,你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