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论文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随着人们文化素质的不断提升,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 。家庭教育的水平对学前儿童的成长和发育有着很大影响,目前家庭教育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 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改变,趋利避害,采用有效的对策解决 。本文主要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进行具体分析 。
关键词: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
学前儿童教育是社会与家长普遍的关注点,学前教育的水平关系着孩子的成长与未来的发展,特别是家庭教育的影响极为重要 。良好的家庭教育会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 有利于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利于提升孩子的综合素质;反之,不好的家庭教育也影响着孩子人格与身心发展 , 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消极影响,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因此,对学前儿童进行正确的、科学的家庭教育,使之健康成长是现阶段家庭教育应保持高度重视的热点问题,不容忽视 。
一、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简述
家庭是儿童生命的摇篮,是人出生后的第一个教育场所,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 。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 , 即启蒙之师 。所以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最具有早期性 。学前儿童时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早期教育阶段,是人的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 。一般儿童在五岁以前是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也是进行早期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如果家长在这个时期所实施的家庭教育良好,对孩子早期智力发展具有重大促进作用 。同时对孩子的生活习惯、道德品行、谈吐举止等方面,其潜移默化的作用相当大,会伴随着儿童发展的一生 。
二、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1.家庭教育方式不恰当 。目前,很多家庭的教育方式不恰当,不利于儿童的发育与成长 。通常错误的教育方式主要有溺爱式、放任不管式、暴力式、过分物质奖励式等 。在这些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下,有的孩子被宠成了小皇帝,小公主,个性骄纵 。有的家长对孩子及其不负责任,不管不问,孩子发育过程中,没有扬长避短,出现种种问题 。还有的家长对孩子实行专制管制 , 孩子对家长唯命是从 , 没有主见 。再有及时利用物质刺激 , 久而久之,孩子逐渐养成贪婪无理的个性 。不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直接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
2.家长对孩子的培养观念不恰当 。很多家庭非常注重对孩子的培养,但是没有树立正确的培养观念,不注重从孩子实际出发,缺乏有针对性的培养方式 。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孩子,以自己的期望培养孩子,甚至出现攀比心理 。这样不但没有尊重孩子的发展个性,忽视了孩子应该有的生活特性,甚至扼杀了孩子的潜能与优势 。
3.家庭教育引导方向不正确 。儿童的价值取向,行为举解析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广西南丹县幼儿园/杨志萍止多半是在家长的影响下或者是引导下形成的 。很大一部分家长不注意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在孩子面前往往做出一些错误事情,或者赞扬某种不良行为 , 孩子对此没有分辨 , 因此形成错误认识,进行效仿与学习 。久而久之,形成了错误的价值观或者出现错误的言行 。
三、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的解决对策
1.采用健康的家庭教育方式 。要想对儿童做好家庭教育,就要采用健康的家庭教育方式,关注孩子身心发展特点的'实际需要,有重点有目的的进行教育 。健康的家教方式有很多种,其中树立榜样、环境熏陶、说服教育、实际锻炼、表扬奖励、批评惩罚、指导安排生活秩序、鼓励孩子接触社会等等都是良好的家庭教育方式 。要根据儿童的特性,有针对性的选择适合的家庭教育方式,才能够真正发挥出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 。
2.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 以儿童身体健康为基础 , 从孩子实际出发,长远考虑,重视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 。同时,要尊重孩子 , 理解孩子 , 注重孩子的真实想法 , 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促进与孩子沟通与交流 。注重孩子能力与素质的培养 。
3.以身作则 , 为孩子做好榜样 。孔子所说:“其身正 ,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因此,每个家长都要注意做到以身作则,给孩子做出好的榜样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父母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好孩子的榜样,因为对于孩子来说,榜样是最好的激励 。家庭教育又不像学校教育那么系统和规范,家长的思想行为有意无意中都会影响到孩子,身为家长必须随时随地检查自己的言行,端正自己的思想,用自己的行为规范教育孩子 。使其积极、乐观、健康发展 。
4.加强引导,减少训斥 。学前儿童更需要尊重,其实家长越是尊重孩子 , 孩子就会越自尊,越会注意修正自己的言行,从而能够更加赢得别人的尊重 。但要注意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对于孩子的坏品行、坏习惯等 , 父母不必委婉,但也不可以采用训斥的方式,而是要平等而又严肃地与他谈话,指出其危害性,要求其改正,并订出一些惩罚措施 。平时注意正确引导,开诚布公的进行沟通,使孩子理解哪些事是该做的,哪些事情是不应该做的,怎么做是正确的 。劈头盖脸的斥责并不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还会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 。要积极引导,与孩子之间建立和谐的沟通关系 , 更有助于儿童身心发展 。综上所述,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定要解决家庭教育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从儿童实成长实际出发,保证家庭教育的科学、合理,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
参考文献:
[1]郭红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学报,2012,04:8-9.
