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应该怎样给孩子进行青春期教育

当孩子渐渐长大,父母该不该对孩子进行性教育 。从实际情况来看,家长越高度紧张,越回避,孩子们就越好奇 。尤其到了青春期以后,他们还可能会懵懵懂懂地去探索,去尝试,这样的结果是大家都不想看到的 。的确,如果换到七零八零后的小时候,家长们不谈,孩子也不会知道,放学后就是约上一群小伙伴上山去游玩,下河去捞鱼 。但如今这个社会,已经飞速发展到高科技的社会,网络十分发达,一些小学生甚至都是人手一部智能手机 。
家长们要结合时代的特征,运用正确的方式来将“性”方面的教育一点一滴地传输给孩子 。告诉他们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行为是不对的,也能够让他们有一个标尺,知道自己该怎么处理两“性”方面的关系,这样才是一个正确的教育方法 。
性”教育这个工作家长进行的越早越好 。为了孩子,让他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 , 什么事情是不可以做,让他从心理上对“性”产生一种忌惮,产生一种责任,产生一种尊重,因此家长们最好能够早点对孩子进行“性”方面的教育 。这样也能防止他在心里和生理都发育比较早的情况下自己去探索 。孩子过多接触了这些不良信息 , 家长要及时去纠正 。进入了青春期,孩子们对两“性”之间有了朦胧的意识,这是非常正常的 。但是如果过早接触这些信息,显然就属于“性”早熟了,这会严重影响孩子们的身体健康 , 家长也要及时的去干涉,去纠正 。如果放任不管或者是采取回避的态度,等到哪一天孩子真正有了大错,后悔就来不及了
孩子是我们一个家庭的未来,我们要对他们负责 , 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如何进行小学生青春期早恋教育研究方案只要你耐心的读完,对你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
您的孩子进入了初中,也就意味着他们已经或即将进入青春发育期 。青春期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一个时期,也是最关键最危险的一个时期 。有人说:“青春期是花团锦簇的沼泽地 。”在这一时期,生理上会发生一些前所未有的一些变化 , 心理上也在急剧发展变化 。这是一个人从幼稚走向成熟,从依赖走向独立 , 从家庭走向社会并逐步适应社会的重要阶段 。如果在这一时期,生理上能够健康的发育,心理上能够健全发展 , 思想道德上能够合乎社会规范地培养起来,对人的一生都将起到重大作用,甚至会决定今后发展的轨迹 。因此重视孩子青春期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家长怎样对孩子进行青春期教育呢?
【父母应该怎样给孩子进行青春期教育】
一、 如何对孩子进行性知识教育
孩子进入青春期的一个明显标志就是性的逐渐发育成熟,如果孩子事前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往往会感到紧张、困惑,甚至焦虑不安 。所以做家长的最好在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前,至少在孩子出现这些变化时,及时地把这一时期他们应该懂得的一些性知识告诉他们,这是非常必要的 。
英国哲学家罗素说过:“一切无知都是令人遗憾的,但是对性这样的事无知 , 则是严重的危险 。”还有人说“今天,如果还对青少年实行性知识方面的封锁政策,好比将一个毫无免疫力的生命放进一个充满各种病菌的房间,简直是太危险了!”怎么办呢?
