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记翻译( 六 )


桐城派主张义理、考据、文章缺一不可 。在这篇文章中,这点体现得是很好的 。单说考据,文中处处可见 。“古长城”、“三谷”、“环水”、“东谷”、“石刻”、“天门”等都是作者考证的内容 。也许有的读者会说,作者对自己的内心感情压抑得太过分了,以至于全篇无一句抒情语 。我们不好臆测作者当时的心境,但从他写的诗句来看,能够感觉出他是有很多感慨的 。但他远不像范仲淹《岳阳楼记》那样尽情抒发 。如果不进行一番“考据”,仅从桐城派文章风格上解释这一现象,恐难讲通 。
乾隆三十九年(1774),姚鼐四十二岁 。他参加纂修的《四库全书》于三十七年告成,以御史记名 。此年以养亲为名,告归田里,道经泰安与挚友泰安知府朱孝纯(字子颖)同上泰山 。泰山气势雄伟,风景壮丽,历代文人骚客多在春秋佳日,联袂登山,吟哦题咏,留下了许多优秀的篇章,姚鼐的《登泰山记》把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象和日出的壮观场面真实动人地描绘出来 。且记述的是冬日的游历,有别于徐志摩、李健吾、杨朔、冯骥才等诸公的文字,因而显得不落窠臼,更具特色 。
作者从地理环境着笔,山南有汶水西流,山北济水东去,名山傍水,分外壮观 。作者巧妙地利用介绍山谷而引出齐国修筑的古长城,从古长城又引出“最高日观峰”的所在位置 。为下文描写登山所见,做好了必要的准备 。作者胸有成竹,把山、水和长城置于广阔的天地之中 。从大处着眼,高屋建瓴 。接着,作者写自己由京师至泰安的沿途经历,交代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他动身起程那天,“乘风雪”出发,气候十分恶劣,这似乎是一巧合,其实这正是作者的匠心独运之处 。他悄悄地埋下一条贯穿全文的伏线,以便为描写登山的艰难、游览的豪兴而创造出有利条件 。接着他记叙丁未(二十八日)那天,由南面山脚处登山,谁知那山竟高达四十五里,石阶竟有七千余级,这用数字来显示峰峦险峻的'手法实在高明 。作者选择的路线是循中谷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颠” 。看似轻描淡写,但读至下文,“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顿有“成如容易却艰辛”之感 。登上山巅,广阔的视野中,山、水、城郭尽收眼底,座座青峰身披皑皑白雪,照亮南天,鸟瞰泰安城,汶水和徂徕山,沐浴在夕照中;环绕山间的云雾,就像轻柔的腰带 。作者用落日、青山、流水、白雪、城郭,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夕照图,真可谓尺幅千里,呼之欲出 。
作者于二十八日傍晚登上山顶,第二天即除夕(当年十二月小)五更时分,与子颖至日观峰之日观亭,坐候日出 。他不惜浓笔泼墨,分三个步骤:一曰日将出,“云一线异色”;二曰日正出,“须臾成五彩”;三曰日已出,“日上,正赤如丹” 。日出之景,变幻莫测,形诸文字,有些棘手,他却能穷形尽相地正面描摹旭日升腾时灿烂的光彩和跳跃的欢态,而且还把长天、云彩、大海作为背景,有力地烘托出日出的壮观 。寥寥数语,气势磅礴的日出就宛然在目 。诗仙李白也在此看过日出,“攀崖上日观,伏槛窥东溟 。海色动远山,天鸡已先鸣 。”虽有特色,却稍有逊色 。杜甫途经泰山,赋有《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成为千古绝唱 。这和姚鼐的“ 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之后,作者又欣然回视西峰,见雪后初晴,日光照射,颜色相杂 。这一笔,似乎可削,但它却表现了日出的效果和影响,是绝不可缺少的 。
山顶的建筑,山道中的石刻,记叙收放自然,详略有序 。这都与登山活动的对象的主次、个人感受的深浅息息相关 。最后综述泰山冬景的特点:石峰峻峭,青松苍劲,冰雪覆盖,众鸟飞绝 。用凝练的语言把自己的游览所见归结为“三多”、“三少”、“三无” 。结句照应冰雪,戛然而止,令人回味 。
桐城派古文以简洁著称 。姚鼐的《登泰山记》是其代表作之一 。登泰山,可记可写的东西很多,要是信马由缰,洋洋几千字亦不为多 。以本文而论,登泰山路见何物,路遇何人,与子颖有何谈论,泰山有何传说,有何感慨,可挑可拣 。但作者却只写了“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和“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两句,算是路途所见 。他把重点放在登山路径和山顶景物上 。他觉得路径复杂而艰难,为后来者着想,需详细交代 。山顶奇观,乃众人向往,不可不细细描摹 。名胜古迹,土石动植冰雪,自有特色,作“记”自然不可忽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