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论文精选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与行为改变规律的科学,是心理科学的一个重要应用分支,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是其研究的主要物件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教育心理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
教育心理学论文范文一:后进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论文
1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转化后进生的几点具体做法
1.1谈话法
谈话法是通过交谈有目的的了解谈话物件的思想和心理活动,找到其“后进”的主要原因,以便有针对性地确定教育方法 。与后进生谈话首先要营造平等交谈的氛围,切莫教师一言堂,安静的聆听较之一味的说教更能让人开启心扉,触及心灵;其次,要善于把握谈话物件的心态和性格特征 。利用其心态的变化因势利导,根据其性格特征确定谈话的态度、语气、表情和动作;最后,后进生或多或少会有自卑的心理,谈话中应多用安慰鼓励的话语,让其感到格外亲切知心,从而振奋精神积极向上 。谈话法是其他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方法的基?。?是取得后进生的信任和成功转化的有效方法,同时 , 也是一种耗时长、见效慢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讲究语言的艺术,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 用富有思想性和哲理性的语言转变思想上出现偏颇的暂时落后的学生 。
1.2暗示法
暗示法是指教育者运用语言、行为或某种事物 , 比较含蓄间接地对教育物件施加影响的教育方法 。对后进生运用暗示法时,首先要求暗示的实施者应具有较高的威望 , 要具有令人信服的人格力量 。因为在他人暗示中,特别是语言暗示,暗示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暗示者在被暗示者心目中的威信 。这就要求教师要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暗示,在师生间建立一定的信任度后运用该方法;其次 , 要恰当运用暗示法的载体,做到“润物细无声” 。教师可以从其优势领域中着手,并以此为切入点,为其营造良好的环境 , 创设能让其发挥自身优势的任务,鼓励其加以努力获取成功,从而体验成功的快乐,最终带动学习上的进步 。例如 , 笔者曾有一个迷恋网路型的后进生,他是个电脑高手,利用这个特长,让其做院报的美编,在老师的信任和个人价值的实现中,终于戒除网瘾,成绩由不及格跨越至良好以上 , 最终顺利毕业 。学生在积极的氛围中接受教育,易产生积极的心理倾向 , 达到积极暗示的目的 。同时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变消极的自我暗示为积极的自我暗示 。望梅止渴是暗示的典型案例 , 这说明暗示的作用往往比直接劝说或指示或命令的作用大,教师可以把暗示法与谈话法相结合,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1.3奖惩法
奖惩法即用强化的方法分化行为的正误 , 促进人的行为向更正确的方向活动 。奖励可以激发人的潜能,惩罚可以校正人的错误,这是教师常用的两种强化手段,对于后进生尤为适用 。在后进生的转化过程中,当发现她他的点滴改变时就要加以充分的表扬和肯定,一方面要使学生不断感到自己的努力是有效的 , 使其获得阶段性的成就感 , 增强其坚持下去的信心,另一方面还要为其设定一个又一个的短期目标,使学生知道自己的努力仍是不够的,还需继续加强努力 。同时 , 当发现后进生有所松懈,在简单的任务前仍犹豫不前,不思进取时 , 则要实事求是地做出批评 。在师生交往的过程中 , 由于教师的特殊身份和地位,教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如何解释和说明自己的学习成败 。这就要求教师在后进生的转化过程中要科学奖惩,多给予激励性的评价,激发他们的动力和斗志 , 增添自豪感,不断发扬成绩 , 克服缺点,逐步跻身于先进行列 。
1.4最佳心态教育法
最佳心态教育法即及时把握教育物件的心理变化 , 选择受教育者最佳的心理状态时进行教育 。心理状态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变化 , 特别是绝大多数后进生有特殊的经历,当教师不了解这些学生的心理成因时,往往会表现出盲目性和情绪化的倾向 , 这往往使教育偏离正确的轨道,因此,教师应当全面掌握和分析后进生在不同时间、不同环境里的心理状态 , 根据其心理状态及时采用不同的内容和方式进行有针对性、时效性的教育 。例如 , 笔者曾经历这样一个后进生,富家子弟,平日我行我素,当我得知其父因病突然去世时,担心其心理承受不住更无心学业 , 于是抓住时机 , 劝慰他的同时,鼓励其振作、担负起家庭的责任,结果从此他再没有不及格,学习成绩平稳上升 , 并顺利毕业 。
2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转化后进生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1注意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方法与其他方法的结合
因为本文着重从心理学角度阐述,因此,不能取代其他转化后进生的方法 , 在实际工作中,应该注意多种方法的结合 。比如;专业教育,养成教育,调动资源、形成合力等 。
2.2注意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方法自身的综合性和灵活性应用
方法是受内容决定并为内容服务的,后进生的情况大多是复杂的,不能固定地、孤立地运用某一方法 , 而应灵活地综合运用或交替运用多种方法 , 从而发挥他们的整体效果,获得理想的效果 。
2.3教育者本身应该克服常见的心理现象
比如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情绪的控制等等 。实践证明 , 后进生的思想转化过程是一个十分艰难的复杂的过程 , 常常还会出现反复,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教师必须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千万不能操之过急,以防事倍功半 , 半途而废 。
