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老子的知其白守其黑( 三 )


他不会贫穷时是一副模样,富贵时又是另一副模样;
他不会面对服务员是一副嘴脸,面对领导又是另一副嘴脸 。
这就叫做“常德不二”,这种状态也可以叫做“太极” 。
我们顺着“常德不二”这个台阶,再往上走一层,就会踏入“无极”的境地 。
“无善无恶,无贵无贱,无高无低,无人无我 。”
10、
但是试问:
我们这些芸芸众生,有几个人能够达到任他环境千变万化,我自不忘初心的“太极”之境呢?
又有几个人能够达到忘记自我,“化掉初心”的“无极”之境呢?
所以老子才会提出一个方案:
“知其白,守其黑,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
作者:紫侠狼,90后文字狂生,夜色如墨,月光如我 。
《道德经》中“知其白,守其黑”是什么意思?意思是:深知什么是明亮,却安于暗昧的地位 。
出处:《老子·第二十八章》——春秋·老子
原文: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为天下溪,常德不离 。常德不离,复归於婴儿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为天下谷,常德乃足 。常德乃足,复归於朴 。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为天下式,常德不忒 。常德不忒,复归於无极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
释义:深知什么是雄强,却安守雌柔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溪涧 。甘愿作天下的溪涧,永恒的德性就不会离失,回复到婴儿般单纯的状态 。深知什么是明亮,却安于暗昧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模式 。
甘愿做天下的模式,永恒的德行不相差失,恢复到不可穷极的真理 。深知什么是荣耀,却安守卑辱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川谷 。
甘愿做天下的川谷,永恒的德性才得以充足,回复到自然本初的素朴纯真状态 。朴素本初的东西经制作而成器物,有道的人沿用真朴,则为百官之长,所以完善的政治是不可分割的 。
这句话的意思是教人处世之道,自己一定要明白是非对错,而外表要装成愚钝,对世俗之流既不赞美也不批判,沉默笑看尘世,与"大智若愚"有同工之妙,实乃大隐于市之道 。
这句话出自《老子》第二十八章:"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
何谓 知其白,守其黑 ?出自《道德经·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於无极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道德经 · 道篇 第二十八章》
这一章也是道德经的精华章节之一,老子这里阐述的是老庄思想的“三观”,即“强弱观、知行观、成败观” 。
一、强弱观:强弱互相转化
雄,代表强;雌,代表弱;其,代表一切事物 。强弱是相对的,孤立地看问题就没有强弱,有比较方有强弱 。
知,就是要知道你在和谁比,又在比什么?能否明白彼此孰强孰弱?又是哪方面强哪方面弱?更重要的是,能否明白强弱是如何互相转化的?
守,是在知的基础上,能遵循这些规律,更能灵活运用这些规律,特别是对强弱互相转化的把握与运用 。
为天下溪(溪),说的是涓涓细流可以汇成江海,不断积累,量变产生质变 。
复归于婴儿,则是指一切强者都是从弱小的婴儿成长而来 。与道相依,常德不离,不断成长 。
备注:道德经里的“道德”不是今天我们理解的道德,道可以简单理解为规律,德可以粗暴理解为方法 。
二、知行观:不仅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并能运用自如
白,指光能照到的地方,代表事物的表象 。黑,指光照不到的地方,代表事物内在的规律 。其,仍然指一切事物 。
知其白,守其黑,就是面对一切事物,不仅要了解它们的现象与特征,它们的外在变化形式与规律,更需要由表及里,发掘那些决定事物外在现象和规律的内在运作机理,并能牢牢把握,灵活运用 。尊重事物的客观规律,顺应客观规律来做事情 。
为天下式,就是一切顺应事物的规律;式,也指规律,正确的方法 。常德不忒,就是始终与道相和,天人合一,无懈可击;忒,指差错 。复归于无极,就是恭喜你超越了自我,打破了固有的认知范围;无极,指认知没有终极,不是虚无的意思,不要把哲学读成了玄学 。
三、成败观:荣辱即成败,兴衰成败互为因果 。
荣,代表兴盛与成功;辱,代表衰落与失败;两者也从来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映照,互为因果 。事物到了最鼎盛的时候,也就该走下坡路了,黎明前的黑暗总会迎来光明 。今天的成功或许导致了明日的失败 。如何在成功和失败的人生阶段中保持合适的心态,这就是“知其荣,守其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