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身之地是什么意思

栖身之地的意思是暂时居住停留的地方 。“栖身”原来指鸟儿停在树上,鸟儿只是暂时停在树上休息,因为鸟儿是属于天空的,小小的鸟儿停在树枝头儿休息 。鸟儿小小的身躯占用不了多大的地方,所以用来形容暂时居住的地方比较狭小,但是鸟儿是自由的,在天空自由自在的翱翔,所以暂时居住的地方虽然狭窄,但是不受外界所累,想走就走,累了就停下来看看风景 。
王羲之圣教序译文译文:
听说天地有形状,所以显露在外、覆盖并且承载着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因为四季没有形状,所以深藏着严寒酷热来化育万物 。因此观察体验天地的变化,即使是平凡而愚蠢的人也能知道它的一些征兆;要通晓明白阴阳变化,即使是贤能而有智慧的人也极少有研究透它的变化规律的 。但是天地包容着阴阳变化而容易懂的原因,是因为天地有形状;阴阳变化在天地之间而难研究透的原因,是因为阴阳变化是没有形状的 。
所以天地的形象显露在外并能得到验证,即使愚蠢的人也会明白;而阴阳的变化隐藏了起来没有人能看得见,即使是聪明人仍会迷惑不解 。
况且佛道推崇虚空,它驾乘着隐秘来操纵着超脱一切的境界,也主张广泛救济众多生灵,用佛教的理论来治理天下 。佛法一旦施发神威就没有上限,克制神奇的力量也没有下限 。佛道从大处说它遍布宇宙,从小处说又能收拢一丝一毫 。
因为佛道主张不生不灭,超脱一切,所以虽历经久远而永不衰落 。它有时隐藏,有时显露,以多种多样的形式传送着无数的幸福直到如今 。佛道中寓含的神妙的道理和高深的玄机,即使遵循它也没有谁知道它的边际的;佛法的流传,深邃而静远,即使推崇它也没有谁探究出它的根源 。
所以众多平凡而无知的人,以及那些平庸浅陋之辈,面对佛教高深的旨意,能没有疑惑不解吗?
然而佛教是在西土产生并兴起的 。流传到大唐汉地就象明亮的美梦一样,照耀着大唐而流传着慈爱 。很早很早以前天地初开的时候,语言还没有传播,教化还没有形成,当今人们敬慕德行也懂得遵循礼仪 。
在漫长的等待中,人类由浑沌昏暗回归到今天正本清原的时候,世道更替,法度发生了变化 。早先佛祖那光辉的容颜被一种颜色所遮蔽,佛光照耀不到三千大世界之上;今朝它美好的形象才得以展开,我们似乎看到了空中端坐着佛像,甚至连它身上的三十二个显著特征都清晰可见 。
于是精妙的语言广为流传,才得以从生死的苦难中去拯救万物 。于是先辈说的有道理的话得以长久地传播,也才能在广阔的大地上引导众生度过苦难 。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真的正教很难广泛流传,各种教派不能把真教的意旨精华统一归属到一起;而邪僻的不正当的学问却容易使人依从,于是邪正之间就在教义上交错杂乱 。
所以空宗派和有宗派有了各自的观点;有时沿袭着旧俗便产生了争执 。于是,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学说,就暂时沿着时间的流逝而在或兴或衰中交替流传 。
有个叫玄奘的法师,是法门的领袖人物 。他从小就很聪明,心怀忠诚,早就能明白“三空”的教义;长大后他的神情、性格又和佛教的要求很是投合,他总是坚持包括“四忍”境界的佛门修行 。即使是松林涧的清风、湖水中的朗月,也比不上他的清丽华美;即使是仙饮的晨露、明亮的珍珠,岂能和他的明朗润泽相比?
所以他智慧超群,没有牵挂,精神清透,并不显露;他超出“六空”,不同于常人,多少年来没有人可以和相比 。他聚精会神地从内心修炼自己,常以正统佛学的衰落为悲伤;他静心钻研佛教,常因这精深的理论被谬传而感慨叹息;他想着要有条有理地分辨剖析经文,扩大佛学古代的经文典籍;取掉虚假的,保留真实的,让后辈学者从此开始不再混淆真伪 。
因此他向往净土,就到西域去求学 。他冒着生命危险在万里征途上行进;他拄着拐杖独自远行 。途中艰险无以计数,早晨的漫天飞雪,行进途中有时找不到栖身之地;傍晚的滚滚风沙,遮天蔽月难辨方向 。在万里山川之上,有着他排开险阻、拨开迷雾前进的身影;在多少个严寒酷暑的季节里,留下他踩霜宿雨而前进的脚印 。
他凭着对佛祖的诚心,视付出的辛苦为小事,期望着自己的心愿得以实现 。他游遍了西域各国,历时一十七年 。他历经了所有经过的地方,探询追寻正教 。他经双林;到八水,体会到了佛教圣地的高贵风尚;他去鹿苑,登鹫峰,瞻仰了佛祖生活过的奇珍异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