教育心理学论文范文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论文
一、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状况
现有的研究 , 大多以演绎和归纳两种方式为主要的手段对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理性思维和经验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一定程度上能体现研究物件的部分根本规律和共性与特性 。但是 , 过多地依赖于这两种研究方法难免会对研究物件的特征概括不完全、不能充分发挥根本规律的功能,且较少对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研究物件进行跟踪,实证的方法运用少,缺乏对教育现象的观察、实验、比较的研究 。面对复杂多变的教育环境和教育物件的思想、心理状态,提出的对策方案缺乏可操作性 。
二、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存在的争议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学科建立时间不长,在许多研究领域存在较多争议 。
一是关于研究物件 。学界普遍认同“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但对于研究物件未形成一致观点 。主要观点概括为:
1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 。胡凯指出“:以人们的思想行为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以及依据这种规律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作为研究物件”;王新山、王玉婷认为:“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及其特殊规律为研究物件”;乔立骐、梁丽萍认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其规律 。”笔者认为 , 如何把握一般心理过程来探究新的、更具实效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
2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各种互动因素的心理特征和规律 。施春华认为研究物件包括四个方面:社会环境、个体心理状况、教育内容和教育者的心理 。针对第一种观点,本学科要特别注重研究如何根据人的心理规律来实现政治立场、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的转变和提高,若不能把握好“在思想政治教育框架中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这一基本原则 , 将很容易被认为是偷换普通心理学的概念、照搬其内容体系 。第二种观点的范围更加宽广、全面,从某种意义上讲更有利于学科的内涵丰富、外延拓展 。但可能会使研究范围泛化,致使学科边界模糊 。现有研究表明,对于研究物件的阐述已经在对过程进行“心理分析”、“心理研究”上保持了原则性的统一,实现了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忽视教育物件和过程的突破 。但是尚未形成定论,不够清晰、明确 。
二是关于研究内容 。主要包括:
1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心理学研究 。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心理学原理和方法的研究,对心理环境、心理效应、心理机制与心理功能的研究 。有学者认为,应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将思维、情绪、需要、动机等内容纳入研究内容,形成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知识体系 。
2对思想政治教育参与者的心理学研究 。致力于研究不同年龄阶段和职业类别教育物件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其形成发展的影响因素、差异性及其对教育过程和教育效果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寻针对性对策;研究教育者的角色定位、心理品质、能力结构的现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学科的研究物件决定了其研究内容,上述研究内容符合学界对于本学科研究的普遍观点 。但是一定程度上也表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没有切实地体现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特点和规律,甚至是简单地借用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学科界限比较模糊,不利于确立其学科地位 。三是关于学科归属 。由于与思想政治教育学和心理学具有牵丝挂藤的联络,学科归属问题一直存在争议 。目前,代表性观点有:
1归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 。王瑞雪从学科成立的背景、研究物件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等方面论述,认为应归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也有学者从“心理学”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角度出发,论证其学术立场 。
