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文明强在哪里

所谓盛唐文化,是以玄宗朝为主,上溯高武,下及德宪朝,空间分布涵盖开元十五道,以西安、洛阳为中心向外呈辐射状的文化 。玄宗开元天宝间(713~755) , 为历代史家所称颂的“盛世”,这不仅表现在经济发展超过前期,政治上实行较开明的统治,而且在文化的各个层面上也都表现出诸多高峰 。既有中外文化融合、物态变迁的时代特征 , 又有继承古老的传统以通变求新意的民族特质 。以诗歌为表征,李白杜甫所代表的恢宏激昂的盛唐之音、高适岑参壮志酬国的边塞诗和王维等融于自然的田园山水诗 , 奏起了时代的最强音 。史地的发达、艺术形式的多样化、代表民间文化的传奇变文俗讲百戏,以及具有起承转合功能的科学技术的发展 , 都是不可或缺的音符 。唐代是佛教文化渐趋融入并中国化的重要年代 , 也是唐人对古今中外各种学问大加总结提炼的时期,大量综合性著述的出现反映了唐人总体智力水平 。另方面,玄宗朝长达40余年的统治,并非一帆风顺,天宝十四载(755年)的“安史之乱”,象一块界标,标志着时代内容的分野和转折,这种转折所带来的变异特征,由于加速度的发展,越到后代越为明显 。然而 , 在与这一事件切近或同时,在文化的发展中已有了这种变化的端倪 。本文试图对盛唐文化现象的诸多变异特征进行探讨,进而算是对笼统谈论盛唐文化而忽略其时代差异的研究现象的一种反拨 。

隋唐关中门阀为首的政治势力统一中国,重演了各政治力量消长变化过程 。重婚姻门第的山东旧族渐被重官阶爵禄的关中军功贵族所取代,随之而来的,是选官制度的变化 。科举取士,扩大了一般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仕途之路,在现实的秩序中突破了门阀士族的权力垄断,强化了广大知识分子入仕参政的愿望 。他们带着不懈的热情去建功立业,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文学做为反映现实最敏感最直接的情感表达方式 , 诗歌更是先声夺人 。总观盛唐诗歌,是对现实人生的乐观感受和充满青春昂扬热力的执着 。带着这种情感去观照自然 , 同时便是一种移情于自然,歌颂自然的强烈情绪体验,它少有一种沉重的现实内容 , 更多是一种抒发内心欢快、充满健康生活情趣的审美感受,这是盛唐诗歌的主要艺术特色和美学风格[1] 。这是将内在本质力量与优美的自然景象,自由地转化为美的艺术形式,来表现刚健的时代精神 。这是先秦以来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相融的传统文化精神的体现 。这是《诗经》以来比兴手法的圆熟运用 , 是南朝诗歌韵律形式的极致发展,是极盛的时代精神所显现的生命力的外化和对象化,是民族强盛时社会心理的最佳表达方式 。
与这盛唐之音同一气象 , 反映同一时代风貌的便是草书、音乐、舞蹈的盛行 。书法做为“达其情性,形其哀乐”的艺术手段,借助草书特别是狂草的盛行 , 而达到了与诗歌并行、与自然同美的艺术境地 。张旭、贺知章、怀素等人的草书,流走飞逸 , 迅疾骇人,将人生的喜怒哀乐痛快淋漓地倾注于笔墨之间,成为当时书法的时代风貌[2] 。唐代的民族大融合和中外文化交流 , 都达到了空前的规模 , 长安已成为国际的大都会[3] 。不同区域的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服饰等纷纷涌来 , 在长安这个中心舞台上表演展现 。“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或者竟未想到,凡取用外来事物的时候 , 就如将彼俘来一样,自由驰使,绝不介怀”[4] 。在这样一种时代氛围中,唐人广泛吸收了古今中外文化精华,予以再现和创造 。玄宗朝,由于前代的积累和玄宗本人的好尚,音乐、舞蹈格外发达 。广泛吸收各族乐曲和乐器,并设左右教坊和梨园,掌乐舞之事 。当时乐师(音声人)有10027人,散乐艺人也有千余人[5] 。我们从《七德舞》《九功舞》《上元舞》三大舞所表现的内容的变化,可以看出唐代由创业到巩固政权和安定后的享乐、歌舞升平的变化 。多样化的舞姿和群舞的盛行表达出欢快喜悦的心境,而少有伤感哀怨失落悲愤的愁绪 。
