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幼儿早教古诗

#婴幼儿#导语古诗以其最浓缩的情感、最醉人的意境在文学宝库中熠熠生辉 。欣赏前人留给我们的诗词瑰宝,是一种文学熏陶 。下面是分享的经典幼儿早教古诗五首 。欢迎阅读参考!
1.经典幼儿早教古诗
望庐山瀑布
 李白〔唐代〕
 日照香炉生紫烟 , 遥看瀑布挂前川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赏析
 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 。“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 。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 。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 。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 。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 。“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 。“挂前川”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 。“挂”字化动为静,惟妙惟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 , 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 , 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一笔挥洒,字字铿锵有力 。“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 。
 诗人犹嫌未足 , 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真是想落天外 , 惊人魂魄 。“疑是”值得细味,诗人明明说得恍恍惚惚 , 而读者也明知不是,但是又都觉得只有这样写,才更为生动、逼真 , 其奥妙就在于诗人前面的描写中已经孕育了这一形象 。巍巍香炉峰藏在云烟雾霭之中,遥望瀑布就如从云端飞流直下,临空而落,这就自然地联想到像是一条银河从天而降 。可见,“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比喻,虽是奇特,但在诗中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在形象的刻画中自然地生发出来的 。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 , 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 。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 , 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 。“谪仙”就是李白 。《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
2.经典幼儿早教古诗
咏雪
 清代郑燮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 九十片 。
 千片万片无数片 , 飞入梅花都不见 。
 译文
 飘飞的雪花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 九十片 。
 成千上万数也数不清,飞入梅花丛中就消失不见 。
 赏析
 诗的前两句是虚写,后两句是实写,虚实相映融铸出了清新的意境 。前三句看似平平常常,在低谷徘徊,然而到了结尾的第四句,却以动静相宜的深邃意境 , 一下子将全诗从低谷推向奇峰 。
 全诗几乎都是用数字堆砌起来的,从一至十至千至万至无数,却丝毫没有累赘之嫌 , 读之使人宛如置身于广袤天地大雪纷飞之中,但见一剪寒梅傲立雪中,斗寒吐妍,雪花融入了梅花,人也融入了这雪花和梅花中了 。
3.经典幼儿早教古诗
春晓
 孟浩然〔唐代〕
 春眠不觉晓 , 处处闻啼鸟 。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赏析
 《春晓》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在鹿门山时所做,意境十分优美 。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描写和联想 , 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怜惜之情 。此诗没有采用直接叙写眼前春景的一般手法,而是通过“春晓”(春天早晨)自己一觉醒来后瞬间的听觉感受和联想,捕捉典型的春天气息,表达自己喜爱春天和怜惜春光的情感 。
 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因春宵梦酣,天已大亮了还不知道,一觉醒来,听到的是屋外处处鸟儿的欢鸣 。诗人惜墨如金,仅以一句“处处闻啼鸟”来表现充满活力的春晓景象 。但人们由此可以知道就是这些鸟儿的欢鸣把懒睡中的诗人唤醒,可以想见此时屋外已是一片明媚的春光,可以体味到诗人对春天的赞美 。
 正是这可爱的春晓景象,使诗人很自然地转入诗的第三、四句的联想:昨夜我在朦胧中曾听到一阵风雨声,现在庭院里盛开的花儿到底被摇落了多少呢?联系诗的前两句,夜里这一阵风雨不是疾风暴雨,而当是轻风细雨,它把诗人送入香甜的梦乡,把清晨清洗得更加明丽,并不可恨 。但是它毕竟要摇落春花,带走春光,因此一句“花落知多少”,又隐含着诗人对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怨以及无限遐想 。
 宋人叶绍翁《游园不值》诗中的“春色满园关不?。?恢?煨映銮嚼础? ,是古今传诵的名句 。其实,在写法上是与《春晓》有共同之处的 。叶诗是通过视觉形象,由伸出墙外的一枝红杏,把人引入墙内、让人想象墙内;孟诗则是通过听觉形象,由阵阵春声把人引出屋外、让人想象屋外 。只用淡淡的几笔,就写出了晴方好、雨亦奇的繁盛春意 。两诗都表明 , 那盎然的春意,自是阻挡不住的,你看,它不是冲破了围墙屋壁,展现在你的眼前、萦回在你的耳际了吗?
