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糕是谁发明的( 二 )


过年吃年糕的寓意是什么? 在我国不少的地方过年的时候有吃年糕的习俗,究竟过年吃年糕有什么寓意呢?年糕又是由谁发明的呢?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详细的内容吧 。
简要回答年糕又被称为“年年糕”,和“年年高”谐音,意示人们的工作成绩和生活水平一年比一年提高 。
详细内容年糕在我国已经有了上千年的悠久历史,是我国饮食文化中的重要一员 。我们知道,年糕是由糯米制作而成的,早在7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开始种植稻谷 。
早在汉朝,当时的人们对米糕就有“稻饼”、“饵”、“糍”等多种称呼 。在古籍中也有记载着年糕的制作方法,即将糯米蒸熟后,趁热舂成糍粑,然后切成桃核大小,放在阴凉处晾干,吃前下锅油炸,滚上糖食用即可 。
最早的年糕是用于祭祀的,在大年夜祭拜神灵、在岁朝供奉祖先,到后来才成为春节应景的食品,岁岁寄托着美好的希望 。吃年糕不仅为了这是种美食,更因为它有着很好的寓意,表示着“年年高”的愿望 。这种美好的寄托方式一直延续至今,无论男女老少,过年总会吃上一口年糕,以求来年步步高升,事事顺利 。
在春秋战国时,吴王夫差建都苏州以后,整日沉湎于酒色之中,大将伍子胥预感到必有后患 。因此伍子胥在兴建苏州城墙时,以糯米制砖,埋在地下 。当吴王赐剑逼其自刎前,他吩咐亲人说:“吾死后,如遇饥荒,可在城下掘地三尺觅食 。”
伍子胥死后,吴越战火又起,城内断粮,此时又值新年来临,乡亲们想起伍子胥的话,争相掘地三尺,果然得到糯米砖充饥 。从那以后,苏州百姓为纪念伍子胥,每逢过年,都做年糕,渐渐地,过年吃年糕的习俗逐渐风行全国各地 。
【年糕是谁发明的】 我国年糕的花样繁多,如山东红枣年糕,福建芋艿年糕,宁波水磨年糕,苏州桂花糖年糕,北京百果年糕,各具特色,让人吃了还想吃,很多人小时候都是以这种美食为乐趣的 。吃年糕,不再单单是个习俗,而是年的象征,代表着浓浓的年味 。每当我们身处异乡吃起年糕时,就会思念远方的亲人,想起自己的家乡 。
方便面的创始人是谁一: 方便面的创始人:
方便面的发明人是日本人安藤百福 。
一: 方便面的历史:
1958年,安藤百福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包方便面———“鸡肉拉面” 。

发明灵感早在1945年就已萌生 。“二战”后,日本食品严重不足,一般人饿得连薯秧都吃 。安藤百福偶而经过一家拉面摊,看到穿着简陋的人群顶着寒风排起了二三十米的长队,他不由得对拉面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1958年春天,安藤百福在身无分文的情况下,开始着手研究拉面 。他在大阪府池田市的住宅后院建起了一个10平方米的研究室,找来了一台旧制面机,然后买了一个直径1米的中华炒锅、一袋18公斤的面粉、食油等,潜心研究方便面 。
重复开发悟出的道理
安藤百福设想的方便面,是一种只要加入热水立刻就能食用的速食面,食用起来非常简便 。他定了五个目标:第一,味道不仅好吃而且吃不厌第二,可以成为家庭厨房常备品且具有很高的保存性第三,简便、不需要烹饪第四,价格便宜第五,由于是食物,必须安全、卫生 。
面类这一行,他完全是一个外行 。面条的原料配合非常微妙,有很大学问,他把所有想到的东西全部试了一下,但效果都不好 。
经过一番努力,他终于解决了保存问题 。后来,夫人做油炸菜肴的方法又启发了他,油炸食品的面衣上有无数的洞眼,就像海绵一样,这是因为面衣是用水调和的,其中的水分在油炸过程中会发散掉,形成“洞眼”,加入开水,很快就会变软 。这样,将面条浸在汤汁中使之着味,然后油炸使之干燥,就能同时解决保存和烹调的问题 。他兴奋异常,把这种制作方法叫做“瞬间热油干燥法”,且拿到了方便面制法的专利 。
当时,后院的研究小屋旁养着鸡,经常用来杀了上餐桌 。有一天,岳母用鸡骨头熬的鸡汤放在拉面里,儿子居然吃得很香 。就在那时,安藤决定方便面也用鸡汤 。安藤说,方便面打入国际市场后,还没有在世界上发现不吃鸡肉的国家 。
打开国内销路前就已出口
安藤把试制品分发给各处的熟人,得到的评价是“具有和现有的拉面不一样的美味,而且非常方便,能成为新商品” 。
安藤又委托在贸易公司工作的朋友把样品送到美国试探一下反应,结果美国那边立刻来了回信,要求再订500箱 。安藤体会到食品真的没有国界,并且隐隐地有一种预感:说不定这个商品将来会成为世界性的商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