至于盛唐的绘画艺术 , “亦一变陈、隋、初唐细润之风尚,以成雄浑正大之盛唐风格,而见空前之伟观”[6] 。玄宗本人擅以墨色画竹,也为一时之胜 。盛唐绘画特点有二:一是佛教绘画,脱去外来影响 , 渐具民族风格 , 以“吴带当风”为其代表,偏重写实,向风俗画发展;二是山水画法渐独立,且分南北两派,分别以王维和李思训父子为代表,王维的南派融解禅意渐发展为后代的文人画 。值得注意的是,唐人诗画中关于马的题材甚众,如曹霸、韩干、陈闳、韦偃等皆是画马能手,诗人杜甫更与几位画家过从甚密,画家们每有新作必请他鉴赏题诗,留下了多首咏马之作 。这主要是由于唐代开拓边土对外战争的需要,十分重视马匹的畜养,开元初年的御厩养马二十四万匹 , 开元十三年增至四十三万匹 。正是这种开拓疆土、边塞立功的现实需要,才有诗画题材大量地反映这一时代内容的现象 。
在盛唐时期各种艺术形式由于时代的需要,每一种都得到了极致的发展,且大都表现着反映着大致相同的时代内容:这就是讴歌自然、状写人生、感叹人世间的欢乐、伤感和憧憬,借各种艺术形式表达内心的情感和现实体验,构成一幅浑厚雄壮的艺术画面和充满壮美的艺术意境 。
由于经济繁荣和国力强盛,也由于科举制盛行而带来的广大知识分子的仕进愿望十分强烈的社会氛围,唐人的心理状态、精神风貌和价值观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在与客观外界接触时,产生了一种主体本身的需要和对客体价值的一种新的积极的肯定判断,这表现在盛唐人大都把帝国的命运同自身的前途做为一个同构体来看待,普遍地眷恋世俗生活 。《太平广记》中有关李林甫不愿放弃富贵享受去学仙道[7]、秀才李俊二十余年未曾及第仍不肯放弃仕禄追求[8]的例子便是明证 。“仕”、“婚”,成为唐代知识分子的两种主要的人生追求 。《太平广记》及唐人各种笔记小说,为我们展示了唐代文人和一般百姓世俗生活的各种场面和多幕剧 。诸如嗜酒豪饮、挟妓歌吟、郊游远行、击鞠下棋、占卜相面、品茗赏花、斗鸡走马、杂耍百戏等不胜枚举 。与这种对现实生活的依恋相关联的是唐人重信用和忠义的行为准则,少有魏晋时那种人生无常、世事多变的感喟,这是由于对现实的满足而引发出的对人事交往的重视和肯定 。这与强盛时汉朝人的一般心理颇相契合 。唐人也总爱自比于汉人[9],以汉代的贤主名臣来比附当朝或者对比切近的人生经验和行为方式 。这里有深刻的社会背景 。唐代是关陇贵族建立的政权 , 自西而东、自北而南建立一统王朝 。南方自东晋始就一直被看做同时自认为是华夏汉文化的正统 。唐统一全国后,急需标榜正统 , 因此,一方面推出老子为远祖,同时文化上承继南方,唐初一切制诰文体皆用四六文,使人们承认自己是汉文化的正统继承人 。这是一种深层的归属心理,同时亦是民族自尊的表现 。古文运动反对宗教迷信,去豪华见真淳,汲引西汉乃至先秦文辞,变革儒学 , 以道统与佛学抗争;由四六文而古文,更由形式到内容,正反映唐人对民族自尊认识的深化 。这种变化客体以认同自我的心态正是唐人逐渐确定了的价值观念 。
前期唐人的婚嫁观念也有变化,不似南北朝重门第,离婚再嫁之事屡有发生[10] 。尤其在公主的婚姻上反映最为明显 。唐嫡亲公主211人,代宗以前99人,其中三嫁者4人,再嫁者23人,占四分之一强 。民间改嫁离婚之事笔不胜书 , 而且由女方提出离异的也不在少数 。说明唐皇室做为西北胡化较深的贵族,统一中原后一时又未尽汉化 。他们抑制山东士族,对婚姻礼法观念也产生影响 。同时各族间融合频繁,也难有统一严格的规定,因而造成前期在婚姻关系上较为开放,少有约束 。

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 , 破坏了生产力与社会生活,同时唐代社会政治经济的一系列变化,也影响到文化的发展 。“安史之乱”象一副清洗剂,使许多变化变得清晰了,表现出与前期不同的文化内容 。
