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黑茶的种类有哪些啊?

黑茶主要品种有湖南安化黑茶、湖北佬扁茶、四川边茶、广西六堡茶、云南普洱茶、滇桂黑茶等 。
湖南安化黑茶
安化黑茶产于湖南益阳安化县 , 在安化县有着古代的茶马古道 。安化黑茶是中国古代名茶之一 , 上个世纪50年代曾一度绝产,以至于默默无名 。2010年,湖南黑茶走进中国上海世博会,成为中国世博会十大名茶之一 。安化黑茶再度走进茶人的视野 , 成为茶人的新宠 。其特色的千两茶 , 堪称一绝 。湖南黑茶是采割下来的鲜叶经过杀青、初揉、渥堆、复揉、干燥等五道工序制作而成 。湖南黑茶条索卷折成泥鳅状,色泽油黑,汤色橙黄,叶底黄褐,香味醇厚,具有松烟香 。
安化黑茶湖北老青茶
老青茶产于蒲圻、咸宁、通山、崇阳、通城等县,采割的茶叶较粗老,含有较多的茶梗,经杀青、揉捻、初晒、复炒、复揉、渥堆、晒干而制成 。以老青茶为原料,蒸压成砖形的成品称“老青砖”,主销内蒙古自治区 。
四川边茶
四川边茶分南路边茶和西路边茶两类,四川雅安、天全、荣经等地生产的南路边茶,压制成紧压茶——康砖、金尖后,主销西藏 , 也销青海和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 。四川灌县、崇庆、大邑等地生产的西路边茶,蒸后压装入篾包制成方包茶或圆包茶,主销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及青海、甘肃、新疆等省(区) 。南路边茶制法是用割刀采割来的枝叶杀青后,经过多次的“扎堆”、“蒸、馏”后晒干 。西路边茶制法简单,将采割来的枝叶直接晒干即可 。
滇桂黑茶
云南黑茶是用滇晒青毛茶经潮水沤堆发酵后干燥而制成,统称普洱茶 。这种普洱散茶条索肥壮,汤色橙黄,香味醇浓,带有特殊的陈香,可直接饮用 。以这种普洱散茶为原料,可蒸压成不同形状的紧压茶——饼茶、紧茶、圆茶(即七子饼茶) 。
广西六堡茶
广西黑茶最著名的是六堡茶,因产于广西苍梧县六堡乡而得名 。已有200多年的生产历史 。现在除苍梧外,贺县、横县、岑溪、玉林、昭平、临桂、兴安等地 。
从产品工艺和形态上划分哪些茶属于黑茶:
1.花卷茶系列 花卷茶系列的品名有:千两茶、百两茶、十两茶等等 。
2.“三尖”茶系列 “三尖”茶系列的品名有:天尖茶、贡尖茶、生尖茶 。
3. 砖茶系列 砖茶系列的品名有:黑砖茶、花砖茶、茯砖茶、青砖茶 。
乾隆版《蒲圻县志》卷之二“山川志”记载:“羊楼洞,距县六十里,群峰岞崿,众壑奔流,其东有石人泉,其西有莲花洞,洞下有莲花寺 , 出洞口为港口驿 。”
? 关于羊楼洞的由来 , 传说很多 , 古人对羊楼洞的介绍也并不鲜见 。相传元朝初年,朝廷向南方推广养羊技术,在湘鄂边陲建立竹牌楼,设司管理 。这个说法,目前却没找到任何的依据 。
? 1936年《史地社会论文摘要月刊》[第2卷,第5期]上刊登的《湖北羊楼洞区之茶业(陈启华)》一文中有关于羊楼洞由来的记载:“羊楼洞位于湖北蒲圻县南部 , 四面多山 , 其形如洞,相传昔有牧者建楼饲羊于此,因而得名” 。这种解释 , 应该算是比较靠谱 , 现在当地很多老人也有类似的说法 。
