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惧而问其故是什么意思( 二 )


孟子少年时 , 有一次东家邻居杀猪 , 孟子问他的母亲说:"东家为什么杀猪?"孟母说:"要给你吃肉 。"孟母后来后悔了 , 说:"我怀着这个孩子时 , 席子摆得不正 , 我不坐;肉割得不正 , 我不吃 , 这都是对他(孟子)的胎教 , 现在他刚刚懂事而我却欺骗他 , 这是在教他不讲信用啊 。"于是买了东家的猪肉给孟子吃 , 以证明她没有欺骗他 。
欲啖(给 。吃)女
2 求《孟母教子》译文及其中部分字词解释不是1楼这篇,是“孟子孟子之少也 , 既①学而归 , 孟母方绩② , 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③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④之废学 , 若我断斯⑤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 , 问则广知 , 是以⑥居则⑦安宁 , 动则远害今而废之 , 是不免于斯役 , 而无以离于祸患也何以异于织绩而食 , 中道废而不为 , 宁能衣其夫子而长不乏粮食哉?女则废其所食 , 男则堕于修德 , 不为窃盗 , 则为虏役矣”孟子惧 , 旦⑧夕⑨勤学不息 , 师事子思 , 遂成天下之名儒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⑩矣[注释]①既:已经②绩:把麻纤维披开再连续起来搓成线这里指织布③以刀:用刀④子:古代指你⑤斯:这⑥是以:因此⑦则:就⑧旦:早晨⑨夕:泛指晚上⑩道:法则、方法[译文]孟子小的时候 , 有一次放学回家 , 他的母亲正在织布 , (见他回来)便问道:“学习怎么样了?”孟子(漫不经心地)回答说:“跟过去一样”孟母(见他无所谓的样子 , 十分恼火)就用剪刀把织好的布剪断孟子见状害怕极了 , 就问他母亲:“为什么要发这样大的火?”孟母说:“你荒废学业 , 如同我剪断这布一样有德行的人学习是为了树立名声 , 问才能增长知识所以平时能平安无事 , 做起事来就可以避开祸害如果现在荒废了学业 , 就不免于做的劳役 , 而且难于避免祸患”孟子听后吓了一跳 , 自此 , 从早到晚勤学不止 , 把子思当做老师 , 终于成了天下有名的大儒有德行的人认为孟母懂得做母亲的法则[导读]孟母三迁以后 , 虽然为儿子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 但孟母并没有因此而万事大吉她认为 , 如果主观上不勤奋努力 , 还是成不了才的所以她抓紧对儿子的教育 , 督促他勤奋学习她用织布来比喻学习 , 用断织来比喻废学 , 很有说服力孟子对学习漫不经心 , 孟母采取“断织”的措施 , 使孟子受到极大的 , 从而改变“废学”积习这样做 , 符合教育的激励原则孟子后来成为一个闻名天下的大儒 , 同他母亲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