 施补华曰:“诗犹文也,忌直贵曲 。”(《岘佣说诗》)这首小诗仅仅四行二十个字,写来却曲屈通幽,回环波折 。首句破题,“春”字点明季节 , 写春眠的香甜 。“不觉”是朦朦胧胧不知不觉 。在这温暖的春夜中,诗人睡得真香,以至旭日临窗,才甜梦初醒 。流露出诗人爱春的喜悦心情 。次句写春景,春天早晨的鸟语 。“处处”是指四面八方 。鸟噪枝头,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闻啼鸟”即“闻鸟啼”,古诗为了押韵,词序作了适当的调整 。三句转为写回忆,诗人追忆昨晚的潇潇春雨 。末句又回到眼前 , 联想到春花被风吹雨打、落红遍地的景象,由喜春翻为惜春,诗人把爱春和惜春的情感寄托在对落花的叹息上 。爱极而惜,惜春即是爱春──那潇潇春雨也引起了诗人对花木的担忧 。时间的跳跃、阴晴的交替、感情的微妙变化,都很富有情趣,能给人带来无穷兴味 。
 《春晓》的语言平易浅近,自然天成,一点也看不出人工雕琢的痕迹 。而言浅意浓 , 景真情真,就像是从诗人心灵深处流出的一股泉水,晶莹透澈 , 灌注着诗人的生命 , 跳动着诗人的脉搏 。读之 , 如饮醇醪,不觉自醉 。诗人情与境会,觅得大自然的真趣,大自然的神髓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是最自然的诗篇,是天籁 。
4.经典幼儿早教古诗
赠汪伦
 李白〔唐代〕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译文
 李白乘舟将要远行离去,忽听岸上传来踏歌之声 。
 即使桃花潭水深至千尺 , 也比不上汪伦送我之情 。
 赏析
 此诗是李白于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游历桃花潭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留别诗 。诗前两句描绘李白乘舟欲行时,汪伦踏歌赶来送行的情景,朴素自然地表达出汪伦对李白那种朴实、真诚的情感;后两句先用“深千尺”赞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紧接“不及”两个字笔锋一转 , 用衬托的手法,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的千尺潭水,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汪伦对李白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想象丰富奇特,虽仅四句二十八字 , 却是李白诗中流传最广的佳作之一 。
 诗的两句描写的是送别的场面 。“李白乘舟将欲行”是说诗人就要乘船离开桃花潭了 。那种语言不假思索 , 顺口流出,表现出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潇洒神态 。“忽闻岸上踏歌声” , “忽闻”二字表明,汪伦的到来,确实是不期而至的 。人未到而声先闻 , 从那热情爽朗的歌声,李白就料到一定是汪伦赶来送行了 。这样的送别,侧面表现出李白和汪伦这两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的后半是抒情 。第三句遥接起句,进一步说明放船地点在桃花潭 。“深千尺”既描绘了潭的特点,又为结句预伏一笔 。
 桃花潭水是那样的深湛,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难忘汪伦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联系起来 。结句迸出“不及汪伦送我情” , 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 。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伦送李白的情谊更有多少深呢?耐人寻味 。清沈德潜很欣赏这一句,他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 。妙境只在一转换间 。”(《唐诗别裁》)显然 , 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采用比物手法,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 。
 中国诗的传统主张含蓄蕴藉 。宋代诗论家严羽提出作诗四忌:“语忌直,意忌浅 。脉忌露 , 味忌短 。”清人施补华也说诗“忌直贵曲” 。然而 , 李白《赠汪伦》的表现特点是:坦率,直露,缺少含蓄 。其“语直”,其“脉露” , 而“意”不浅,味更浓 。古人写诗,一般忌讳在诗中直呼姓名,以为无味 。而《赠汪伦》从诗人直呼自己的姓名开始,又以称呼对方的名字作结 , 反而显得真率,亲切而洒脱,很有情味 。
5.经典幼儿早教古诗
小池
 杨万里〔宋代〕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
 译文
 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映在水里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