关于家庭教育的论文幼儿园隔代教育论文篇三:《幼儿隔代教育的问题及建议》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压力的不断加重,年轻的父母无暇照顾子女,在这种背景下隔代教育再度兴起 。然而隔代教育在发挥老人余热、减轻年轻人压力的同时阻碍了幼儿的健康发展,甚至由于孩子的教育而激化家庭矛盾 。所以幼儿隔代教育问题的突出性与严峻程度,国家、政府工作人员及家庭父母应该着重关注 。本文分析了隔代教育的产生原因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为促进幼儿健康发展提供思路 。
 关键词:幼儿 隔代教育 建议
 1 我国隔代教育现状
 1.1 隔代教育的内涵
 ?隔代教育? , 所指的是祖辈家长对孙辈的教育,或孩子的教育大部分由祖辈来承受,我们又称其为?祖辈教育?,这种形态是相对于传统的父母教育而存在的 。我们知道,现在社会竞争的激烈,年轻家长为了生存,迫于生计而外出打工,也有白领上班族因工作繁忙 , 亦或是因离婚而把孩子的生活、教育等抚养责任推卸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祖父辈人们的身上 。老人为了给年轻儿女减轻生活负担 , 自然而然承担起照顾孩子的生活教育的重担,成为隔代教育 。
 1.2 隔代教育再度兴起的原因
 在现在社会里,隔代教育的再度蓬勃兴起,这不是一个偶然现象,它是有多种方面促成的,一方面,在现代化进程中 , 隔代教育与社会深刻的变革是分不开的 。另一方面,中西思想的碰撞,观念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教育方式 。隔代教育再度兴起的具体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
 1.2.1 自古以来的家庭伦理观念
 在古代社会,宗法制一直是重要的制度,围绕宗法制而形成血缘关系,形成根深蒂固的家庭伦理思想,在这种历史教育渊源下,很多祖辈自觉主动承担起隔代教育孙辈的重担 。
 1.2.2 独生子女为人父母的促进
 在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下,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独生子女可以说集宠爱于一身 , 生活自理能力相对较弱 。现在为人父母 , 在抚养子女方面缺乏经验 , 不得不向父母寻求帮助,所以祖辈面对这一事实,都会尽其所能帮子女照顾孙辈 , 成为隔代教育队伍中的一员 。
 1.2.3 年轻父母生活压力的需求
 现在社会生活的快节奏,人才竞争激烈,所以年轻父母不仅要面对工作压力,还要面对孩子的教育压力,种种压力使他们心力憔悴,精神不足,许多父母为了生存和更好的生活,选择祖辈照顾子女,让他们承担起孩子的教育重担 。
 1.2.4 城镇化进程推动隔代教育
 社会转型时期,失业人员加剧,生活水平和社会保障低,同时农村人员外出打工 , 使老人孩子成为留守部落的成员,所以祖辈成为孙辈生活的港湾,继而隔代教育家庭越来越多 。
 1.2.5 祖辈的余热和隔代教育性价优势
 祖辈抚养教育幼儿经验足,时间精力充沛,很有耐心教育幼儿,祖辈老人本能地对幼儿产生关爱之心,喜欢与幼儿生活 。同时隔代教育与校外辅导机构相比具有物美价廉的优势,为年轻父母节约了成本,是现在父母最合适、理想的选择 。
 2 隔代教育中的问题
 2.1 过分溺爱导致幼儿自私任性
 现在独生子女的家庭很多,孩子相对少,所以祖辈对隔代孙辈非常迁就,溺爱 , 害怕孩子受到伤害,怕子女责怪 。于是老人们凡事都顺着孩子心意,把孩子放在家里最高地位 , 孩子有不正确的行为也不及时制止,面对孩子不合理的要求也尽量满足,逐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形成任性的性格 , 儿童一直习惯别人的照顾,所以就养成他们根本不会关心照顾他人的意识和概念 。只要有事情不依从他们,就会大发脾气 。这时,自私、任性等不好个性就逐渐浮现,使孩子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使孩子迷失方向,不利于孩子走向社会,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
 2.2 过度保护导致幼儿娇气不自信
 在隔代教育家庭中,祖辈对孩子的生活全方位包办,吃喝拉撒全部代替,使孩子生活独立性相当弱,依赖性强,孩子一旦离开家长就什么也不会,隔代家长的过多保护,严重扼杀孩子的自主能力的发展、自信心的增强、责任感的培养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增强,很容易使幼儿变得娇气 。祖辈家长全方位的包办只是一时的,孩子未来的路还有很长很长,他们不会跟着孩子一生、一辈子 , 不可能包办孩子的未来一切 。所以隔代家长的过度保护不利于幼儿独立性和自信心的发展,在幼儿以后进入社会 , 会给他们造成心理阴影 。
