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老子的知其白守其黑( 二 )


不仅如此,在测试种族歧视的实验中,结果是相同的:
那些强烈反对种族歧视的学生,反而更倾向于称赞白人 。
这是为什么?
两位教授最后的结论是:
那些反应强烈的学生们因为驳斥了性别歧视和种族歧视的言论,从而自我感觉良好 。
所以他们就会放松警惕,以至于更容易作出有歧视色彩的决定 。
这并不是说他们想歧视,他们只是被自己之前良好表现所蒙蔽了 。
简而言之一句话:
当你觉得自己的道德高尚的时候,更倾向于认为,自己无论做什么决定都是正确的 。
6、
这一个结论,其实清末著名文学家刘鹗先生在他的著作《老残游记》中早就透露过了 。
《老残游记·第十六回》就描写了玉贤和刚弼这两位清廉的昏官:
他们虽然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
但正因为如此,他们不听意见,妄臆断案,冤杀了许多好人 。
本书中还有这么一段著名的话:
“赃官可恨,人人知之,清官尤可恨,人多不知 。
盖赃官自知有病,不敢公然为非 。
清官则自以为不要钱,何所不可?
【如何理解老子的知其白守其黑】刚愎自用,小则杀人,大则误国 。”
所以刘鹗最后痛心疾首的感叹说:
“天下事误于奸慝者,十有三四 。
误于不通世故之君子者,十有六七 。”
虽然刘鹗先生所描述只是小说里的虚构情节,但是我们不忘了,小说往往来源于现实 。
其实,在历史上这种昏聩的清官并非稀有动物 。
7、
比如明朝就有一位阁辅叫温体仁(1573年—1639年) 。
据史书记载,此人"斤斤自守,不殖货脯",可谓是清廉如水 。
但是他辅政八年,没有提出过任何一条经世济国的方略,没有建立过任何一点富民强兵的功业 。
完全是一个十足的庸材,最可恨的是:
他披着清正廉洁的外衣,却隐藏着一颗偏执成魔的心 。
他凭借一身正气博得了崇祯皇帝的信任后,在朝廷中培植党羽,排除异己,无所不用其极 。
当初皇太极之所以能用一招低级的离间计便除掉袁崇焕,就是因为温体仁在崇祯面前的替他助攻才促成的 。
所以,后来的《明史》将温体仁列入了“奸臣传”,评价曰:
“未尝建一策,惟日与善类为仇 。”
——《明史·卷三百八十·奸臣》
你能想象这是堂堂的明朝正史对一个清官的评价吗?
8、
温体仁之所以敢肆无忌惮地打击异己,根本的原因就在于:
他认为自己从不受贿,是一位道德高尚的君子 。
所以,既然自己的身上有一张“道德执照” 。
那么凡是跟自己政见不合者,都是需要排挤出朝廷的小人 。
君子对付小人,何错之有?
那么,我们现在用《道德经》给他诊断的话,就是:
“只知其白,不守其黑 。”
他只看到了太阳光芒如炬的本性,却忽视了太阳也有黑子如晦的一面 。
他只看到了自己清廉如水的品性,却忽视了自己也有偏执如牛的一面 。
他并不知道,即使是光明伟岸的圣人也并非全知全能,他们也是有缺点的 。
比如孔子就不懂稼圃,耶稣不懂算账 。
释迦牟尼皇子出生,走在路上连猪都不认识 。
苏格拉底则更加坦白,他索性宣称:
“我唯一知道的,是我一无所知 。”
但是他真的一无所知吗?并不是 。
他的意思其实是:
“我们每个人都要承认自己有局限性 。”
换而言之:
“我们每个人都要敢于承认自己是有缺点的人 。”
用老子的话说,不就是“知其白,守其黑”吗?
而那些“只知其白,不守其黑”的人,往往误以为自己没有缺点,一贯正确,于是总会走向极端 。
这就是为什么道德感越强的人,往往越不道德的根本原因 。
9、
所以,“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的意思是:
“只有敢于承认自己有缺点的人,才是天下人应该学习的榜样 。”
晏殊就做得到了这一点:
他知道人性是脆弱的,所以他并不敢保证:
当自己腰缠万贯的时候,一定还能守得住贫穷时的节操和原则 。
也正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弱点所在,所以才会时时提防,日日警醒 。
就好像你在大门口养了一条藏獒,自然会吓走那些妄图前来窃取你“良心”的小偷 。
唯有如此,一个人的德行才会扎根于内心深处,如同定海神针一样不会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
他不会今天是一套准则,明天又是另一套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