 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就有一只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
 赏析
 此诗是一首描写初夏池塘美丽景色的、清新的小诗 。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 , 那样的富有情意 。宛如一幅花草虫鸟彩墨画 。画面之中,池、泉、流、荷和蜻蜓,落笔都小,却玲珑剔透,生机盎然 。
 第一句,紧扣题目写小池的源泉,一股涓涓细流的泉水 。泉水从洞口流出,没有一丝声响,当然是小之又小的 。流出的泉水形成一股细流,更是小而又小了 。这本来很寻常,然而作者却凭空加一“惜”字,说好像泉眼很爱惜这股细流,吝啬地舍不得多流一点儿 。于是这句诗就立刻飞动起来,变得有情有趣 , 富有人性 。
 第二句,写树阴在晴朗柔和的风光里,遮住水面 。这也是极平常之事,可诗人加一“爱”字,似乎用她的阴凉盖住小池 , 以免水分蒸发而干涸,这样就化无情为有情了 。而且,诗舍形取影,重点表现水面上的柔枝婆娑弄影 , 十分空灵 。
 三、四句写池中一株小荷以及荷上的蜻蜓 。小荷刚把她的含苞待放的嫩尖露出水面,显露出勃勃生机,可在这尖尖嫩角上却早有一只小小蜻蜓立在上面,它似乎要捷足先登 , 领略初夏风光 。小荷与蜻蜓,一个“才露”,一个“早有”,以新奇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一切,捕捉那稍纵即逝的景物 。
 诗题“小池”全篇都在“小”字上做文章 。诗词需有不同的题材与刚才,有的重大题材 , 须写出壮阔的境界、恢宏的气势;有的题材甚?。?仅是生活中一个细节,但却能写出幽情逸趣 。且此诗写的犹如一幅画 , 画面层次丰富:太阳、树木、小荷、小池,色彩艳丽,还有明亮的阳光、深绿的树荫、翠绿的小荷、鲜活的蜻蜓,清亮的泉水 。画面充满动感:飞舞的蜻蜓、影绰的池水 , 充满了诗情画意 。
唐诗幼儿早教15首最简单的古诗 #婴幼儿#导语学习唐诗宋词可以增强宝宝记忆力 。有心理学家指出,人的记忆力在儿童时期发展极快,到13岁达到高峰 。此后,主要是理解力的增强 。从小背诵有利于增强孩子的记忆力 。下面是分享的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古诗阅读 。欢迎阅读参考!
1.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古诗阅读
山行
 杜牧〔唐代〕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生处一作:深处)
 停车坐爱枫林晚 , 霜叶红于二月花 。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 。第一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由下而上,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 。“寒”字点明深深秋时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车游山 。
 “白云生处有人家” , 写云,写人家 。诗人的目光顺着这条山路一直向上望去,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处山石砌成的石屋石墙 。这里的“人家”照应了上句的“石径” , “石径”就是那几户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 。这样就把两种景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了 。白云仿佛从山岭中生出,飘浮缭绕,既可见山之高,又表现云之淡白与山之苍翠相映衬 , 点染出明快色调 。诗人用横云断岭的手法,让这片片白云遮住读者的视线 , 却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在那白云之上,云外有山,一定会有另一种景色 。
 对这些景物,诗人只是在作客观的描述 。虽然用了一个“寒”字,也只是为了逗出下文的“晚”字和“霜”字,并不表现诗人的感情倾向 。它毕竟还只是在为后面的描写蓄势——勾勒枫林所在的环境 。“停车坐爱枫林晚”便不同了 , 倾向性已经很鲜明,很强烈了 。那山路、白云、人家都没有使诗人动心,这枫林晚景却使得他惊喜之情难以抑制 。为了要停下来领略这山林风光,竟然顾不得驱车赶路 。前两句所写的景物已经很美 , 但诗人爱的却是枫林 。通过前后映衬 , 已经为描写枫林铺平垫稳,蓄势已足,于是水到渠成,引出了第四句,点明喜爱枫林的原因 。
 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是全诗的中心句 。前三句的描写都是在为这句铺垫和烘托 。诗人为什么用“红于”而不用“红如”?因为“红如”不过和春花一样,无非是装点自然美景而已;而“红于”则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 。
 这首小诗不只是即兴咏景,而且进而咏物言志,是诗人内在精神世界的表露,志趣的寄托,因而能给读者启迪和鼓舞 。