 2.3 旧式思想阻碍幼儿接触新事物
 隔代家长与幼儿年龄跨度大,很容易产生代沟,隔代家长的思想观念相对于当今时代思想的观念存在差异 。由于隔代家长和幼儿所处的时代不同,经济、政治、文化熏陶不同,人们面对的压力和难题也不一样,所以隔代家长对幼儿教育观念与现代教育理念存在差异 。同时现在社会变化快,新事物不断涌现,隔代家长对新事物接受和学习能力差 , 不能及时教育幼儿,这样使得幼儿接受新事物的机会少,容易扼杀幼儿对新事物的好奇心,这种旧式思想严重阻碍幼儿接触新事物,影响幼儿个性的形成与发展 , 不利于幼儿适应社会的新变化,跟随社会发展的脚步 。
 2.4 教育方法落后不利于幼儿学习
 现代科学技术的兴起与发展,电脑的普及,使电脑技术知识的学习成为必要 。但是隔代家长受传统思想的束缚,接受新事物速度慢 , 很难对幼儿进行教育 。他们只是希望孩子能够按部就班,乖巧、听话、稳重、不莽撞,他们善于运用传统方法而不是科学的方式教导孩子 , 扼杀了孩子追求新事物的好奇心,不利于幼儿的学习,不利于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 , 继而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全面发展 。
 3 解决对策及建议
 3.1 理智教育孩子,形成父辈为主祖辈为辅的教育模式
 隔代教育不能代替父母教育 ,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重要的老师,所以父母教育是无法替代的 , 而隔代教育只是一种补充,而不是全部 。所以父母和祖辈要定好自己的任务,形成以父辈为主以祖辈为辅的教育模式 。抚养教育幼儿是年轻父母不可推卸的责任,千万不要放弃自己的职责,不要把抚养孩子的责任推给老人 , 颠倒主次关系 。无论多么忙,只要你重视,时间一定会挤出来的 。晚上和孩子一起聊聊天,给孩子讲故事,让孩子在故事中了解应具备的知识,与此同时,父母还要倾听孩子的故事 , 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从他们的故事中分析孩子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纠正 。
 3.2 避免过度保护,将祖辈经验与父辈知识相结合
 不管是隔代教育还是父母教育,我们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地成长 , 这是天下父母所共同期待的,所以抚养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任务 , 父母及隔代家长都要注意方法 , 学会把祖辈经验和父辈知识相结合,规范孩子的行为习惯 。所以现在年轻的父母,学会加强自己责任意识 。学习家庭教育知识,进行家庭教育观念的改变,应尽可能亲自加强孩子各方面的教育与素质教养 , 对于在外打工的父母,一定经常通过打电话、视频的方法,了解孩子的学习和身体情况 , 学会与孩子进行思想交流,让他们了解到你们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降低他们的孤独感 。同时在与孩子的交流过程中,根据他们出现的问题,积极妥善寻找方法解决,督促孩子向好的方向发展 。
 祖辈不应只局限于过去自身的经验,学会与时俱进,逐渐转变教育观念 。特别是有条件的家庭,祖辈家长要不断学习教育儿童的新技术、新策略和新方法,严格要求孩子 , 不能一味满足孩子不合理的要求,不是为孩子包办一切,挫折教育有时也是必需的,从而提高对孩子的教育水平和效果 。
 3.3 思想与时俱进,全方位沟通教育孩子
 除了父母和祖父母,幼儿园和学校也是孩子教育的重要一方,也应了解隔代教育存在的现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 , 加强父母、学校和社会的交流沟通与合作 。对于幼儿园来说 , 整体幼儿园作为孩子起步的重要一步,应该高度重视隔代教育,要针对性采取措施,有意识地举行这方面的活动,降低隔代教育带来的弊端 。对于教师来说,应对隔代教育的孩子着重教育,加强孩子的交往能力,增强孩子的独立性,促进隔代教育的孩子与其他孩子一样,健康全面发展 。
 3.4 转变教育方法,促进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祖辈学会与时俱进,逐渐转变教育观念 。同时不断学习教育儿童的新技术、新策略和新方法,运用科学的方式教导孩子,保护孩子追求新事物的好奇心,合理运用计算机,为幼儿提供必要的技术知识,让他们能跟随时代的脚步 , 与社会接轨,促进孩子的全面、全方位的发展 。
 3.5 增加再就业,减轻家长负担