其实,许多家长在这方面创造了很好的经验 。一位单身母亲的做法便十分聪明:当儿子唇上的小胡须变得浓密,声音逐渐浑厚低沉时,她既没有慌张,也没有陷入对异性子女进行有关教育的尴尬 。而是走进书店,精心挑选了一本内容健康、文字流畅的有关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发育的书籍,放在儿子的床头,并且告诉儿子:“你长大了,一些事情应当懂得,有空时把这本书读一读吧 。”
还有一位母亲,在女儿第一次月经来潮时便将其中的道理及与此相关的生殖、生命常识一一讲解清楚 。当然是妈妈和女儿单独谈的,谈话中没有一丝诡秘的味道,而是体现着生命科学的精神 。
各位家长,你无论利用什么时机,采取什么具体方式 , 让你的孩子懂得性知识是必须的 。因为他们想知道 , 也必须知道,家长的循循善诱要比他们自己去向书刊、电视网络等媒体找答案更合理、更安全 。
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在发育上存在着显著的个别差异 。有这么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在小学阶段,孩子们的身高和发育基本相当,到了高中阶段,学生们看起来也基本差不多,唯有在初中阶段,即使是同一年龄同一班级的学生,看起来也象是差了好几岁 。有些孩子童声清脆,看上去和小学生没分别;另一些孩子则人高马大,完全像个“大人” 。不仅外表如此悬殊,心理上也是这样 , 不少家长对此体会很深 。现在有一些十多岁的孩子为吸引他人,尤其是吸引异性的注意,把头发染成红的、黄的、多彩的 , 或做成奇异的发式;还有的今天穿奇装怪服,明天穿露脐装、露背装 。这是青春期孩子吸引异性心理的外在表现 , 作为家长应该注意到自己孩子的这些变化,及时了解青春期孩子生理、心理的发展特点,及时有效地对孩子进行审美教育 , 包括服饰美、人体美、异性美,等等 。
性的发育是十分自然的生理现象 , 性是一种本能 。步入青春期的孩子,身上各器官和性机能发育已逐渐成熟,有独立参与社会活动的要求 。但由于社会阅历浅,思维分析能力、判断能力都比较低 , 并且还缺乏两性社会道德规范方面的知识,不少人因性问题而困惑、疑虑和苦恼,容易误入歧途,做出一些傻事或错事,酿成人生悲剧 。等到发现问题再进行教育、纠正已非常困难,受损害的身心健康再要恢复就需要花出许多倍的力量 。总之,变化是多样的、复杂的 。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所需要的帮助也是多样的,身为父母者所能够和应当做的教育上的努力也应是多样的 。
二、如何正确引导孩子的异性交往
进入青春期后,性别意识开始增强 。这一时期,它们在关注自身的同时,开始关注起异性,希望了解异性,并得到异性的友谊 。这是很正常的一种心理现象,也是孩子成长的一种表现 。但是,我们作家长的对此却非常敏感,非常担心,唯恐自己的孩子在与异性交往时出了“问题”--也就是怕孩子陷入“早恋”之中 。尤其是女孩子的家长,女儿一旦进入青春期,家长的心也就提了起来,整日担心、害怕 。可是光怕不能解决问题呀,一些家长就明确地告诉孩子“不准与异性交往!”这管用吗?孩子情感的萌发是自然的,又往往是很微妙的,有时又可以说是莫名其妙的 , 你光靠限制、靠禁令或者靠家法家规能起多大作用呢?该来的还是会来,该发生的还是会发生 。怎么办呢?我们就真的束手无策了吗?
当然不!孩子开始进入青春期,作家长的就应该有意识的引导孩子与异性交往 , 有的家长可能要抗议了 , 这不是教唆它们吗?这不是引“狼”入室吗?你先别担心,让我们先听一位女孩的家长是怎样做的 。这位家长我们暂且称他为“刘先生” 。
刘先生的女儿13岁了,容貌秀美,亭亭玉立 。亲戚朋友见了少不了夸她几句 , 刘先生也十分得意 。某日,路遇女儿与一男生骑车并肩而来,谈笑风生,忽然意识到女儿“大了”,心中顿生不安 。于是回家后拨通老同学的电话,向一位号称青春期教育的“专家”请教 。言来话往 , 炮制了锦囊妙计若干,用将起来颇见成效 。
最能证明刘先生胆量和魄力的是如下举措:对女儿的异性人际交往实行了“加法” 。
刘先生的逻辑如下:既然性成熟已经到来,既然对于异性的好奇、倾慕已经是必然,那么为父母者的上策是给他健康、开放的交往机会 , 而不是封锁、扼杀这样的机会 。通过前者,即加法,女儿可以自然而然地学会相关的交往技能并形成正确的态度,增强今后对于各种刺激的免疫力 。而后者,即减法 , 只能使孩子得到神秘感和好奇感,完全失去学习的机会 , 对于今后可能面对的诱惑毫无预防能力,甚至可能完全失控 , 在表面的循规蹈矩下为所欲为 。
这加法说来也简单,即与男孩子的交往,多比少安全这就是说,如果女儿只认识一个男孩子,那么 , 感情和行为“出轨”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如果女儿认识两个男孩子那么“出轨”的可能性将减少一半,说得夸张些,认识的男孩子越多,就越安全 。于是,女儿生日聚会前,刘先生主动建议:除了女同学之外,邀请一些男生,气氛会更活跃 。果然 , 生日聚会热闹非凡,格调不俗 。刘先生与朋友相聚时,也总是不忘关照一下,请朋友带上几个与女儿年龄相仿的男孩子 。至于家族活动更不必说,表兄表弟 , 堂兄堂弟,频繁来往 。于是,女儿的身边同性朋友、异性朋友各有一堆 。动辄呼朋唤友 , 或节假日登山、游泳,或考前集体会战、苦读 。女儿自然坦荡,他人率真无邪 。后来女儿进入大学,远离父母,在牵挂之余,刘先生颇有信心:女儿有足够的经验和能力处理好交友问题!