2归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分支学科 。此观点被普遍认同,因为学科交叉,兼具了两个学科的共同特点和性质 。胡凯,王希永、杨芷英从思想政治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关系分析,指出,一方面,必须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原则和内容,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出发点对教育过程进行心理研究;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是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心理现象与特殊的心理规律,其范围包括在一般的心理现象和规律之中 。明晰学科归属问题,是构建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逻辑起点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重要动力是开展多学科的协同研究,但必须以明确的学科归属为前提 。目前对此缺乏权威性的论证,致使学科体系和内容体系构建方面也颇有分歧:主要是“以思想政治教育学为纲”与“以心理学为纲”的对峙 。需要不断深入研讨,推动其逐渐走向成熟 。
三、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是新兴学科 , 困难和不足尤为突出 。主要面临着一些在短时期难以得到完全解决的困境 。
一是理论建构不完备 。
1研究的基本范畴存在较大争议 。学界普遍认同本学科研究的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也有学者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相对主体、相对客体以及教育过程的心理研究来解释其研究范畴 。
2学科归属问题存在较大争议 。大多学者认为本学科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学和心理学的部分共同的特点和内容,应归属于这两门学科的分支学科;也有学者认为 , 应该归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 。
3学科体系建构存在较大争议 。有学者从心理学的视角出发,主张以心理学的理论框架来构成学科体系;也有从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因素出发,主张以思想政治教育学为纲 。
4学科理论整合程度不够 。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学和心理学有机整合,构建特有的理论体系是一个现实难题 。首先,对于二者在理论、方法上的联络和区别缺乏系统的论述 , 导致在理论建构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含混不清、特色不够鲜明;其次,需要长期探索如何有效地将心理学的方法、工具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
二是缺乏科学的正规化 。具体表现在:
【教育心理学论文精选】
1在教育正规化上,在以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为指导实施教育活动过程中,教育者依然大量采用传统文字教育正规化,封闭、知识化、教条化以及一定程度的泛政治化,未能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方法有效地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未能实现相对主体同相对客体的良好互动;
2在研究正规化上,高校具有广泛的教育网路和丰富的研究资源,是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实践和研究的主要阵营,其主导型研究正规化是经典教育学正规化,以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伦理学等为主要理论资源,以演绎法和归纳法为主要思维特色 。但是实证研究还不够,其广度和深度还不能适应现实社会的要求和学科自身发展的需求,有待进一步加强 。
三是研究结构不够优化 。
1相对主体业务素质有限、整体协作程度不够 。缺乏既能熟练掌握和运用心理学系统理论知识、方法,又精通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知识的复合型师资队伍;同时,研究者缺乏联络和沟通的氛围和平台,协作不够,致使研究力量分散,学术观点难以达成一致 。
2相对客体覆盖面不够广泛 。研究人群主要是高校学生,较少涉及不同年龄层和其他行业的群体 。
3动态研究、对策性的研究有待加强 。针对教育物件的心理发展和思想变化而进行的动态研究以及个案和小样本的长期、追踪研究相对薄弱;同时 , 用于解决教育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的可操作性、对策性研究有待加强 。
4对教育过程本身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有待深入 。当前 , 较多关注于从理论上探讨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法和效果 , 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教育过程;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参与者的心理功能开发、利用的研究鲜见,需要借鉴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成果;此外,对于受教育者如何把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获取的资讯外化为行为的研究少,不利于受教育者良好行为的强化与教育效果的反馈和改进 。
四、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建议及展望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存在和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应该坚定发展的信心,攻坚克难 。基于对现状和面临困境的理性分析,笔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初步展望 。
