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的上庸是现在的哪里 古代的上庸是什么地方

上庸镇原为田家坝镇,隶属十堰市竹山县,在县中部,距县城12公里 。北、东、南三面与本县的麻家渡镇、溢水乡、潘口镇、城关镇、深河乡、九华林场、官渡镇相连,西则和同市的竹溪县毗邻 。镇政府所在地设在中部的南坝街 。

战国时期的上庸是现在的哪里 古代的上庸是什么地方

文章插图
上庸镇,位于堵河中上游,是一个天然的内陆河码头,苦桃河、深河、官渡河和泗河等众多河流汇聚于此 。地势北高南低,堵河、苦桃河沿岸多为海拔400-500米的低山丘陵地带,其间夹有小坪坝 。
最高处在北部的二圣寨,海拔969米,最低处是东北部的梅溪沟与堵河交汇处,海拔266米,一般海拔400米左右 。
上庸镇明朝设置郧阳府之后曾经属县德化社 。清朝时期属南乡田家坝保等 。民国时期属县二区 。
1949年为县第七区 。1952年改为田家区 。1958年改为火箭公社 。1961年复名田家区,并将吉鱼管理区划归官渡区 。
1975年将花栎、新民、两河3个小公社合并组成田家公社 。1984年改区 。1987年改置为田家坝镇 。2001年峪口乡并入 。
战国时期的上庸是现在的哪里 古代的上庸是什么地方

文章插图
2010年改名为上庸镇 。
关于田家坝的名称,从现存明清时期的省、府、县志上看,清朝中期前,才有田家坝这个名称,如乾隆《竹山县志 。乡社》记载:“南乡(有)田家坝 。”
嘉庆《郧阳志 。关隘》记载:“竹山县西南三十里有田家坝,店社星繁,水陆交通,山中巨镇也 。”咸丰《竹山县志》记载:“田家堡,城南三十里,在德化里北岸,为堵口内集之大者 。”
战国时期的上庸是现在的哪里 古代的上庸是什么地方

文章插图
之所以名为田家坝,是因当地为山区、丘陵地带的局部平地,而且田姓迁入者众多,从而得名 。最初名为田家坪,后来才演化成田家坝 。
田家坝名称之前,该镇还有没有别的什么名称呢?现存古籍中,没有明确记载 。
从古代方志上看,上溯到明朝中期开始设郧阳府期间,上庸镇一带,有德化社(里)这样的地名,如明嘉靖《湖广图经志书 。郧阳坊乡》、明《郧阳府志》等记载:在(竹山)县城南三十里(一说东),为德化社(里) 。竹山县城南三十里,正是今上庸镇一带 。
从早期的古籍上看,今天的上庸镇一带,或许曾经名为上庸城、上庸邑等 。
为什么要将田家坝更名为上庸呢?据说,当地认为田家坝镇历史上是上庸国(注:古籍包括考古实物记载,鄂西北一带有庸国或庸子国,而无上庸国)的国都所在地,为了寻根、为了传承与弘扬根的文化而改名 。
战国时期的上庸是现在的哪里 古代的上庸是什么地方

文章插图
关于上庸名称 。
上庸之名,最早是从楚国在春秋中期吞并庸国而将其地置为上庸县开始出现的 。后来演化出一个上庸县,两个上庸郡,一个上庸镇 。历史上,上庸县存在的时间最长,两个上庸郡则短 。
这些上庸,是不同的概念,不同的地方 。到了北宋开宝年间,上庸县并入竹山县止,上庸之名在历史上存在一千余年,从此以后,上庸之名就在古代的历史上消失了 。直到2010年,将田家坝更名为上庸,上庸之名,才再次面世 。
至于上庸名称的由来,古今均有说法,我们将其归纳为两种,即山名说和对应说 。
山名说,这是古代的说法 。乾隆《竹山县志》四“上庸水”记载:在
“县西四十里,源出上庸山,因以此名县 。县水南流与孔阳水合,入汉水” 。又嘉庆《郧阳志 。地理》卷一“山川”:“上庸水西四十里,源出上庸山,因以此名县 。”很清楚,上庸县之名,是因上庸山的山名而来,是因山而得名 。
战国时期的上庸是现在的哪里 古代的上庸是什么地方

文章插图
那么,上庸山在哪里?《明史地理志五》曰:“竹山,(郧阳)府西南 。东有方城山 。西有筑山,筑水出焉,流入房县界 。又有上庸山,上庸水所出,南合孔阳水,下流入汉 。又南有堵水,源出陕西平利县界,东流入汉 。”
清《古今图书集成》山川:“上庸山,去竹山县西南四十里,上庸水源出此 。”这就是说“上庸山”,约在竹山县西南四十里 。
山名说,是按地名通常的取名法来命名的 。这里有一个问题,此说是在上庸县消失了上千年之后才见记载,不免让人心有疑惑 。
对应说,为今人所言 。其认为楚灭庸后,庸人逃至湘西北今张家界市一带,在境内的溪河定居,因怀念故国,遂将溪河名命为“大庸溪”(“大庸”作地名,最早见于元朝),这一带有庸州、大庸溪、大庸滩、大庸坪、大庸口、庸水等许多带“庸”的地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