如果说,唐前期文学艺术所表现的时代精神风貌是对空前高涨的社会繁荣的乐观展望,那么经此大动乱,则发展为相对深刻的揭露抨击现实的内容 。它打破了诗人们乐观的期望与理想,而变为对现实、人生的重新审视 。中晚唐经历了由中兴热望到有感于社会矛盾的激化和政权没落的哀感 。带着伤感的审美情趣,使诗歌的直接性和哲理性向纵深发展了 , 到宋代诗歌更以深邃、富有哲理见长 。中唐的大历十才子,已不象盛唐人着重总体感受的抒发,而偏重细腻的心态描写;山水诗也不多以雄伟奇险取胜,而以境界淡远深冷见长,偏重于工整精炼的艺术技巧和形式 。反映社会现实最为深刻的当为“诗史”杜甫,其诗歌艺术形式规范有加,对诗律要求更严 。一种规范和秩序的强调 , 颜字、杜诗、韩文成为这一时代要求在文学艺术上的代表 。韩愈、白居易、元稹、李商隐、杜牧、皮日休、陆龟蒙等皆崇杜抑李,元稹评李杜优劣,即认为杜甫博采古今、涵孕各体,无人能超;而对李白则极尽贬斥,“自后属文者 , 以稹论为是”[11] 。这可代表中唐以后一般文人的审美观 。如果说唐前期诗缘情论占上风,此时则言志论重新抬头,注重诗的社会功能,而忽略对审美规律、审美特征的探求,到宋代更发展了美善相兼的功能诗评,传统的儒家诗教重新取得了文学理论中的统治地位 。
中唐绘画,以笔墨神趣为主的南宗山水画有所发展 , 出现了韦偃、王宰、张zǎo@①、王洽等画家 。题材由盛唐的宗教百图,发展到仕女牛马,山水花鸟渐趋成熟 。世俗人物画也突破了单纯对封建伦常的宣传,出现反映仕女一般日常活动的张萱、周fǎng②的画 。再如韩huàng@③,《宣和画谱》所录36件作品 , 大多是描写农村生产生活情况的,这比盛唐的总体直观感受进了一层 。安史之乱后 , 宫廷乐工流放各地,大型乐舞的规模很难恢复,只在宫廷中还存有一些规模很小的单人、双人舞 , 盛极一时的音乐舞蹈随着帝国的衰败已不复振作 。
平定“安史之乱”后,肃宗、代宗朝渐次加强了对社会关系的调整和社会文化的控制 。儒家思想做为一种有利的统治思想重新被肯定 。咸通中进士皮日休上书请立孟子,表明了这一趋势,出现了经学更新运动 。由唐前期对孔子和经典的怀疑(如刘知几等)到后期重新确定孔孟在思想文化上的统治地位,这种变化是以社会动荡后统治者要求调整生产和社会关系 , 加强控制的社会内容为背景的 。与官方思想控制相反而做为互补,是中经动乱后,士大夫们都在寻求填补心灵空白的填充剂 , 退守独善其身的人生哲学,兼济的热情和仕进的愿望让位于对宗教神灵的信仰 。同时佛学本身的发展也走过了与儒学殊途同归的历程,完成了中国化的演进过程 。前期的天台宗、三论宗、唯识宗等由于过分拘泥于印度宗教的形式,在中唐便相继消陨 , 而继起的华严宗特别是禅宗,由于变异为中国式的宗教因而得以有长足的发展,宋明理学正是以传统儒学为主体吸收禅宗精神和道家思想,成为封建后期思想的主流 。
后期政权中山东士族等官员成份增加,同时大批新的官僚出现,要求一种新的秩序来保障其地位的稳固 , 礼法观念重新反映到整个社会 。帝王开始提倡守节操,宣宗规定:“夫妇教化之端 , 其公主有子而寡,不得再嫁 。”[12]公主如此,社会自不待言 。宋明理学家们更重贞节,反对再嫁 。可以说唐后期是宋明理学重振纲常伦理的前奏,忠教节义为后期士子们遵从的主要行为规范和价值原则 。
这些深刻的社会变化 , 也反映到人的最高关系即法律关系上,统治阶级恃其居于统治地位,以强制性手段对危害其利益者予以惩罚 。后期法制具有过渡性质 。唐政府放弃了对整个帝国实行统一法律的原则,也不再有一部象初唐实行的具有绝对权威的行政法[13] 。据刘俊文先生研究 , 唐朝前期十六次立法活动,除一次外,其余十五次皆以修律、令、格、式为主要内容,频繁调整,以适应统治需要;而后期七次重大立法活动,主要是编纂格后敕和刑律统类等有较大的灵活性的法律形式,以应付动荡变化的局势 。同时,后期法律也日趋保守,对祖宗之法难议刊改[14] 。从法律条文制敕内容上的诸多变化和增改上,可以照察后期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法出多门、政局混乱等时代内容 。

盛唐时期是历史上对古今中外各种学问知识信仰进行融汇、总结、归纳、整理、输出输入最繁盛的时期 。因而从文化意义上说 , 更多地具有转变时期的特点 。在七到十世纪的世界历史上,构成了人类文化的主体之一 。