 社会转型时期 , 失业人员加剧,父母抚养子女的压力极其重大,同时抚养子女的费用花销也极其多,所以在这种环境下,孩子的生长受很大的影响 。国家为了保护青少年的健康发展,为国家培养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接班人和继承人,需要为失业人员提供再就业的机会,增加培训班 , 提高失业人员的素质和职业技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争取再次找到工作,为家庭、为子女提供经济支持,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教育环境 , 使得幼儿健康成长,使国家充满朝气 。
 3.6 深化改革,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
 现在许多农村父母为了生存和更好的生活,而不得不背井离乡 , 到大城市打工,父母就面临是否带子女进城打工问题 。父母将子女带入城市,子女又面临接受教育这一难题 。所以国家应该继续深化,制定关于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的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给予他们物质保证和精神支持 , 这样才会提高打工人员的信心,增加动力,也能保证幼儿的教育,提高他们的教育水平,降低隔代教育带来的弊端 。
 总而言之 , 无论是父母教育还是隔代教育,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健康发展,当然,隔代教育在现阶段具有不可避免性 , 由它也必然引发很多相关问题 。隔代教育也是有利的方面,我们一定要扬长避短,更好地教育孩子 , 让孩子得到良好的发展 。
 参考文献
 [1] 傅晨.试论隔代教育对幼儿个性养成的影响[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
 [2] 顾天竹.农村劳动力流失背景下?隔代教育?问题的思考[J].华章,2013.
 [3] 特邀主持人钟禾畔特约撰稿人颜琳.?独二代?隔代教育的利弊和对策[N].杭州日报,2011.
 [4] 王军锋.浅谈亲子教育和隔代教育对幼儿个性心理发展的影响[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
猜你喜欢:
1. 浅谈隔代教育的论文
2. 浅谈隔代教育的相关论文
3. 浅谈隔代教育论文
4. 关于隔代教育结业论文
5. 关于隔代教育的论文
家庭教育是由父母对子女施加的教育和影响 。关于家庭教育的论文有哪些?本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家庭教育的论文 , 欢迎阅读!
关于家庭教育的论文篇一: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互补
 家庭教育指的是在一个家庭中,家长在日常的生活中给予孩子的教育和教导,也包括家长日常生活的个人习性等方面对孩子的影响 。也就是说家庭教育是家长有意识的通过自身的语言和动作给学生进行的教导和示范 。家庭教育是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 因而,在进行幼儿教育时,需要家庭教育这一基本的前提和基础 , 从而促进幼儿教育的顺利开展 。现在很多家长、老师甚至孩子本身都存在类似这样的家庭教育方面的疑问 , 都希望能找到最合适的学习教材和教育方法 , 培养好孩子的学习生活习惯 , 让孩子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健康快乐地成长,从而达到提高孩子综合素质的目的 。然而,孩子终归是孩子,就好像一棵小树苗,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培育就很容易东歪西倒、难以成材 , 凡是小孩身上总有些性格和行为上的缺点、偶尔犯一些小错误,的确会对他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其实有利于教育孩子的方法有很多,你需要仔细考虑和选择恰当的方法和教材、建议也可选择观看适合自己的家教视频节目 , 这样综合起来才能对症下药、行之有效 。
 一、做好家庭教育对幼儿教育的基础作用
 家庭教育是集体教育、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三大教育体系中,家庭教育又是一个别的教育体系无法代替的部分 。因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们生存的第一个环境 。在这个环境里 , 孩子睁开眼睛看到的第一个亲人就是自己的父母 。父母提供给孩子最基本的生命与生存保障,因而孩子把第一个信赖呈给了父母,也就是把自己的人生交给了父母 。幼儿社会性教育中药体现人文关怀,关键在于教育者要真正理解社会行为的内涵,即从幼儿的情意出发 , 将关心、同情、平等、尊重、公正、差异等人文观念纳入到教育者行为模式中,使幼儿受到人文熏陶、感染,从而养成人文关怀的胸襟 。杜威说?儿童世界的主要特征不是什么与外界事物相符合合格意义上的真理 , 而是刚请于同情 。?这就是说,儿童本来是富有同情与关怀之心的 , 问题是在教育中不要把它丢弃掉 。因而,重视家庭教育对幼儿教育的基础作用,在日常的家庭教育中,家长要用自己得体的言行来感染幼儿,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习得基本的品格 。