? 如今的羊楼洞古街 , 与过去的茶市古镇,是否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呢? 1936年《农友月刊》[第4卷,第8期]中一篇《湖北省农村与合作情报》的文章也有记录:“全镇街道,以青石铺成 , 尚属清洁,惟狭窄过甚,沟中溪水,清澈见底 , 潺潺之声,不绝于耳,颇饶诗韵 。全镇烟囱林立,颇具大观……” 。
? 应该说现在的石板街与过去相差无异,只是由于环境恶劣造成溪沟水枯浅而污浊 , “全镇烟囱林立,颇具大观”的制茶景象也已经不再 。
羊楼洞是湖北乃至中国非常著名的茶区,不仅盛产绿茶、红茶,更是老青茶主产区 。早在1899年《知新报》[第92期]《论茶》中就有记载:“中国产茶之地,湖北则有武昌府之崇阳、通山、羊楼洞、长寿街之茶……” 。
? 1924年《农声》[第35期]《汉口茶况(彭先泽)》上也记载:“湖北全省茶园面积约计八万七千爱格(erg),每年产额平均 , 红茶四万担 , 绿茶约两万担,老茶约二十万担,湖北湖南境之羊楼洞地方,出产最多,通山次之 , 通城、兴国、大冶、金牛等处又次之” 。
? 1930年胡培芝《金大农专》[第2卷 , 第1期]上发表的《茶业概况》上也提出,全国“其中产茶额最巨者,尤以安徽之祁门、江西之义宁、湖北之羊楼洞、湖南之聂家市、浙江之平水镇为最著” 。
? 在《湖北羊楼洞区之茶业(陈启华)》这篇文章里,介绍得最多的,还是羊楼洞的茶产地位:“羊楼洞土壤为**砂质,壤土以气候温和,宜于植茶 , 故产茶颇盛 。且该地四界,东之崇阳、通山,西之临湘,南之通城 , 北之赵李桥,均系产茶区域,而相距不过数十里 , 交通亦称便利 。其所产茶业为青老茶即制造青砖之原料也 。”
? 1936年《中国建设》[第14卷 第1期]《鄂省羊楼洞茶业概况》上记载:“羊楼洞之茶 , 为鄂省之冠 , 每岁产量,统计青红茶及老茶约六万担左右,岁入四五十万元,出产以该镇附近居多 , 他如崇阳、通城,及湘省之临湘、平江,亦颇著名,该镇在全盛时代,开工者约七十余家,茶分青茶、红茶、老茶三种,青茶最细,红茶次之 , 老茶更次之 。青茶销售华北各省及武汉三镇,红茶销英俄等国,老茶茶砖销内外蒙古 , 及张家口一带 。汽车路运至赵李桥车站(粤汉铁路站名),直达汉口,转运国内外等地 。采茶和制茶法,青茶采摘期间,约在谷雨后,红茶在立夏左右,老茶从芒种起至立秋止” 。
? 1936年 《首都国货导报》[第30期]上《工商调查:鄂省蒲圻县羊楼洞茶业概况》记载:“羊楼洞位居鄂南蒲圻南境,四周皆山,土质利于植茶,为全鄂之冠,故特负盛名……羊楼洞之茶为鄂省之冠,每岁产量,统计青红茶及老茶约六万担左右,岁入四五十万元” 。
? 1936年《农友月刊》[第4卷,第8期]上《湖北省农村与合作情报》也记载:“羊楼洞之茶,为鄂省之冠 , 茶之产量,每岁统计青红茶及老茶约六万担” 。
? 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出版了《征信新闻》(手刻本),在其 1946年 [第88期]上有一则标题非常引人眼球:“鄂省年产茶叶二十余万担,蒲圻产量居首,兴山最差” 。1947年《农业通讯》[第1卷,第8期]张济时、余维献撰写的《论我国茶业推广》仍然提出:“我国主要产区为浙之平水、龙井、淳遂、温州 , 皖之祁门、屯溪、六安,鄂之蒲圻、崇阳、通城……等区” 。