1.盛唐文化的发展,同封建政治经济在唐中叶的变化同频共振,走完了由封建前期向后期的过渡历程 。唐前期政治开明,经济繁荣,文化上较为开放 , 广泛吸收中外优秀文化成果,更多承继南北朝以来玄学思潮,佛教影响愈演愈烈,广大民众的价值选择较为自主,从而创造了封建时代丰富多彩的高峰文化 。后期经时代动荡和统治阶级对经济和社会关系的调整,一种对秩序的要求,传统儒学生命力再度显现,逐步上升为压倒其他的思想力量、占统治地位的价值取向,并向宋明理学过渡,补充了儒家哲学的传统命题和范畴,与后期中国封建专制集权制度的高度发展并驾齐趋,构成双驾马车,加强了封建的统治 。
2.盛唐时期是南北文化的融汇时期,并且完成了南北文化的合流 。先秦时百家争鸣 , 老庄及屈原等代表的南方楚文化,主要与北方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齐鲁文化形成对峙局面 。秦汉时国家的统一,南北文化也加快合流步伐 , 汉文化更多地表现出南方楚文化的特征[15] 。东汉特别是魏晋,北方文化有所发展,曹魏时的文学为其代表 。西晋末年战乱 , 文人纷纷南迁,北方多被落后少数民族统治,南方文化发展迅速 , 并从总体上超过北方 。以致当时无论南北都认为南方文化为华夏正统 。隋炀帝由北方统一南方,仍大量推崇南方文学 。唐初一切公私文书,皆用四六文 。后来古文运动渐起,北方文风取得优势 。同时唐前期宰相十分之九以上皆为北人[16],此亦对文化上的消长变化起干预作用 。《五经正义》的编篡,正表明经学上的南北统一,且多用南朝人义疏 。外来佛教文化的冲击,也加速了本土地方文化的合流过程 。
3.盛唐时期也是传统文化中文化创造传播者身份地位发生变化,分层文化明显化的时期 。官方的文化垄断不断被打破,民间文化有了大发展(特别是后期) 。汉代的经术取士,使文化创造传播更多地为累世家学和博士所掌握,魏晋时的高门世族同时也是文化的正统继承者和垄断人,文人学者的社会地位只决定于他们的门第和官爵,而不在于学问本身 。因此他们对于后来研究者观察时的影响是:时代的差异多于个性的差异 。反映的是大致相同的社会阶层和地位的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因而反映文化层面必然较少 。唐以科举取士,使寒素文人知识分子皆可凭其文才学问近似平等地取得政治社会地位,从而改变了政权结构 。大量代表知识分子阶层的文化出现 , 学派的产生、人才群体的涌现便是明证 。同时市民文化有所发展,这种与官方文化不尽相同的文化,反映着文化中间的不同层次内容,颇具个性明显的特征 , 使文学艺术流派纷呈,颇为繁茂 。
4.盛唐时期又是传统学术文化不均衡发展的极致表现时期和科学文化的转折过渡期 。中国传统的重人文、重文学艺术、轻科学的文化特征,唐代有充分表现 。文学艺术、史学高度发达 , 自然科学相对落后 。李约瑟认为:唐代是人文主义的,宋代则较偏重于科学技术方面 。到宋代,“深奥的散文代替了抒情诗 , 哲学的探讨和科学的描述代替了宗教信仰 , 在技术上,宋代把唐代设想的许多东西都变成了现实”[17] 。以数学为例,唐代数学著作仅三、四种,宋代多达五十多种,唐以前几何学为中心内容向宋元代数学的过渡,唐代是一个转折 。唐代人文学科的片面深化,缺乏哲学和科学技术的相应成比例发展,因此从文化总体发展水平看 , 盛唐文化似不如宋代 。前辈学者陈寅恪、邓广铭先生论之颇详 。
5.盛唐文化做为创造主体除了对前代的传统文化加以继承、诠释、理解,依时代的需要和统治的要求进行创造性的转化,使其具有显明的个性特征外,还对各种外来文化进行融汇、消化,并弘扬以为己用,使之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这是盛唐文化发展的另一重要特征 。唐初是中外交通最频繁、来往最密切的时代 。并且每次往来都多少与文化有关 。以宗教为例,除佛教外,还有多种宗教传入 。贞观九年景教僧阿罗本由波斯来到中国,于义宁坊立大秦寺,是为景教传入之始,德宗建中二年(781年)景净撰立《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颁并序》 。永徽二年(651年)唐正式与大食通使,伊斯兰教随商人传入,到贞元十四年(798年)止,大食国遣使至唐达37次之多[18] 。袄教,先传入今新疆境内的于阗、焉耆、疏勒、高昌,武德时在长安布政坊西南隅建胡袄祠,贞观时崇化、礼泉、普宁、靖恭诸坊都立袄寺 。武后延载元年(694年)波斯人拂多诞持《二宗经》来朝,为摩尼教传入长安第一人,大历三年(768年)准许回鹘在长安建摩尼教寺 。这几种宗教,皆与佛教一同在“会昌法难”中遇到禁毁 。