2.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古诗阅读
望庐山瀑布
 李白〔唐代〕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
 飞流直下三千尺 , 疑是银河落九天 。
 赏析
 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 , 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 。“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 。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 , 像座香炉 。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 。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 。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 。“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 。“挂前川”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 。“挂”字化动为静 , 惟妙惟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 , 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一笔挥洒,字字铿锵有力 。“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 , 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 , 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 。
 诗人犹嫌未足,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真是想落天外,惊人魂魄 。“疑是”值得细味,诗人明明说得恍恍惚惚,而读者也明知不是,但是又都觉得只有这样写,才更为生动、逼真,其奥妙就在于诗人前面的描写中已经孕育了这一形象 。巍巍香炉峰藏在云烟雾霭之中,遥望瀑布就如从云端飞流直下,临空而落,这就自然地联想到像是一条银河从天而降 。可见,“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比喻,虽是奇特,但在诗中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在形象的刻画中自然地生发出来的 。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 。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 。“谪仙”就是李白 。《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
3.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古诗阅读
夜宿山寺
 李白〔唐代〕
 危楼高百尺 , 手可摘星辰 。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写景的短诗 。诗的内容记录了李白夜游寺庙的有趣经历 。全诗没有一个生僻字,从头到尾用“夸张”的手法,形象而又逼真地写出了山寺之奇高,星夜之奇妙 。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这两句是写山寺之高 。第一句正面描绘寺楼的峻峭挺拔、高耸入云 。发端一个“危”字,倍显突兀醒目,与“高”字在同句中的巧妙组合,就确切、生动、形象地将山寺屹立山巅、雄视寰宇的非凡气势淋漓尽致地描摹了出来 。次句以极其夸张的技法来烘托山寺之高耸云霄 。字字将读者的审美视线引向星汉灿烂的夜空,非但没有“高处不胜寒”的感慨,反给人旷阔感,以星夜的美丽引起人们对高耸入云的“危楼”的向往 。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两句,“不敢”写出了作者夜临“危楼”时的心理状态,从诗人“不敢”与深“怕”的心理中,读者完全可以想象到“山寺”与“天上人”的相距之近,这样,山寺之高也就不言自明了 。
 诗人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描绘了山寺的高耸,给人以丰富的联想 。山上的这座楼好像有一百尺高,诗人站在楼顶就可以用手摘下天上的星星 。在这儿都不敢大声说话 , 唯恐惊动了天上的仙人 。
 此诗语言自然朴素 , 却形象逼真 。全诗无一生僻字,却字字惊人,堪称“平字见奇”的绝世佳作 。诗人借助大胆想象,渲染山寺之奇高,把山寺的高耸和夜晚的恐惧写的很逼真,从而将一座几乎不可想象的宏伟建筑展现在读者面前,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摘星辰、惊天人 , 这些仿佛是童稚的想法 , 被诗人信手拈来,用入诗中 , 让人顿感情趣盎然,有返璞归真之妙 。
