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南仁东简介和事迹 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

他是“中国天眼之父”,历经22年建成全世界最大的单口径500米射电望远镜(FAST),这是中国自主设计、自主研发、自主建造的“国之重器”;
他曾拒绝国外开出超过国内300倍高薪坚定回国,成为中国天文学界领军人物之一 。

科学家南仁东简介和事迹 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

文章插图
他是南仁东,他有两句流传甚广的名言:“人是要做点事情的”、“怎么不可能”,成为他奋斗一生的写照 。
今天,我和你聊聊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的南仁东的报国事迹 。
01
南仁东,1945年出生于吉林辽源一个工程师家庭,自幼喜欢看星星,记忆力出众 。到了高中,订了天文杂志,了解了更多关于星星宇宙的知识,这也为他以后从事天文工作打下了基础 。
18岁的南仁东以吉林省理科高考状元的身份考上清华大学无线电系,毕业后被分配到吉林省通化市无线电厂工作,一干就是10年,曾主导研制电视发射机,被吉林省工业厅评为第一名 。
他又与其他人合作,研制成功国内大受欢迎的电子计算机 。
这位清华大学毕业的高材生,是工友口中的“青年鲁班”,干啥啥成 。在通化市无线电厂工作的十年,是南仁东踏实实践,迅速成长的十年,为他以后处理“中国天眼”各项复杂事务做了准备 。
高校招生恢复后,南仁东考取中国科学院天体物理学硕士,连续读完了博士 。
赴荷兰德云格勒天文台做访问学者期间,主持了十几次观测,首次在国际上应用VLBI“快照”模式,取得了丰富天体物理成果,逐渐成为全球最顶尖的天文学家之一 。
科学家南仁东简介和事迹 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

文章插图
国外公司开出比国内高300倍的工资想让他留下,也就是说他在国外一天可以顶在国内干一年,可他还是回国了,很多人说他傻 。他借用那句著名的话来回应“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
当时中国在天文领域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南仁东想发展中国自己的天文事业 。
回国后,南仁东进入北京天文台,就任副台长 。为了研发一个程序,南仁东连续7天都泡在办公室里,干起活来非常拼命 。
02
1993年,南仁东在日本参加国际无线电会议,会上部分天文学家提出,由于地球上无线电信号越来越多,这样会干扰人类探索宇宙,所以建造一个新时代射电望远镜来接收宇宙信号变得迫在眉睫 。
由于工程巨大,约定有美国、英国、俄罗斯、中国等十个国家共同完成 。
南仁东自己心里打上了小九九,和同事们讨论,争取把大射电望远镜见到中国来 。一旦争取成功,国际先进科技就会流向中国,这是莫大的利好!
我们熟知的哈勃望远镜,是光学望远镜,主要通过“看”宇宙来探索奥秘,但距离有限;
后来发展了射电技术观天,主要通过接收宇宙的电磁信号来“听”宇宙,可以接收到几十亿光年外的信号 。
当时,世界上单口径最大的射电望远镜是美国的阿雷西博望远镜,口径305米,于1963年建成 。1974年,经过改建后,口径达到350米 。
由于它的问世,人类有四大发现:脉冲星、类星体、宇宙背景辐射和星际有机分子,在此基础上,已经产生五个诺贝尔奖 。
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对人类的重大意义,被评为20世纪十大工程之首 。
可是这四大发现,中国人都没有参与 。
1994年,南仁东代表中国天文学界,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方案,在我国境内建设单口径500米世界最大的射电望远镜 。而在这之前,中国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口径只有25米 。
不仅与美国、英国等国有极大差距,甚至还不如印度 。中国天文学家如果要研究某项课题,必须去租国外的射电望远镜,而且会受到诸多限制 。
没有一手的资料,中国天文学家的话语权在国际上很弱 。
随着中国国力增长,独立建设大口径射电望远镜的声音越来越多 。但是从25米一步跨越到500米,在很多人眼里,简直是天方夜谭 。
南仁东被任命为FAST总工程师 。带着一批有梦想的人,完成一个当时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先后有30余家科研单位投入到FAST的研制当中 。
03
从1994年开始,南仁东不断选址,用了将近10年的时间,利用遥感技术,实地走访,从300多个候选地址中一一走过后,最终确定在贵州平塘县克度镇大窝凼的喀斯特巨型天坑 。
科学家南仁东简介和事迹 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

文章插图
2007年7月,“中国天眼”项目正式立项 。南仁东风尘仆仆,看起来和当地的农民没什么两样,作为总工程师,哪一块都不能落下,否则怎么协调各个项目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