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板的技术现状

国内对印刷电路板的自动检测系统的研究大约始于90年代初中期,还刚刚起步 。从事这方面研究的科研院所也比较的少,而且也因为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对于印刷电路板缺陷的自动光学检测系统的研究也停留在一个相对初期的水平 。正因为国外的印刷电路板的自动检测系统价格太贵 , 而国内也没有研制出真正意义上印刷电路板的自动检测设备,所以国内绝大部分电路板生产厂家还是采用人工用放大镜或投影仪查看的办法进行检侧 。由于人工检查劳动强度大 , 眼睛容易产生疲劳 , 漏验率很高 。而且随着电子产品朝着小型化、数字化发展,印制电路板也朝着高密度、高精度发展 , 采用人工检验的方法 , 基本无法实现 。对更高密度和精度电路板(0.12~0.10mm),己完全无法检验 。检测手段的落后 , 导致目前国内多层板(8-12层)的产品合格率仅为50~60% 。
pcb在线 PCB(Printed Circuit
Board) , 中文名称为印制线路板,简称印制板,是电子工业的重要部件之一 。几乎每种电子设备,小到电子手表、计算器,大到计算机,通讯电子设备,军用武器系统,只要有集成电路等电子元器件,为了它们之间的电气互连 , 都要使用印制板 。在较大型的电子产品研究过程中,最基本的成功因素是该产品的印制板的设计、文件编制和制造 。印制板的设计和制造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产品的质量和成本,甚至导致商业竞争的成败 。
电子设备采用印制板后,由于同类印制板的一致性,从而避免了人工接线的差错,并可实现电子元器件自动插装或贴装、自动焊锡、自动检测,保证了电子设备的质量,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成本 , 并便于维修 。
印制板从单层发展到双面、多层和挠性,并且仍旧保持着各自的发展趋势 。由于不断地向高精度、高密度和高可靠性方向发展,不断缩小体积、减轻成本、提高性能 , 使得印制板在未来电子设备地发展工程中,仍然保持强大的生命力 。
综述国内外对未来印制板生产制造技术发展动向的论述基本是一致的,即向高密度 , 高精度 , 细孔径,细导线 , 细间距,高可靠 , 多层化,高速传输,轻量,薄型方向发展,在生产上同时向提高生产率 , 降低成本,减少污染,适应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方向发展 。印制电路的技术发展水平,一般以印制板上的线宽,孔径,板厚/孔径比值为代表 。
来源
印制电路板的创造者是奥地利人保罗·爱斯勒(Paul
Eisler),1936年 , 他首先在收音机里采用了印刷电路板 。1943年,美国人多将该技术运用于军用收音机,1948年,美国正式认可此发明可用于商业用途 。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印刷线路板才开始被广泛运用 。
【电路板的技术现状】
在PCB出现之前 , 电子元器件之间的互连都是依托电线直接连接完成的 。而如今,电路板仅用在实验室做试验应用而存在;印刷电路板在电子工业中已肯定占据了绝对控制的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