 二、在幼儿教育实施过程中,家庭教育要做好延伸的作用
 可以说,家庭教育除了对幼儿教育有做准备的作用外,还有对幼儿教育进行延伸的作用,它主要体现在一下四点:①智能开发 。家长们都希望培育一个聪明的孩子,自然会重视对幼儿的智能开发,主要包括对3-6岁幼儿进行语言、思维、记忆、想象、创造力、动作技能的培养与开发等等 。②健康教育 。家长们都希望培育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自然不会忽视对幼儿的健康教育,主要包括对3-6岁幼儿进行营养饮食、环保衣物、游戏健身、规律作息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等 。③品德教育 。家长们都希望培育一个品德高尚的孩子,自然要重视对幼儿的品德培养,主要包括对3-6岁幼儿进行学习品质、社交礼仪、公共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等等 。④艺术培育 。家长们都希望培育一个才艺超群的孩子,自然要重视对孩子的艺术培训,主要包括对3-6岁幼儿进行音乐、绘画、舞蹈、手工、器乐、棋艺等艺术才能的培养等等 。当然要根据孩子的天资禀赋与兴趣爱好来帮助孩子选择合适的艺术特长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对孩子的茁壮成长意义深远 。
 三、做好家庭教育对幼儿教育的补充作用
 家庭教育有许多是孩子在幼儿园无法学到的东西 , 因而,在这一点上,家庭教育是对幼儿教育起到一定的补充的作用 。那么家庭教育该如何做好补充作用呢?
 1.做好对幼儿品格的培养
 家庭教育是有意识的行动,但有的时候,人的本能恶性行为往往会不自觉的暴露和体现,而这往往会对孩子的三观有着一定的影响 。因而,家庭教育在这种时候要注重将好的一面展现给幼儿 , 把那些不好的方面隐藏起来,例如家长之间的争吵等都不应当当着孩子的面展现出来,而这这说明了一个和谐友好的家庭氛围的重要性 。
 2.培养幼儿基本的生活技能
 生活技能在幼儿教育里往往是有所欠缺的,而家庭教育可以满足这一点 。例如,在日常的生活中,培养学生基本的生活习性,比如早起早睡、刷牙洗脸、盛饭时吃多少打多少等,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作息,为幼儿教育做好补充 , 以便幼儿教育的顺利进行 。
 四、总结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句话是没有错误的,一个家庭教育环境的好坏 , 会直接影响到一个孩子正常三观的形成 。因而 , 在做好幼儿教育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掉家庭教育对孩子习性的影响,从而在日常的教育中,做好两者的互补作用 。
 作者:肖玉英 单位:赣州市南康区幼儿园
 参考文献:
 [1]穆彦青.家庭教育该如何与幼儿园教育实现互补[J].当代学前教育 , 2010(3):37-40
 [2]孙太英.浅谈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互补[J].新课程:下旬 , 2013(11):21-21
关于家庭教育的论文篇二:家庭教育发展策略
 孩子是家庭的纽带,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一位当父母的美好愿望 。然而 , 事与愿违 , 许多家庭由于父母教育方法不当,导致孩子养成了错误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两代人之间相互埋怨,甚至家庭破裂,造成社会不安定的因素 。由此看来,孩子的教育显得非常重要,它不仅关系着家庭的和睦幸福,而且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兴衰 。根据笔者多年的观察、了解和实际经验,总结了以下几点建议,和大家探讨 。