其实,今天的青春期少男少女,比之身为父母的我们它们的课桌上早已没有了“楚河汉界” , 异性间的交往多半是坦率大方,是一件再自然、普通不过的事情 。绝不会像六七十年代当年的我们那样被人议论或起哄 。正因如此父母的猜疑,往往让它们觉得蒙受奇耻大辱,父母的防范更多半是自欺欺人 。刘先生的做法是明智的,于教育而言从地下监视转为公开协调;于女儿来说,从中得到的是宝贵的经验、落落大方的举止和健康的身心状态,
近几年中学生早恋现象变得愈来愈突出 。早恋所衍生的副作用众所周知,小则关系到学生个人的前途、幸福,大则关系到社会的安宁、祖国的未来 。所以,处理中学生早恋问题依然是我们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教育问题 。
1.进行青春期知识教育 。目的是使学生了解青春期卫生保健的知识,从而减少对异性的朦胧感和冲动感,有着减少早恋比例的功效 。在一定程度上是解决早恋问题之根本 。
2.要教育学生积极向上,自尊自爱 。我们教师千万不能以异样的眼光看早恋学生,相反要教育他们积极向上,懂得自尊自爱,如果真正懂得自尊自爱,就会积极向上,就不会沉溺于早恋 。
3.要理解,切忌粗暴干涉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人们观念的转变,男孩或女孩学会与异性交往是一件大好事 。早恋并不是洪水猛兽,你越是压抑他的欲望 , 那种偷偷摸摸的爱情 , 反而让他觉得更具诱惑力,所以,你要允许他有适当的接触 。
4.要宽容、疏导,对青少年应多一点理解 。通过与学生交朋友方式 , 让这些中学生正确处理同学与恋人的关系,明确中学阶段的主要任务,从而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学习上 。
5.学会尊重学生 , 尽量丰富学生的社交 。相当数量的学生“早恋”的直接原因是社交范围狭窄,如果设法扩大其交往的队伍,而不是单独与某一个异性伙伴独处 , 这样就可以避免许多酸涩的早恋 。
6.教师要积极指导学生处理情感问题 。教师不要以教育者的身份,而是以经历、体验过类似困难的长者的身份去帮助他们排除困扰 。态度要真心交流,才能帮助学生重新摆正自己的位置 , 培养他们追求理想的信心 。宜单独交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他们之间的纯洁感情 。
7.家校密切配合 。在家长和老师的共同配合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不再是难题 。当然,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也将对此起到积极的作用 。
8.既不能不闻不问,也不能小题大做 。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的个性特点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有的需进行个别的谈心教育,寓教育于谈心之中;有的只需通过适当形式的“暗示”教育;有的则需要进行悄悄地说理;有的还需要进行个别的有说服力的批评;有的还可以巧妙地进行“冷处理” 。总之 , 千万不能“热处理”——当众训斥,搞得学生抬不起头来 。
总之,在处理中学生早恋、引导学生避免早恋问题上,教师必须尊重学生人格 , 追根溯源,以健康、积极的心态引导学生,有区别、有针对性地实施生理及心理健康教育 , 将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