羊楼洞的砖茶和红茶久负盛名,成为明、清、民国等时期名噪一时的品牌 。1898年《湘报》[第93期]上刊登的《两湖茶价》 , 有一段很有意思的描述:“数日以来,湘省各路新箱茶,均已接次到汉,安化头字前已售价四十六两,现到二字仅售二十七两 , 浏阳天福昌亦仅二十三两 , 咸临吉及西乡各号均二十一两,平江杨经纶二十四两,长寿街生记二十六两,湘潭十九两 。鄂之羊楼洞等处所产现已赶到,其售价自二十七八两至三十五六两为率,论者谓与湘省所产同一成色之至 , 未知将来尚能望其稍有转机否 。(录汉报)” 。这里提到一件很玄乎的事情 , 就是“论者谓与湘省所产同一成色之至”,但羊楼洞茶的价格明显要高很多 。
? “湖北省以鹤峰所产茶者为最优,惜其产额盛少,故其名不著 。其次为羊楼洞及羊楼司所产者,品质善而名亦高 。”这是 1919年 《安徽实业杂志》[续刊第27期]上义农撰写的《吾国之茶业》中一段文字,对羊楼洞茶叶作出了“品质善而名亦高”的全面评价 。
? 1920年《北京实业周刊》 [第1期]《湖北羊楼洞砖茶业之现状》上记载:“出产地及制造地,正货出羊楼洞,次货出羊楼司、柏墩,下货出聂市,即在以上三地制造洋商制造地在汉口(按本国惟上开四地出产砖茶砖面皆印有洞庄二字,故蒙俄人只知有羊楼洞而不知其他之三市也) 。”1920年《银行周报》[第4卷,第2期页]《羊楼洞茶叶之调查》中,同样也记载了“正货出羊楼洞”之说 。
? 1926年《经济汇报》[第3卷,第2期]上刊登了吴连生、陈淦著的《中国茶业概论》,文中也提到:“湖北之产地以崇阳、蒲圻、通山、咸宁、宜昌所产者为最著 , 其中尤以蒲圻为上品 。湖北茶号则荟萃于通山县及羊楼洞两处,其数量亦有六七十家,而羊楼洞占十分之八” 。
【湖南黑茶的种类有哪些啊?】
? 1934年《国际贸易导报》上戴啸洲撰写的《汉口之茶业》记载:“湖北产茶区域以羊楼洞、通山两处最为驰名,该处茶山概属自产,租地种茶者殊殊罕见” 。
? 整个湘鄂赣羊楼洞茶区的茶叶是以羊楼洞为正品 , 而羊楼洞所产之茶则是以芙蓉山为正品 。? 1936年《史地社会论文摘要月刊》[第2卷,第5期]上刊登的《湖北羊楼洞区之茶业(陈启华)》也提到了芙蓉山之地位:“该场距峒镇约里许,负芙蓉山而临小溪,东界崇通,更至羊楼司,南至通城,北至赵李桥 。有峒赵汽车路,直达粤汉铁路火车站,仅有八里,四面均系产茶区域 。相距不过数十里,交通颇为便利 。且场址临近芙蓉山,该山所产之茶,品质最为优良,故茶庄之茶,每以产自芙蓉为山为标志 。”
羊楼洞茶 , 是两湖茶的重要组成部分 。羊楼洞,更是两湖茶产业制造中心 。1899年《湖北商务报》[第37期]刊登有一篇公文《局收文牍:湖南职商蒋泽湘条陈两湖茶务十二事》 。这位叫蒋泽湘的湖南茶商给官府提了很多建议 。其中就有设立茶票方案:“两湖产茶之多少,拟定数目 , 设立茶票 , 由商人纳资领票,方准向各该地开办,如湖北拟票,羊楼洞二十张,崇阳十余张 , 聂家市二十张,咸宁十张,通城、宜昌(等地)各一二张 , 共拟设票九十余张” 。蒋泽湘的建议虽然有一些偏袒湖南聂家市的意思,但他仍然很客观地把羊楼洞摆在两湖茶业老大的位置上 。
? 1925年 《银行月刊》[第5卷,第7期]《中国茶业之研究(赵竞南)》记载:“羊楼洞、羊楼司为各地集散中心,其集散额占湖北茶之过半 。”
? 1932年《农声月刊》[第154、155期合刊]上刊登有林家齐撰写的文章《我国茶业问题》,里面同样也讲到了羊楼洞的集散中心地位:“武昌茶出产,以蒲圻之羊楼司、羊楼洞,崇阳县之大沙坪、白霓桥……为最多 。羊楼洞、羊楼司有茶庄十余所,为以上各地集散中心,其集散额占湖北茶之过半数” 。