 一、父母必须言行一致,让孩子从小变得诚实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论文】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深深地影响着孩子 。因此,父母一定要言行一致 , 说到做到 。比如,答应给孩子买的东西一定要买,而且要按时买、及时买 。做不到的事千万不要答应 , 否则,就会在孩子面前失去威信,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认为你说假话、骗人,不听你的话 。父母不仅要经常给孩子讲《狼来了》的故事,让孩子明白说谎的危害,从而不说谎;还要向古时候的曾子学习:曾子的妻子要去赶场,孩子吵着要跟着去,妻子为了哄孩子,就谎说回来杀猪给孩子吃,孩子一听很高兴,就不吵着要去了 。妻子赶场回来 , 看到曾子正在杀猪,连忙制止,说杀猪是哄小孩的,你怎么认真呢?可曾子却认为不能欺哄孩子,说了就应该做到 。做父母的说话算话,孩子就会是一个讲诚信的人 。
 二、父母要给孩子选择品行好的伙伴,让孩子有良好的成长环境
 孩子最怕的是孤独,没有朋友 。孩子间最大的惩罚是?不和你玩了? 。孩子喜欢小伙伴,但父母一定要给孩子选择好的伙伴 。让孩子远离那些缺少管教、思想品德不好、具有不良行为的人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和品行不端的人交往,对孩子的影响特别大 。古代《孟母三迁》的故事,孟子能成为学识、声望仅次于作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的孔子的亚圣,与他的母亲三次搬家,选择具有良好品行的邻居关系很大 。
 三、父母教育孩子不能太严厉,要对孩子适当宽容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犯错误,这是很正常的 。作为家长,要包容孩子,帮孩子分析,知道自己错在哪里,给孩子改正的机会 。有些父母要面子,对孩子要求苛刻 , 不允许孩子犯一丁点错误,轻则斥责 , 重则拳棒相加 , 造成的后果是孩子做错事怕被责骂而不敢说实话 。久而久之,就养成了爱撒谎的不良习惯 。笔者所认识的两位教师都是学校德高望重、受人尊重的老教师,两家的家庭情况很相似,都有个儿子,年龄一般大小,都由教师带在身边读书 。但两位教师教育孩子的方法却大相径庭:其中一位教师性格比较温和 , 遇事冷静,不温不火,孩子犯了错闯了祸,他不是马上批评,追究责任,而是先安慰孩子,然后帮助孩子分析事情的因果,如果下次孩子改好了,就鼓励和表扬 。在父亲一言一行的影响下,孩子从小踏踏实实做事,规规矩矩做人 。另一位教师则不同,什么事都力求完美 , 如果孩子犯了错 , 立即进行严厉的批评教育,并要求孩子保证以后不再犯,若再犯错,处罚就更严厉 。为了逃避父亲的责骂,孩子只好说谎,慢慢地变得不诚实,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最后竟然离家出走 。所以,不同的家庭教育,造就孩子截然不同的成长轨迹 。
 四、父母不能溺爱孩子,应让其有是非观念,学会感恩
 俗话说,孩子是自己的好 。许多父母把孩子视为心肝宝贝 , 含在嘴里怕化 , 捧在手里怕飞,孩子的什么要求都满足,什么缺点都包庇 。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把它当成理所当然的事,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很自私,不知道感恩,不会关心别人 。笔者认识一家人,父母特别溺爱孩子,单位、邻里只能说他家的孩子好 , 不能说差,否则父母就会和人翻脸 。结果,等到孩子都长大了,两个老人却被儿女从屋里赶出来 , 没地方去 。而且他们的几个儿女因为吸毒,天天找父母要钱,两个老人天天胆颤心惊 , 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这就是溺爱孩子造成的恶果 。另外,父母平时要多和学校、教师、邻里沟通,及时掌握孩子的表现,和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共同教育孩子 。总之,父母教育培养自己的孩子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疼爱但不溺爱孩子,要给孩子适当的空间 , 教育孩子尊老爱幼,要让孩子学会感恩,注意孩子的思想动向,让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在家做个好孩子,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公民,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健康成长,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
 作者:彭湖斌 单位:攀枝花市仁和区大田镇中心学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林格.教育就是培养习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3]陈德军.父母怎样正确教育孩子[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1.
