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首课外古诗和赏析

北风行 李白 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又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这是一首乐府诗.王琦注:“鲍照有《北风行》,伤北风雨雪,行人不归,李白拟之而作.”(《李太白全集》)李白的乐府诗,不满足因袭模仿,而能大胆创造,别出新意,被誉为“擅奇古今”(胡应麟《诗薮》).他的近一百五十首乐府诗,或“不与本辞为异”(胡震亨《李诗通》),但在艺术上高出前人;或对原作提炼、深化,熔铸出新的、寓意深刻的主题.《北风行》就属于这后一类.它从一个“伤北风雨雪,行人不归”的一般题材中,出神入化,点铁成金,开掘出控诉战争罪恶,同情人民痛苦的新主题,从而赋予比原作深刻得多的思想意义. 这诗一起先照应题目,从北方苦寒着笔.这正是古乐府通常使用的手法,这样的开头有时甚至与主题无关,只是作为起兴.但这首《北风行》还略有不同,它对北风雨雪的着力渲染,倒不只为了起兴,也有着借景抒情,烘托主题的作用. 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常常借助于神话传说.“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就是引用《淮南子·墬形训》中的故事:“烛龙在雁门北,蔽于委羽之山,不见日,其神人面龙身而无足.”高诱注:“龙衔烛以照太阴,盖长千里,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烛龙栖息在极北的地方,那里终年不见阳光,只以烛龙的视瞑呼吸区分昼夜和四季,代替太阳的不过是烛龙衔烛发出的微光.怪诞离奇的神话虽不足凭信,但它所展现的幽冷严寒的境界却借助于读者的联想成为真实可感的艺术形象.在此基础上,作者又进一步描写足以显示北方冬季特征的景象:“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风号怒天上来.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这几句意境十分壮阔,气象极其雄浑.日月不临既承接了开头两句,又同“唯有北风”互相衬托,强调了气候的寒冷.“号怒”写风声,“天上来”写风势,此句极尽北风凛冽之形容.对雪的描写更是大气包举,想象飞腾,精彩绝妙,不愧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诗歌的艺术形象是诗人主观感情和客观事物的统一,李白有着丰富的想象,热烈的情感,自由豪放的个性,所以寻常的事物到了他的笔下往往会出人意表,超越常情.这正是他诗歌浪漫主义的一个特征.这两句诗还好在它不单写景,而且寓情于景.李白另有两句诗:“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二者同样写雪,同样使用了夸张,连句式也相同,在读者心中引起的感受却全然不同.一个唤起了浓郁的春意,一个渲染了严冬的*威.不同的艺术效果皆因作者的情思不同.这两句诗点出“燕山”和“轩辕台”,就由开头泛指广大北方具体到幽燕地区,引出下面的“幽州思妇”. 作者用“停歌”、“罢笑”、“双蛾摧”、“倚门望行人”等一连串的动作来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塑造了一个忧心忡忡、愁肠百结的思妇的形象.这位思妇正是由眼前过往的行人,想到远行未归的丈夫;由此时此地的苦寒景象,引起对远在长城的丈夫的担心.这里没有对长城作具体描写,但“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一句可以使人想到,定是长城比幽州更苦寒,才使得思妇格外忧虑不安.而幽州苦寒已被作者写到极致,则长城的寒冷、征人的困境便不言自明.前面的写景为这里的叙事抒情作了伏笔,作者的剪裁功夫也于此可见.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鞞靫”是装箭的袋子.这两句是写思妇忧念丈夫,但路途迢远,无由得见,只得用丈夫留下的饰有虎纹的箭袋寄托情思,排遣愁怀.这里仅用“提剑”一词,就刻画了丈夫为国慷慨从戎的英武形象,使人对他后来不幸战死更生同情.因丈夫离家日久,白羽箭上已蛛网尘结.睹物思人,已是黯然神伤,更那堪“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物在人亡,倍觉伤情.“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一笔,入木三分地刻画了思妇将种种离愁别恨、忧思悬想统统化为极端痛苦的绝望心情.诗到此似乎可以结束了,但诗人并不止笔,他用惊心动魄的诗句倾泻出满腔的悲愤:“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黄河捧土”是用典,见于《后汉书·朱浮传》:“此犹河滨之人,捧土以塞孟津,多见其不知量也”,是说黄河边孟津渡口不可塞,那么,“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滔滔黄河当更不可塞.这里却说即使黄河捧土可塞,思妇之恨也难裁,这就极其鲜明地反衬出思妇愁恨的深广和她悲愤得不能自已的强烈感情.北风号怒,飞雪漫天,满目凄凉的景象更加浓重地烘托出悲剧的气氛,它不仅又一次照应了题目,使首尾呼应,结构更趋完整;更重要的是使景与情极为和谐地交融在一起,使人几乎分辨不清哪是写景,哪是抒情.思妇的愁怨多么象那无尽无休的北风雨雪,真是“此恨绵绵无绝期”!结尾这两句诗恰似火山喷射着岩浆,又象江河冲破堤防,产生了强烈的震撼人心的力量. 这首诗成功地运用了夸张的手法.鲁迅在《漫谈“漫画”》一文中说:“‘燕山雪花大如席’,是夸张,但燕山究竟有雪花,就含着一点诚实在里面,使我们立刻知道燕山原来有这么冷.如果说‘广州雪花大如席’,那就变成笑话了.”只有在真实基础上的夸张才有生命力.叶燮的《原诗》又说,夸张是“决不能有其事,实为情至之语”.诗中“燕山雪花大如席”和“黄河捧土尚可塞”,说的都是生活中决不可能发生的事,但读者从中感到的是作者强烈真实的感情,其事虽“决不能有”,却变得真实而可以理解,并且收到比写实强烈得多的艺术效果.此诗信笔挥洒,时有妙语惊人;自然流畅,不露斧凿痕迹.