第一,推进范畴及体系的理论完善和创新 。对学科范畴及其体系进行理论创新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探索和提升一些新的范畴,使学科体系不断完善和充实 。
1推进学科化建设 。要创新理论体系 , 用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术语和话语体系从本学科研究的“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特殊领域中概括、提升和创新范畴,避免从心理学中简单照搬、机械拼接;要整合学科资源,借鉴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从最新成果中提炼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学的结合点 , 如:以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心理为切入点,研究受教育者的需要、动机、情绪情感、态度和行为,探讨激发其兴趣的方法与对策 。
2推进科学化建设 。学科发展“科学化”的趋势要求教育过程更加关注对教育物件和教育过程的研究 。以现实为基础,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借鉴和运用心理学甚至自然科学的研究工具和方法分析教育现象,作出能准确反映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本质和规律的概括 。
3推进现代化建设 。以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并重的方式进行新的理论分析,对本质和规律进行前瞻性的概括,总结出预见性的理论和应对方法 。对现有的正规化理论框架加以检验和论证 , 并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和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学科发展,以新的观点、范畴、原则加以补充;构建既能够充分反映科学发展的新成果和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又适应时代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新理念的学科理论体系 。
第二,发展“人本”的研究正规化 。正规化是学科共同体所拥有的共同的信念、遵循的一套共同的理论模型和解决问题的框架与方法 。
1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以人为本” , 是本学科逐步向科学化和时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人学正规化强调以人为本,在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的同时又要教育物件生存方式的优化提升 。在坚持用心理学的方法,对教育现象和事实进行客观、资料型分析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整体、系统的探究,重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关注其心理特征和情感体验 。
2要扩大研究物件的覆盖领域 。研究的相对客体由以大学生为主,逐步涉及中学生、儿童、其他群体,如:少数民族地区、军队、企业、社群等群体 。同时 , 群体与个体心理的比较研究,以及针对群体人际互动、集体意识的研究将受到重视 。
第三,扩充套件新的载体和方法 。
1在教育实践方面,探索公共、虚拟空间的运用 。教育过程呈虚拟化和模糊化的发展趋势 , 要突破以学校教育为主的形式,加强公共环境的开发和利用;发挥现代资讯科技和大众传媒的作用,提高无意识教育和隐性教育的能力 , 强化互动性和渗透性 。
2在研究方法方面,注重量与质的研究相结合 。研究教育过程的构成要素、其相互关系及整体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开展过程研究的起点 。在用实证方法进行巨集观概括的同时,也要注重小样本、个案研究,进行深入、动态的跟踪 。借鉴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实证研究范例的标准化工具、实验来研究心理学理论、方法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进行融合的具体途径;研究已有的教育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案 , 并用代表性的资料和研究结果为参考对实际效果进行评估和验证 。
第四,加强复合型的研究队伍建设 。
1从长远来看,应当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训,针对研究者或教育者的实际情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相关知识和心理学知识、操作技术的培训,使其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既能够熟练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同时又能够恰当地运用心理学的研究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等方法 。
2从短期来看 , 在教育研究实践的过程中应该优化现有的人才结构,在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中引进心理学专业人才,实行专、兼、聘相结合的模式,组成专门的研究小组 , 在加大资讯交流、相互促进的同时也将大大提高效率,节约成本 。
德育中蕴涵着心理健康教育。德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前提,德育过程是品德的知、情、意、行的心理形成过程 。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浅述德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浅述德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篇一《德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在对中学生开展思想品德的教育过程,做老师的感到最头痛的莫过于学生有排斥抵触情绪,思想上不接受 。说而不服,服而不信,信而不行,也还可以理解,最大的尴尬是学生公开顶撞 。在实际中学教育工作中,我们发现即使最调皮、成绩最差或者各方面思想表现最落后的学生,并没有失去上进向善的心理,都有一种获得老师、同学信任、理解、认同的期盼 。那么,中学生究竟有哪些德育接受心理需要我们老师把握和适应呢?