? 1936年《史地社会论文摘要月刊》 [第2卷,第5期]上刊登有陈启华著作的《湖北羊楼洞区之茶业》,文章里记载:“茶商于此(羊楼洞)多设庄 , 收买毛茶,加工精制;或设厂制造砖茶 , 故又为崇阳、通山、通城、蒲圻、临湘等县茶叶之集散市场 。本区内尚有临湘蒲圻边境之羊楼司,及临湘县属之聂家市二处,亦有茶商设庄制造者 。惟羊楼司所产,多为茶砖之二面,及里茶 , 其品质次于羊楼洞 。聂家市所产 , 多为里茶 , 其品质又次于羊楼司” 。
? 1937年《中国农民银行月刊》[第2卷,第2期]上有一则消息:《实业部决定改良湘鄂茶产》 。里面提到了羊楼洞由红绿茶基地转化为砖茶原料中心的地位:“老青茶区域 , 计崇阳、通山、蒲圻、通城等县,过去该区曾产大量二五箱茶,现已绝迹,目前以羊楼洞方面所产老青茶 , 最负盛名,为砖茶原料之中心” 。
? 羊楼洞成为“两湖茶产制造中心”,有纬度、气候因素,有土壤因素,有历史上茶业基础因素,更有湘鄂赣三省交界处的特殊地理原因 。1939年《贸易半月刊》 [第1卷,第4期]《羊楼洞砖茶之制造与运销(陈国汉)》记载:“羊楼洞之茶 , 系指鄂南蒲圻、崇阳、通山、通城、咸宁等县以及湘北临湘一带所产之茶而言 。羊楼洞初不过蒲圻县属之一小镇,东与崇阳、通山为邻,南距通城不及百里,西接湖南临湘县境,而地处中枢,制茶又早,顾历为制茶中心 。且以该地所产茶叶品质最佳,临近各地之茶 , 虽品质较逊,且不在羊楼洞制造,然亦假借其名,以广招徕 , 积沿迄今 , 因以成名” 。
? 1947年《征信新闻(南京)》[第224期],在某篇新闻报道的标题中,直接称“羊楼洞为两湖茶产制造中心” 。
汉口是中国三大茶市之一,有“东方芝加哥”和“汉口茶港”的美誉 。而汉口本不产茶,它主要依托两湖(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的大量茶叶支撑 。
?1904年《国民日报汇编》[第1期]上刊登的《汉口与茶之关系》记载:“汉口虽非茶之出产地,而实茶之大市场也 。江西之义宁州、安徽之祁门、湖北之羊楼洞、湖南之安化 , 皆茶之大出产地 。……湖北各地每年输入到汉口的茶叶,羊楼洞三万七千二百五十箱” 。
? 羊楼洞是离汉口最近、茶类品种齐全、产量最多的一个茶区,加之水、陆两路便捷,所以羊楼洞是汉口茶市的主要产区 。特别在很长一段时期,羊楼洞的茶叶占据了汉口的半壁江山 。应该说 , 没有羊楼洞茶区,就没有汉口茶市 。
? 1916年《协和报》曾刊登有《汉口茶业状况(汉声)》 , 这段文字里提到:“汉口茶业向分两湖市与祁门市其货多,其销外洋而销于俄国者最多 。羊楼洞茶(精华眼),杜德洋行买进三百二十四箱,每箱价银三十三两(此茶旧时售协和三十一两)” 。
? 1917年《安徽实业杂志》 [续刊第6期]上有篇《汉口茶商答复俄员之详情》,该公文里记载:“ 若言砖茶厂向设于羊楼洞、聂家市、咸宁等处,汉口则有兴商公司开办六十余年之久 ” 。在早期 , 羊楼洞输送到汉口的茶叶有红茶、绿茶、砖茶、帽盒茶,而后期,基本上则以砖茶为主,成为青砖茶和米砖茶的主产区 。
(冯晓光《羊楼洞解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