无怪乎胡应麟说李白的乐府诗是“出鬼入神,惝恍莫测”亭送别 作者:徐浑 年代:唐 体裁:七绝 类别:未知 劳歌一曲解行舟, 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 满天风雨下西楼. 赏析 这是许浑在宣城送别友人后写的一首诗.谢亭,又叫谢公亭,在宣城北面,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他曾在这里送别朋友范云,后来谢亭就成为宣城著名的送别之地.李白《谢公亭》诗说:“谢亭离别处,风景每生愁.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反复不断的离别,使优美的谢亭风景也染上一层离愁了. 第一句写友人乘舟离去.古代有唱歌送行的习俗.“劳歌”,本指在劳劳亭(旧址在今南京市南面,也是一个著名的送别之地)送客时唱的歌,后来遂成为送别歌的代称.劳歌一曲,缆解舟行,从送别者眼中写出一种匆遽而无奈的情景气氛. 第二句写友人乘舟出发后所见江上景色.时值深秋,两岸青山,霜林尽染,满目红叶丹枫,映衬着一江碧绿的秋水,显得色彩格外鲜艳.这明丽之景乍看似与别离之情不大协调,实际上前者恰恰是对后者的有力反衬.景色越美,越显出欢聚的可恋,别离的难堪,大好秋光反倒成为添愁增恨的因素了.江淹《别赋》说:“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借美好的春色反衬别离之悲,与此同一机杼.这也正是王夫之所揭示的:“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姜斋诗话》)的艺术辩证法. 这一句并没有直接写到友人的行舟.但通过“水急流”的刻画,舟行的迅疾自可想见,诗人目送行舟穿行于夹岸青山红叶的江面上的情景也宛然在目.“急”字暗透出送行者“流水何太急”的心理状态,也使整个诗句所表现的意境带有一点逼仄忧伤、骚屑不宁的意味.这和诗人当时那种并不和谐安闲的心境是相一致的. 诗的前后联之间有一个较长的时间间隔.朋友乘舟走远后,诗人并没有离开送别的谢亭,而是在原地小憩了一会.别前喝了点酒,微有醉意,朋友走后,心绪不佳,竟不胜酒力睡着了.一觉醒来,已是薄暮时分.天色变了,下起了雨,四望一片迷蒙.眼前的江面,两岸的青山红叶都已经笼罩在蒙蒙雨雾和沉沉暮色之中.朋友的船呢?此刻更不知道随着急流驶到云山雾嶂之外的什么地方去了.暮色的苍茫黯淡,风雨的迷蒙凄清,酒醒后的朦胧仿佛中追忆别时情景所感到的怅惘空虚,使诗人此刻的情怀特别凄黯孤寂,感到无法承受这种环境气氛的包围,于是默默无言地独自从风雨笼罩的西楼上走了下来.(西楼即指送别的谢亭,古代诗词中“南浦”、“西楼”都常指送别之处.) 第三句极写别后酒醒的怅惘空寂,第四句却并不接着直抒离愁,而是宕开写景.但由于这景物所特具的凄黯迷茫色彩与诗人当时的心境正相契合,因此读者完全可以从中感受到诗人的萧瑟凄清情怀.这样借景寓情,以景结情,比起直抒别情的难堪来,不但更富含蕴,更有感染力,而且使结尾别具一种不言而神伤的情韵. 这首诗前后两联分别由两个不同时间和色调的场景组成.前联以青山红叶的明丽景色反衬别绪,后联以风雨凄其的黯淡景色正衬离情,笔法富于变化.而一、三两句分别点出舟发与人远,二、四两句纯用景物烘托渲染,则又异中有同,使全篇在变化中显出统一.
 七年级语文古诗内涵博大精深,历史源远流长 。我整理了关于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古诗词10首,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古诗词10首山中杂诗
年代:南北朝 作者: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竹里馆
年代:唐 作者:王维 体裁:五绝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峨眉山月歌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七绝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春夜洛城闻笛
【10首课外古诗和赏析】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七绝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逢入京使
年代:唐 作者:岑参 体裁:七绝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滁州西涧
年代:唐 作者:韦应物 体裁:七绝 类别:山水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江南逢李龟年
年代:唐 作者:杜甫 体裁:七绝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送灵澈上人
年代:唐 作者:刘长卿 体裁:五绝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约客
年代:宋 作者:赵师秀 体裁:七绝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论诗
年代:清 作者:赵翼 体裁:七绝
李杜诗篇万人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七年级语文课外经典励志诗句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
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
3、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
4、长风破浪会有时 , 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 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6、壮心未与年俱老 , 死去犹能作鬼雄 。--陆游
7、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月黑雁飞高 ,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卢纶《塞下曲(二首)》
8、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陶渊明
9、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李白《塞下曲六首(选一)》
10、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 。--吕坤
11、精忠报国 。--宋史?岳飞列传
12、先天下之忧而忧 , 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13、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
14、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岳飞《满江红》
15、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16、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 , 亦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
17、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凉州词》
18、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
19、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李白
20、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礼记?儒行
21、穷且益坚 , 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
22、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阕 。--岳飞
23、老当益壮 , 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
24、黄河远上白云间 ,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 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2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麦孟华
26、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 。?李颀《古从军行》
27、黑云压城城欲摧 , 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李贺《雁门太守行》
28、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
29、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李白《关山月》
30、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曹松《己亥岁》
31、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岳飞
32、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严武《军城早秋》
33、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李贺《南园》
34、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35、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 陶《陇西行》
36、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37、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逢入京使》
38、燕雀戏藩柴 , 安识鸿鹄游 。--曹植
39、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祖咏《望蓟门》
40、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 壮心不已 。--曹操
4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42、生当作人杰 , 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
4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4、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
45、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
46、先天下之忧而忧 , 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4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48、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 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4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
50、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
5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
5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