关键词:德育;心理接受;学生;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8-000-01
一、真理接受心理
人追求真理是一种无可替代的需要 。中学生对真理有一种超乎寻常的崇拜心理,其突出表现是:几乎所有的中学生都喜欢背诵名人名言警句,并且经常抄录在笔记本上或者同学间互赠互勉 。根据中学生勇于追求真理,乐于接受真理的心理特点,教师应充分利用名言警句的哲理优势,剖析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讲深说透,解开学生的思想疙瘩,指点迷津,启人心扉,学生自会信服、接受 。但问题也存在另一方面的负效应 。近年随着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潮的蔓延,中学校园也受到程度不同的侵染,把“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之类型的消极格言当作真理来信奉的中学生并不在少数 。对此,我们中学老师尤其是思想政治课老师、班主任老师有充分的心理思想准备,切不可急躁 。中学生年龄?。?甄别能力弱,出现把谬错当真理的情况并不奇怪 , 我们做老师应充分理解学生 。这是耐心细致地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的首要前提 。
二、人格接受心理
中学生处于人格心理初步形成期,教师对学生思想教育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和风细雨、循循善诱 。在思想教育过程中,当遇到学生的正面冲撞时,有经验的教师采取的方法是 , 绕开话题,把事情暂时搁起来 , 过一段时间等师生双方的情绪都平复下来再解决 。可不少教师采取的往往是把学生逐出教室、通知家长等强硬措施,甚至教师以武力进行压制的情况 。其结果 , 教师挽回的仅仅是个人自尊或只是个人面子而已;而给学造成的却是严重的心理打击和人格伤害 。对于那些差生而言,教师尊重他们的人格 , 更容易感化他们成为激发他们向上进取的内在驱动力,这方面的个案事例我不胜枚举 。此外,教师也要学会利用自身的人格力量,处处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为人师表,以身教补充日常的言教 。在当今社会上请客送礼风普遍盛行的社会氛围下,不少学生家长片面地认为只有对老师请吃送礼 , 老师才会关心自己的子女 。对这些情况教师尤应慎重妥善处理,注意给学生留下良好完美的人格形象 。我们认为,德育效界并不完全产生于说教中,更寓于教师自身的高尚的感召中 。
三、事实接受心理
中学生乐于接受真理的晓喻、人格的感召,但我们也应该注意到现在的中学生更乐于接受事实 。现在中学生普遍对单纯的说教、理论的灌输带有逆反心理,这是众所周知的 。90年代以来 , 我曾经数次在学校从初一到高三年级进行问卷调查,发现越往这高年级学生的逆反情绪越强烈 。因此,我上高中《思想政治课》时,十分注意讲最近报刊杂志上登载的新鲜事例 。有时候干脆就某一问题先连讲数个事例 , 然后再让情绪被调动起来的学生自己到课上去归纳结论 。这样教学效果好,学生也普遍欢迎 。课间对学生的思想德教育,我也延用此法 。尽量多讲些学生存在问题对得上号子事例,让学生自己去意会、去咀嚼、去反思,少讲一些生硬的、居高临下的训戒之词 。这样既表明了教师鲜明的态度和关切之意 , 又不损伤其自尊心,学生比较易于接受 。当然 , 教师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拿出片面的事实来反驳老师的观点 。对于此类情况我自己的做法是,无论学生出于怎样的动机 , 即使我有时尴尬得一时答不上来 , 也首先对学生的反叛勇气和思考精神予以肯定,然后再用充足数据和事例,友好地详尽解释和回答 。在实际中学德育工作中,教师不仅要习惯于用事实来证明道理,更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通过事实来体验道理,从而接受道理 。
四、环境接受心理
我国古代孟母教子而“三迁”的故事,讲的是环境接受心理的重要性 。学生在一定的校园环境中生活,必然会受到环境风范的熏陶,产生一种自然接受,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 。西方有受格式塔学派实验心理学的影响而形成的环境感应论 , 在其教育理论中也有“环境即教育”之说 。所以,我们在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中,努力开创健康、整洁、文明、活泼的良好环境,定能受到“不说而教”的效果 。尽管今天我们还没有可以量化的数据指标来检测环境对学生实际影响的程度 。但是,我想谁也不会否认校园环境对中学生今后人生的深远意义 , 应该说新时期中学德育工作者在优化学校教学环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陶冶学生情操、磨练学生意志、丰富学生智慧,也确实起到了不少潜移默化的作用 。因此,不少教师把校园环境称之为教材以外的“潜在课程”,但这并不能说明这方面不存在问题 。首先,我们的校园教学环境还严肃有余、活泼和情趣不足,这主要是与校园教学偏重应试的教育模式有关,给学生造成浓重的心理压抑 。其次,学生是校园的主休 , 他们不但是校园环境的得益者、维护者,更是校园环境的建构者 。中学生自我管理校园环境、植树种草美化校园环境的劳动尤其在重点中学还没有得到重视 。
当然,中学生德育接受心理还有诸如角色接受心理、习惯接受心理、趋同接受心理等等,限于篇幅这里不再赘述 。总之,我们只有遵循学生德育接受心理规律来开展工作,不断优化中学德育形式和方法 , 才能在具体工作实践中减少探索中的曲曲折折 , 达到事半功倍的绩效 。
参考文献:
[1]汪昌华.班级学生社会分层研究综述[J].上海教育科研,2003,(12):9-13.
[2]欧干英.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班级管理机制[J].基础教育研究,2003.增刊:19-20.
[3]李冰.在班级教育中培养独生子女合作意识初探[J].中国德育,2003,(11):74-75.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浅述德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