从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情况看 , 每个文化主体多是立足于本体的需要,依本体的文化结构有选择地吸收外来文化,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与唐处于同时代,尚有几个较大的文明区 。周围的附属性小国,从属于这个大的文化系统 。它们有着不同的认知、价值、规范和审美系统,使其各具不同的特点 。对它们各自的文化内容和相互影响的研究,可以完成对中古世界文明的总体把握和认识,从而能更清楚地认识唐代文化的地位 。
南亚的印度文化圈 。文化的中心内容是佛教和婆罗门教,所有的专门学术都由神学发展而来 。梵文文学有所发展,梵文戏剧有十余种之多 。数学与天文学关系密切,代数学有较高发展 。著名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圣使(亚雅巴达)提出了地球绕地轴自转的主张,并对日月蚀现象有近似科学的解释 。当时唐代对印度文化的吸收重在佛教和天文、数学、医学知识等内容 。
阿拉伯地区以其优越的地理方位,吸收了中国、印度、希腊的文化遗产,从七世纪到十三世纪创造了高度发达的科学文化,在世界科学史上起着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其主要成就表现在天文学、医学、数学、化学、物理学和地理学等方面 , 为当时世界上科学发展的高峰 。此外哲学、文学、史学也有相应的发展,大批阿拉伯商人把乳香、木香等药物、药方带入唐朝 。但有唐一代对其发达的科学文化却少有吸收 , 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 。
中世纪西欧政治上的分裂局面,使基督教以教皇为中心取得了至高无上的地位 。世俗学术哲学、科学、文学等都成了神学的附庸 。“自然知识只有在它是一种启发的工具,可以证明教会的教义与《圣经》的章节时 , 才被重视 。”[19]教育纯为教会服务,但所开文法、修辞、逻辑(初等三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高等四科)7门课程,却有利于文化的延续、普及 。当世俗学校大量建立后 , 出现了知识的复兴 。与唐的交往很少,基督教的一支景教在唐时传入 , 但影响很小 。
当时唐朝做为与这三大文明区并列的东方文化中心,深深影响着周边各国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的发展 。象当时日本、朝鲜的学校教育,从课程到考试内容和教材,都与唐代相同 。日本当代史学家井上靖在《日本文化》的书中颇为中肯地写道:“唐代的文化是与印度、阿拉伯和以此为媒介甚至和西欧的文化都有交流的世界性文化,所以学习唐朝也就间接地学习了世界文化 。”中国文化由于其大陆性的特点,自发性独创性较大,因而封闭性也比较明显 。古代中国只有唐代受外来文化的冲击最大,与外界接触最多,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最具有开放性 。本世纪二十年代 , 鲁迅先生在构思《杨贵妃》剧本时曾有如下的想法,即觉得“唐代的文化观念 , 很可以做我们现代的参考 。那时我们的祖先们,对于自己的文化抱有极坚强的把握 , 决不轻易动摇他们的自信力;同时对于别系的文化把有极恢廓的胸襟与极精严的抉择,决不轻易的崇拜或轻易的唾弃 。这正是我们目前急切需要的态度”[20] 。鲁迅先生的这一看法 , 至今仍有其现实意义 。