 李白的诗风豪放雄?。?想象极其丰富 , 语言自然婉转 , 音律富于变化而又和谐统一 , 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此诗寥寥数笔 , 就酣畅淋漓地表现出了人在高处的愉悦、豪放、可爱、率直 。
4.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古诗阅读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唐代〕
 人间四月芳菲尽 , 山寺桃花始盛开 。
 长恨春归无觅处 , 不知转入此中来 。
 赏析
 该诗只有短短的四句 , 从内容到语言都似乎没有什么深奥、奇警的地方 , 只不过是把“山高地深 , 时节绝晚”、“与平地聚落不同”的景物节候,做了一番纪述和描写 。但细读之,就会发现这首平淡自然的小诗,却写得意境深邃,富于情趣 。
 诗的开首“人间四月芳菲?。?剿绿一ㄊ际⒖?绷骄? ,是写诗人登山时已届孟夏,正属大地春归 , 芳菲落尽的时候了 。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片始盛的桃花 。从紧跟后面的“长恨春归无觅处”一句可以得知,诗人在登临之前,就曾为春光的匆匆不驻而遗憾,而恼怒,而失望 。因此当这始所未料的一片春景冲入眼帘时,该是使人感到多么的惊异和欣喜 。诗中第一句的“芳菲尽”,与第二句的“始盛开”,是在对比中遥相呼应的 。它们字面上是纪事写景,实际上也是在写感情和思绪上的跳跃——由一种愁绪满怀的叹逝之情,突变到惊异、欣喜,以至心花怒放 。而且在首句开头,诗人着意用了“人间”二字,这意味着这一奇遇、这一胜景,给诗人带来一种特殊的感受,即仿佛从人间的现实世界,突然步入到一个什么仙境,置身于非人间的另一世界 。
 正是在这一感受的触发下,诗人想象的翅膀飞腾起来了 。“长恨春归无觅处 , 不知转入此中来 。”诗人想到,自己曾因为惜春、恋春,以至遗憾春去的无情,但谁知却是错怪了春,原来春并未归去 , 只不过像小孩子跟人捉迷藏一样 , 偷偷地躲到这块地方来罢了 。
 这首诗中 , 既用桃花代替抽象的春光 , 把春光写得具体可感,形象美丽;而且还把春光拟人化,把春光写得仿佛真是有脚似的,可以转来躲去 。不,岂只是有脚而已,看它简直还具有顽皮惹人的性格呢 。在这首短诗中,自然界的春光被描写得是如此的生动具体,天真可爱,活灵活现,如果没有对春的无限留恋、热爱,没有诗人的一片童心,是写不出来的 。这首小诗的佳处,正在立意新颖,构思灵巧 , 而戏语雅趣 , 又复启人神思,惹人喜爱,可谓唐人绝句小诗中的又一珍品 。
 诗人写这首小诗时,是在江州司马的任上 。唐贞元年间进士出身的白居易,曾授秘书省校书郎 , 再官至左拾遗,可谓春风得意 。谁知几年京官生涯中,因其直谏不讳,冒犯了权贵,受朝廷排斥,被贬为江州司马 。身为江州司马的白居易,在琵琶行一诗中,曾面对琵琶女产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沧桑感慨 。这种沧桑的感慨,也许自然地融入这首小诗的意境,使《大林寺桃花》纪游诗,蒙上了逆旅沧桑的隐喻色彩 。
5.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古诗阅读
枫桥夜泊
 张继〔唐代〕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
 赏析
 唐朝安史之乱后,张继途经寒山寺时写下这首羁旅诗 。此诗精确而细腻地描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 , 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色 。此外,这首诗也将作者羁旅之思,家国之忧 , 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顾虑充分地表现出来,是写愁的代表作 。全诗句句形象鲜明,可感可画,句与句之间逻辑关系又非常清晰合理,内容晓畅易解 。
 这首七绝以一“愁”字统起 。前二句意象密集:落月、啼乌、满天霜、江枫、渔火、不眠人,造成一种意韵浓郁的审美情境 。后两句意象疏宕:城、寺、船、钟声,是一种空灵旷远的意境 。江畔秋夜渔火点点 , 羁旅客子卧闻静夜钟声 。所有景物的挑选都独具慧眼:一静一动、一明一暗、江边岸上,景物的搭配与人物的心情达到了高度的默契与交融,共同形成了这个成为后世典范的艺术境界 。
 全诗抓住一个“愁”字展开 。如果说“月落乌啼霜满天”多少透示着凄清悲凉,那么“江枫渔火”难道不给诗人一点光明与温暖吗?然而 , “对愁眠”却凸现在人们面前 。旅途的孤独、寂寞,牵起诗人的满怀愁绪,更遇上残月衔山、乌鸦悲啼 , 满目寒霜洒遍江天,一个迷茫、凄清、寂寥的背景已经形成,奠定了全诗以“愁”为中心的基调 。人在逆境中(从诗的字里行间可以品味出来),最忌的是景物伤怀,诗人泊船于枫桥之下 , 本来心情就已凄恻,却偏逢残月 。外出旅游者(也许作者不是旅游家)往往会对家人无限牵挂,可谓归心似箭,盼望与家人团圆,然而,他却客舟孤苦、愁怀难遣 。残月也许已给诗人一丝莫名的预示,更兼乌鸦悲鸣的不祥之兆!(听到乌鸦啼叫 , 人们都会将其与不详联系)满天的飞霜又怎能不令诗人一阵阵心寒?
