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死亡才能珍惜生命,直面死亡才懂得人生可贵!如何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

【理解死亡才能珍惜生命,直面死亡才懂得人生可贵!如何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死亡是一个敏感而忌讳的话题 。在日常生活中,多数家长刻意避免谈到关于死亡的话题 , 认为会折损福气 。当孩子问起和死亡相关的问题 , 家长通常用童话来解释死者的最终归属,希望淡化对于死亡那种恐怖和悲痛的固有印象,不让孩子有心理阴影 。
因为孩子还不太能理解抽象的比喻或安慰之词,应以事实性的方式告诉孩子,死亡就是身体和心理机能完全停止、消失,生命完全终止了,?不可能再复活 。以免孩子会愤恨或怀疑亲爱的家人没有真正死,为何不回来看他(她) , 死者的精神不死 , 为何他(她)感受不到 。因为旅行还是要回家的,这种安慰容易使孩子愤恨死者为什么不再爱他(她)了,怎么可以不告而别,可能又会自觉咀咒或愤恨上帝(或神明)是不应该的行为,而感到有罪恶感或担心受到惩罚 。
死去的蝴蝶、腐烂的水果、甚至破裂的泡泡,都可以借助这些自然界的事物,向孩子传递死亡的概念 。但是死亡是每个人在成长中必将面对的话题 。避而不谈只会增加死亡的神秘感,引起孩子不恰当的想象 , 甚至是对死亡的极度恐惧;过度修饰可能美化了死亡,让孩子以为死后的世界很美好 。所以,和孩子讨论死亡是必要的 , 当孩子正确理解死亡,他才能更加尊重和爱惜生命 。对于死亡 , 小孩子的心灵跟成人一样,充满了疑惑和焦虑 。生老病死,是人类绕不开的话题 , 因此父母家长没必要讳莫如深 。
和孩子讨论几次后,他们对死亡会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当死亡降临在自己亲人身上时,他们将不会那么恐惧了 。捉迷藏的游戏是童年时经典的与死亡相联系的游戏,从儿童的角度来说 , 消失可能让他害怕,而重现会为他带来快乐,这样的经历包含着与死亡非常相似的体验 。
 可能各位家长对死亡教育没有什么概念,并且觉得这个词很不吉利 。但是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死亡教育,他们与宝宝交流死亡话题,一定要在感同身受的同时给以诗意的审美,要结合情境寻找一些最适宜的方法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 。让孩子更加的珍惜生命 。下面介绍几种死亡教育的方法:
1、说个家族故事
通过分享家族故事起头来引导孩子认识死亡是自然的生命现象 。专家建议,可以在家人相聚聊天时,找出泛黄的照片翻阅,跟孩子说说父母自己的爸爸妈妈、或记忆中已逝的爷爷奶奶,他们从哪来?做什么?生了几个小孩?他们那时喜欢玩什么?吃什么?最开心或难过的事是什么?也可以陪孩子把这些故事画下来 , 在画图说故事中 , 逐渐了解生与死 。
2、拿宠物当媒介
很多孩子喜欢养宠物 , 根据宠物的寿命短的特点,父母不妨善用机会进行生命教育 , 让孩子接触死亡的第一次经历 。孩子看到宠物死去经常激起对死亡的疑问,他们会问狗狗去了哪里?天堂是什么?我可不可以一起去?愈来愈多的研究指出,如果孩子被鼓励发问与死亡有关的问题,并容许表达情绪,且经常被关爱,那么在遭遇亲人过世时,孩子较能从容面对 。
家长还可以让孩子观赏《狮子王》,当看到小狮子辛巴的爸爸死去,电视机前的孩子会跟着掉泪,其实就是在“演练”悲伤,通过这样的情景孩子也能够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性 。
3、在游戏中谈生死
库伯勒·罗斯——生死学大师在《关于儿童与死亡》的书里提到:透过绘画、游戏过程,有助于儿童理解或面对死亡 。这几年 , 国内也出版了一些与死亡主题相关的童书绘本 , 透过亲子共读,引导孩子谈论生死大事 。比如:绘本《爷爷有没有穿西装》讲小男孩布鲁诺的爷爷过世了,他不知道什么是死亡,所以一开始他非常愤怒 , 因为爷爷答应带他去钓鱼 , 却什么也没说就去了天堂,他的胸口经常感觉刺痛 。面对爷爷的死亡,布鲁诺经历了疑惑、痛苦与悲伤,最后他终于明白 , 心中的爷爷就像照片上那样微笑着,继续活在自己的记忆中 。
4、从大自然知生死
让孩子观察大自然界食物的变化与衰落体悟四季转换,比如看叶子从新生到凋零的过程 。有一位临床心理咨询师选择让孩子种树 , 在花开花落中明白“花谢便是死亡,同时另一朵花又诞生了” 。
通过对孩子进行合理的.死亡教育 , 当孩子长大后就可以更从容的面对死亡,对待生命也更加的珍惜 。同时还能帮助训练孩子的坚强的品质 。
如何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
问:对儿童进行生死教育是一个被人淡忘的问题,但又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茅教授您认为应该怎样入手才能更好地对儿童进行生死教育?
专家解答:对儿童进行生死教育是一件很困难的工作 。大家知道 , 对儿童进行教育愈具体愈好 。可是,这么小的儿童碰见死亡的事例毕竟是不多的,因此要做好这样的教育的确很困难 。你的问题没有提到是谁问的、他是什么年龄的儿童,死去的是他的什么人、他们的关系如何?没有这些背景,这个问题就回答不好,只能笼统地谈一谈了 。
死亡还不是人们对儿童进行教育的一个主题,因而儿童对死亡概念极其浅薄 。在对儿童进行生死教育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儿童如果不问,就不必主动对儿童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待儿童进入到学龄阶段再讲,更好 。
2、 最好结合事例进行 。抽象地讲,很难令儿童理解 。
3、 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对死了什么亲人、和这个亲人的关系等,都与如何进行死亡教育有关 , 泛泛的谈,意义不大 。
4、 讲得愈简单愈好,复杂了,他不理解的内容就愈多 , 解释的要求好愈多,愈解释就愈听不懂 。
5、 千万不能说谎,否则当他长大一点以后知道真像时 , 会觉得你欺骗他 , 对你会很不信任 。比如你说:“XX死了,就是他走了,到别地地方去了”;“XX死了,就是他睡着了”;“XX死了 , 就是老天爷叫他去了”等等 。应该实话实说,用他们还能理解的语言对他们说 。比如,可以说:“XX死了,他不会回来了 。每个人都会死 , 不过要很多很多年以后才会死,你现在还小,不要去想它” 。
6、 家长自己不要表现出对死亡的恐惧,否则孩子也会蒙蒙眬眬地怕死 。应该让孩子知道死亡是很自然的事,死了就不动了、不吃了、不工作了 。
7、 可以找一些谈到死亡的画书和他们一起看,对他们理解死亡的含义会有好处 。
8、 儿童第一次接触死亡概念可能是看到鱼缸里一条鱼浮在水面上 , 不动了;也可能是看到路上一条狗躺在地上 , 不动了;也可能是家里姥姥(或奶奶)躺在床上不动了 。可以在这些具体情况中讲死亡的概念 , 虽然“死”的不同,但都是死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