关于家庭教育的论文篇三:家庭教育存在的误区及对策
 ?家庭教育是指在日常生活中,由父母及家庭中的其他年长者对子女及年幼者施加的教育和影响 。?①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在人的启蒙、成长、成才中所起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良好的家庭教育会使人终生受益 。目前,家长越来越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但在教育过程中仍存在不少误区 , 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性格形成、行为举止、社会适应性等方面的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 。因此,如何正确实施家庭教育 , 进而促进子女健康成长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
 1当前家庭教育存在的误区
 ?虽然中国人现在已经很重视家庭教育这一途径,但由于人们头脑中传统的封建意识根深蒂固,加之封闭式的应试教育的影响又特别深,所以我国目前的大部分家庭教育仍处于朴素的、自发的、随意的阶段,科学的、系统的家庭教育还很不普及 。?②家庭教育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1在教育观念上的误区
 目前,大部分家长认识到了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 , 然而在教育过程中,多数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仍然陈旧 。许多父母总是将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全部给予自己的子女,认为给予孩子最好的物质生活条件就是对子女的?爱?,而忽视了子女真正的想法和想要的东西 。这种思想来源于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思想,同时也受到当今社会不正当的竞争理念的影响 , 因此,当今社会不自觉的形成这样一种风气,即父母总是不计成本的满足孩子的一切愿望,给孩子穿最贵的衣服,吃最好的食物、买最好的玩具,上最优的早教、幼儿园,参加最好的培训班等等 。在孩子成长中总是时时刻刻关注着孩子的一言一行,深怕孩子摔倒,父母总是想当然的照顾、保护孩子,对他们抱有很大希望 , 期待他们无论在学习上还是毕业后,都能具备超强的能力,成就美满的未来 。但事实上却总是事与愿违 。家长操碎了心,往往为孩子付出了一切,孩子却变得越来越叛逆、逃课、早恋、以自我为中心、冷漠、追求个性自由等等 。从整体的家庭教育视角来看,这样的结果是必然的 , 因为父母总是为子女安排好了一切,而忽视了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交友等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不重视培养子女自强、自重、独立思考等优秀的品格 , 孩子很难在短时间内会有所突破 。
 1.2在教育方式上的误区
 ?调查表明 , 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的心理素质、生活习惯、学习行为、各项能力等的发展有直接影响,是影响其心理健康和人生成就的重要因素 。?③一是过分保护子女,近年来,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有求必应,把满足孩子的一切愿望与要求当作对孩子的爱,忽视了父母自己作为家庭教育中的教育者对孩子的尊老爱幼、谦虚礼让等德行品格教育的职责;二是对子女过分干涉 , 很多家长总是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愿望,强行寄托给孩子,没有考虑到孩子自己的需求与想法 。虽然父母给予了孩子生命,但子女有自由来选择适合的生活方式和理想目标;三是鼓励孩子的报复行为,鼓励和赞赏孩子的报复性行为,极易使孩子忽视自身的错误 , 进而形成自私、崇尚武力等的不良品质 。
 1.3在教育内容上的误区
 在这充满竞争的现代社会,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更加急切 , 再加上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对孩子寄托了很大的期望 。主要体现在对孩子的教育内容规划不够科学,家长只是凭借自己的意愿或者经验来给孩子制定计划,并没有遵循孩子的实际情况;甚至有的家长一厢情愿的进行攀比和跟风,看到别人的孩子在学什么,也要求自己的孩子去学,完全不尊重孩子的意愿,强制孩子学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东西,结果造成孩子的特长没有发挥出来,也没有学好父母安排的课程 。进而使孩子形成一种逆反心理,扼杀了孩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
 1.4在教育环境上的误区
 有些家庭因为教育者自身素质比较低,家庭收入水平不高 , 生活环境比较差等原因,在家庭内部总是引起一系列的家庭矛盾与纠纷,家庭内部人员关系不和睦,争吵不断,忽视孩子的感受与意见,这样的生活环境,必然影响到孩子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同时,家庭文化氛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的成长 。许多家长忙于在外奔波,以为只要满足孩子物质方面的需要就可以了,不重视孩子心理方面的需要,忽视了对孩子精神上的观察和体贴 , 更不注重家庭中文化氛围的营造 。可想而知,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孩子的心理、品德等方面的健康成长与完善一定会受到严重影响 。
 2家庭教育误区的原因分析
 在家庭教育中 , 家庭教育实践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影响 。家庭教育的好坏、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健康发展 。
 2.1家庭教育环境的影响