总之,观察盛唐文化的发展轨迹可以看出,唐前期较具开放性,后期则逐渐收敛,经历了由放而收的时间历程 。后期更象是唐型文化与宋型文化间的过渡期和波谷,因而真正具有唐代社会时代特征和个性特点的应是前期的盛唐文化 。无论从文化层面还是文化部类上看,都带有区别其他朝代的独特内容 。
契嵩禅师提倡儒佛两家的道德修养,此在禅宗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一次,克勤对南宋高宗说:“陛下以仁孝治天下,率土生灵咸被元泽 , 虽草木昆虫各得其所,此佛祖所传之心也 。此心之外,无别有心,若别有心,非佛祖之心矣 。”(正受编《嘉泰普灯录》卷二十一)佛祖所传的妙心,首先注重其道德修养 。克勤的说法,是对契嵩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
在宋代 , 许多著名禅师非常重视禅僧的道德修养 。这其实应该是禅宗的“正宗”,如果不重视世间的道德修养,人不成如何成佛?而且这也是禅宗能够盛行于世间的前提是 , 有益于世间法 。所以 , 南怀瑾先生多次讲,你们年青人 , 先好好读一些儒家的经典,先学好好做人 。此语苦口婆心、意味深远 。
大慧宗杲和士珪两人收集宋代著名禅师道德修养的言行,编成了《禅林宝训》 。不久散失过半,南宋僧人净善又重新搜集资料,大约于南宋淳熙年(1174—1189)后编成现存的《禅林宝训》 。《禅林宝训》把云门宗僧人契嵩关于道德修养的言论置于该书之首 。《禅林宝训》是一本回归禅宗道丛林的书,一直受到元明清三代禅宗的重视 , 被奉为禅僧必读书 。
《禅林宝训》的编集和流行,直接受到了契嵩思想的影响 。冠于《禅林宝训》三百篇之首的是契嵩关于道德的论述:
明教嵩和尚曰:尊莫尊乎道,美美乎德 。道德之所存,虽匹夫非穷也;道德之所不存,虽王天下非通也 。伯夷叔齐,昔之饿夫也,今以其人而比之而人皆喜;桀纣幽厉,昔人主也 , 今以其人而比之而人皆怒 。是故学者患道德不充乎身,不患势位之不在乎己 。(《镡津文集》卷七《论原·道德》)
明教嵩和尚说,“天下最尊贵的莫过于道,最美妙的莫过于德!道即佛祖所传微妙之道 , 可使人明心达性 , 或可说允执厥中之妙道 。身正称德,在僧则是戒定慧三无漏,在儒则是孝悌忠信 。假若人有道德,即使是赤裸裸的一个人也不贫穷 。相反若没有道德,即使拥有天下、身临四海也不能称为富有通达 。举例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国国君的两个儿子,父王临终立次子叔齐为继承人 , 叔齐认为按照伦理应由长兄伯夷继承王位,我继承王位不仁义 。长子伯夷认为父命如山,我继承王位不孝 。于是二人逃亡国外 。周文王去世,武王即位,发兵伐纣,二人冒死谏道:‘父亲去世不埋葬而大兴干戈,这能称为孝吗?以人臣而犯上弑君能称为忠吗?’左右卫兵想把他俩拉出去斩首,太公说:‘他俩是仁义之人,不能伤害 。’武王灭商后,天下宗周 , 二人隐居首阳山,不食周粟而死 。此二人从前虽是被饿死,今天拿他们二人与人相比 , 人们都高兴 。相反,夏桀、商纣、周幽、周厉四王虽过去曾君临天下,富有四海 , 然而个个因骄奢*逸、残暴忠良、多行不义、祸国殃民,最后落得个身败名裂,遗臭万年 。假若把他们四个人与人相比,人们肯定勃然大怒 。因此,学佛的人要担忧自己的道德不充实 , 而不要害怕没有权势地位 。”
明教劝学人敦品励行,以守道德行为己任 , 而不比争势力权位 。此即孔子所谓“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之旨 。
什么最美?以德为最美 。《道德经》的关键是明辨“道和德” , “孔德之容 , 唯道是从” , “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道是万物的本源和归属,德是万物得之于道者 。《庄子·德充符》也反复讲这个事,《方注》说:“道德充实于内,万物应验于外,内外玄合无间,有如符契一般,这就叫做德充符 。”契嵩从“道”与“德”入手,三家都合于此了 。而契嵩以禅的心性说作为统摄(因为三家都以明心见性为圭臬),自然即合于禅文化了 。
【盛唐文明强在哪里】
(一叶/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