 “江枫渔火对愁眠” 。经霜后鲜红似火的枫叶与渔船上星星点点的灯火,在霜天夜晚呈现出一种朦胧美,给这幅秋江月夜图平添几分悦目赏心的风姿,绘景已达到美得无瑕的境界!然而,作者着力渲染秋江月夜的美景时,笔束一顿便绘出一个“愁”字来 。作者为什么愁?有几多愁?景愈美则情(愁)愈烈 。诗人面对美景,却没有半点的欢乐,愁得辗转反侧,这是为什么?我们回顾前文“月落”、“乌啼”、“霜满天”,俗话说天黑怕鬼,诗人心中的“鬼”是什么?是他的仕途得失、宦海沉?。炕故羌沂滤骰场⑶着罄肷ⅲ渴?忻凰?,不得而知 。但诗人无心欣赏夜景、孤独难眠,我们不难想象他心中之愁 。郁结难抒 , 确实不是言语说得清的 。从他害怕乌啼,我们可以觉察他心中一定有什么事(或人)令他担心,以至乌鸦的啼叫声也令他心烦意乱 。霜,是诗人描绘的这幅秋江月夜图的组成部分 。玉屑般的飞霜给人一种素雅高洁的美感 , 然而和“乌啼”“愁眠”联系起来理解,这霜就有点“不妙”了 。既然诗人听到乌啼已感意乱,那么飞霜岂不是令他心寒吗?意乱心烦自是他“愁眠”之因了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夜,静得可怕,静得令人难以入睡 。
 诗的前幅布景密度很大,十四个字写了六种景象 , 后幅却特别疏朗,两句诗只写了一件事:卧闻山寺夜钟 。这是因为,诗人在枫桥夜泊中所得到的最鲜明深刻、诗意美的感觉印象,就是这寒山寺的夜半钟声 。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固然已从各方面显示出枫桥夜泊的特征 , 但还不足以尽传它的神韵 。在暗夜中,人的听觉升居为对外界事物景象感受的首位 。而静夜钟声,给予人的印象又特别强烈 。这样,“夜半钟声”就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 , 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永和清寥,而诗人卧听疏钟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
 《枫桥夜泊》是一首情与景交织在一起的古诗,全诗除了“对愁眠”外,其余都是刻意绘景 。它不是直抒胸臆,而是通过描绘秋江月夜的美景,间接而自然地把诗人旅途寂寞的郁结愁思寄托于景物而抒发出来 。欲抒情 , 先绘景,情随景发,是这首古诗显著的艺术特点 。由此可见 , 在借景抒情的古诗中,作者的情感是通过所描绘的景物来抒发的 。在教学这类古诗时,我们既要欣赏作者描绘的景物,更重要的是理解他凭借景物巧妙抒情的技巧,这样才能真正地读懂了古诗 。
关于唐诗幼儿早教15首最简单的古诗如下:
静夜思李白〔唐代〕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 低头思故乡 。译文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白霜 。我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
赏析这首诗写的是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 。诗的前两句,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 。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 。
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 。“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 。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 , 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
诗的后两句,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 。“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 , 表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 。
于是自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 。“低头”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 。而“思”字又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 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无不在思念之中 。一个“思”字所包涵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 。
明人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 , 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 。”(《诗薮·内编》卷六)王世懋认为:“(绝句)盛唐惟青莲(李白)、龙标(王昌龄)二家诣极 。李更自然,故居王上 。”
(《艺圃撷馀》)怎样才算“自然” , 才是“无意于工而无不工”呢?这首《静夜思》就是个样榜 。所以胡氏特地把它提出来,说是“妙绝古今” 。
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 , 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 , 耐人寻味,千百年来,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 。
一个作客他乡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吧:白天倒还罢了 , 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月明之夜 , 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