 ?著名心理学家丹尼什把孩子的成长生动地比喻为一棵树的生长:心里就像树根一样 , 虽然看不见,但却非常重要;看不见的部分关系着一棵树的高大强壮,关系着一个人的生存发展 。他指出,树根的成长期是五年到十五年,十五年后才是树干与树叶的成长,一个孩子心理建设的重要成长期也是在人生的头十五年 。?④由此可见,家庭对子女心理健康发展及其成长的重要性 。家庭成员间关系和睦民主、互助互爱、相互理解与尊重,让孩子生活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 , 从小耳濡目染,有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待人待物的习惯 , 进而具备谦虚礼让、自强独立等优秀的品质 。目前,社会的迅速发展不断地冲击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及习惯,一些家庭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矛盾冲突也层出不穷 。
 2.2教育者自身水平的影响
 父母作为家庭教育中的教育者对子女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的健康发展,都承担着重要的职责 。家长自身要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 , 严格自律,为孩子树立榜样 。同时营造积极健康的生活、学习氛围 。如果父母待人宽厚、真诚,性格积极乐观、勇于奋斗等,他们的这些性格、品质就会在日常生活中不自觉地感染到子女,让孩子们形成健康乐观的品格;相反,如果家长自身素质比较低 , 总是不顾场合的发牢骚、埋怨不公 , 对家庭成员中的其他人言行粗俗、自私自利等,不能树立很好的形象,就会在孩子成长中无形地形成消极的心理暗示,久而久之孩子的身上也会折射出他们的影子 。
 2.3对受教育者的认知具有局限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孩子与父母之间的鸿沟渐渐拉大,很多父母在教育子女方面还习惯用陈旧的教育方式 。在家庭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往往认为受教育者只是是接受教育的主体,而忽视了受教育者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独立的个体 。因而,家长要不断学习与沟通 , 摆脱陈旧的教育观念,充分地了解孩子身上的优点及特长,根据孩子的爱好与特长来规划孩子的未来 , 而不是一味的要求孩子按照自己安排的道路走下去 。现在的孩子与父母当年享有的物质条件、所处的学校社会环境等都有着很大的差别 , 积极主动了解现代孩子的心理需求及生活圈,可以促进与孩子的交流沟通,从而培养孩子积极健康的心理和生活、学习方式 。
 3走出家庭教育误区的对策
 ?现在很多研究已经证明:儿童良好的性格特征、道德品质、行为习惯以及对待世界的态度看法 , 都是在父母平时点滴交流沟通中形成的 。?⑤因此,在家庭教育中特别要做到以下几点:
 3.1营造积极、和谐的家庭环境
 人的思想经验总是来源于实践 , 来源于人生存的环境 。因此,良好的家庭氛围有益于家庭成员每一个人的健康,在温馨、和谐的家庭中,更能让孩子不自觉地学会尊老爱幼、谦虚宽容等的优秀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 。家长应该重视家庭环境的构建,积极营造一种和谐的人文家庭环境,不仅要重视孩子理论课的学习 , 还要多方面的培养孩子的气质、兴趣和能力 。加强家长自身与孩子之间的沟通、理解与交流,充分满足孩子的归属感、尊重感与成就感 。同时,家长也需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断提升个人素质,增强终身学习的观念 , 扩充和更新知识,了解孩子的心理世界和新观念,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方法,用全新的方式来教育孩子 。进而营造健康的家庭文化教育环境 , 给孩子的成长提供坚实的保障 。
 3.2善于用赏识的教育方式
 家长要不断革新旧的教育观念,看到孩子身上的优点和闪光点善于赏识孩子 。在教育中并不只是在孩子犯错误时要矫正孩子的错误,同时要主动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秀品质和特点,并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培养孩子的这些优秀品质和爱好 。?好孩子是表扬出来的?是有心理学理论依据的 。家长对孩子的评论都会影响到孩子的自我评论与发展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做了值得表扬的事情后,要善于发现并开口表扬孩子的行为 。
 3.3尊重孩子,学会换位思考
 父母应该理解和尊重孩子,主动与孩子沟通,在理解的前提下,相互交流观点,尊重孩子的个人想法,同时抓住时机进行正确的引导 。而不是强行让子女遵循家长?设计?的道路,要明白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 有自己选择的权利与自由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多与孩子相处,多倾听孩子的心声,多与孩子进行良好的互动,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的为孩子着想,关注孩子的内心感受和变化 。另外 , 教导孩子时,说话要有?含金量? , 使孩子心悦诚服的接受你的观点与建议,而不是在孩子耳旁唠唠叨叨地不停的讲,这样反而会起到反作用 。也要培养孩子积极乐观的情绪,使他在今后成长中遇到困难后仍能够坚强面对 。
 3.4注意观察、学会判断孩子的心理变化
 父母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心理状况变化,判断孩子的心理问题 。孩子的异常心理通常主要表现在情绪、行为和心理等三个方面 。在情绪上主要体现为易怒、恐惧、焦虑等;在行为上往往有行为异常、注意力难以集中、离群独居等;心理上容易患自闭、抑郁等疾病 。父母发现孩子在这三方面的异常时,要及早采取措施和行动 , 积极开导和合理引导 。严重者采取相应的心理治疗方法,帮助孩子及早走出心理上的困境 。成就其健康、快乐的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