月白霜清,是清秋夜景;以霜色形容月光,也是古典诗歌中所经常看到的 。例如梁简文帝萧纲《玄圃纳凉》诗中就有“夜月似秋霜”之句;
而稍早于李白的唐代诗人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 , 用“空里流霜不觉飞”来写空明澄澈的月光,给人以立体感,尤见构思之妙 。可是这些都是作为一种修辞的手段而在诗中出现的 。
这诗的“疑是地上霜” , 是叙述,而非摹形拟象的状物之辞,是诗人在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呢?不难想象,这两句所描写的是客中深夜不能成眠、短梦初回的情景 。
这时庭院是寂寥的 , 透过窗户的皎洁月光射到床前,带来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 。诗人朦胧地乍一望去 , 在迷离恍惚的心情中,真好象是地上铺了一层白皑皑的浓霜;可是再定神一看,四周围的环境告诉他,这不是霜痕而是月色 。
月色不免吸引着他抬头一看,一轮娟娟素魄正挂在窗前,秋夜的太空是如此的明净!这时 , 他完全清醒了 。
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 。对孤身远客来说,最容易触动旅思秋怀,使人感到客况萧条,年华易逝 。凝望着月亮,也最容易使人产生遐想,想到故乡的一切,想到家里的亲人 。想着,想着,头渐渐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于沉思之中 。
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 。
短短四句诗,写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 。它的内容是单纯的,但同时却又是丰富的 。它是容易理解的,却又是体味不尽的 。诗人所没有说的比他已经说出来的要多得多 。
它的构思是细致而深曲的,但却又是脱口吟成、浑然无迹的 。从这里 , 读者不难领会到李白绝句的“自然”、“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妙境 。
相思王维〔唐代〕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译文红豆生长在阳光明媚的南方,每逢春天不知长多少新枝 。希望思念的人儿多多采摘,因为它最能寄托相思之情 。
这是借咏物而寄相思的诗 , 是眷怀友人之作 。起句因物起兴,语虽单纯,却富于想象;接着以设问寄语,意味深长地寄托情思
第三句暗示珍重友谊,表面似乎嘱人相思,背面却深寓自身相思之重;最后一语双关,既切中题意,又关合情思,妙笔生花,婉曲动人 。全诗情调健美高雅 , 怀思饱满奔放,语言朴素无华 , 韵律和谐柔美 。可谓绝句的上乘佳品 。
红豆,生于南国,其果鲜红浑圆 , 外表晶莹剔透,因为常被南方人作为服饰装饰物 。红豆与相思联系在一起,则是来源于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
传说,古代一位女子 , 因为丈夫战死边疆,思念亡夫太甚哭死在了树下 , 此后化为了红豆,在春天的时候生长发芽 。
从此以后 , 红豆被人们称为了相思子,也在文学中引用为相思之意 。而“相思”不限于男女情爱范围 , 朋友之间也有相思的,如苏李诗“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即著例 。此诗题一作《江上赠李龟年》,可见诗中抒写的是眷念朋友的情绪 。
“南国”(南方)既是红豆产地,又是朋友所在之地 。首句以“红豆生南国”起兴,暗示后文的相思之情 。语极单纯,而又富于形象 。次句“春来发几枝”轻声一问,承得自然,寄语设问的口吻显得分外亲切 。
然而单问红豆春来发几枝,是意味深长的,这是选择富于情味的事物来寄托情思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杂诗》)对于梅树的记忆,反映出了客子深厚的乡情 。
同样,这里的红豆是赤诚友爱的一种象征 。这样写来,便觉语近情遥,令人神远 。第三句紧接着寄意对方“多采撷”红豆,仍是言在此而意在彼 。以采撷植物
来寄托怀思的情绪 , 是古典诗歌中常见手法,如汉代古诗:“涉江采芙蓉 , 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即著例 。
“愿君多采撷”似乎是说:“看见红豆 , 想起我的一切吧 。”暗示远方的友人珍重友谊,语言恳挚动人 。这里只用相思嘱人 , 而自己的相思则见于言外 。
用这种方式透露情怀,婉曲动人,语意高妙 。宋人编《万首唐人绝句》,此句“多”字作“休” 。用“休”字反衬离情之苦,因相思转怕相思 , 当然也是某种境况下的人情状态 。用“多”字则表现了一种热情饱满、一往情深的健美情调 。此诗情高意真而不伤纤巧,与“多”字关系甚大,故“多”字比“休”字更好 。
最后一句“此物最相思”只因红豆是最能表达相思之物 。中国人常说,睹物思人 。这“物”可能是他吃过的、穿过的,也可能是他看过的、听过的;
可能是他喜欢的,也可能是他厌恶的 。只要是与他有关系的,哪怕只有一丝关联,都能激起思念者敏感的神经 。
诗人所希望的,是友人每每看见这最能代表相思之意的红豆,就能想起正在相思的“我”、正在思念“你”的“我” 。从诗人对朋友的深切叮咛中 , 我们看到了诗人自己深重的相思之意 。
正是诗人对朋友的满心思念,才使他希望朋友亦如此 。用这种方式表露情怀 , 语意高妙,深挚动人 。
全诗洋溢着少年的热情,青春的气息 , 满腹情思始终未曾直接表白,句句话儿不离红豆,而又“超以象外,得其圜中”,把相思之情表达得入木三分 。
【经典幼儿早教古诗】
它“一气呵成 , 亦须一气读下”,极为明快,却又委婉含蓄 。在生活中,最情深的话往往朴素无华,自然入妙 。王维很善于提炼这种素朴而典型的语言来表达深厚的思想感情 。所以此诗语浅情深,当时就成为流行名歌是毫不奇怪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