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里的雨水啥意思

雨水节气标示着降雨开始、雨量渐增,俗话说“春雨贵如油”,适宜的降水对农作物的生长很重要 。进入雨水节气,我国北方阴寒未尽,一些地方仍下雪,尚未入春,仍是很冷;南方大多数地方则是春意盎然,一幅早春的景象 。
二十四节气(24solarterms),是指干支历(太阳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是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每一个节气分别相应于地球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 。二十四节气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 。它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 。
雨水是什么意思【节气里的雨水啥意思】雨水是什么意思?
雨水是24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 。每年的2月19日前后,太阳黄经达330度时,是二十四节气的雨水 。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 。雨水节气一般从2月18日或19日开始,到3月4日或5日结束 。雨水和谷雨、小雪、大雪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 。
雨水,表示降水开始,雨量逐步增多 。雨水,表示两层意思,一是天气回暖,降水量逐渐增多了,二是在降水形式上,雪渐少了,雨渐多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正月中,天 一生水 。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 。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 。”[2]
“雨水”过后,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回升到0℃以上,黄淮平原日平均气温已达3℃左右,江南平均气温在5℃上下,华南气温在10℃以上,而华北地区平均气温仍在0℃以下 。雨水前后,油菜、冬麦普遍返青生长,对水分的要求较高 。“春雨贵如油”,这时适宜的降水对作物的生长特别重要 。而华北、西北以及黄淮地区这时降水量一般较少,常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 。若早春少雨,雨水前后及时春灌,可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淮河以南地区,则以加强中耕锄地为主,同时搞好田间清沟沥水,以防春雨过多,导致湿害烂根 。俗话说:“麦浇芽,菜浇花”,对起苔的油菜要及时追施苔花肥,以争荚多粒重 。华南双季早稻育秧已经开始,应注意抓住“冷尾暖头”,抢晴播种,力争一播全苗 。
节气由来
雨水是24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 。每年的正月十五前后(公历2月18-20日),太阳黄经达330度时,是二十四节气的雨水 。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 。雨水节气时段一般从2月18日或19日开始,到3月4日或5日结束 。雨水和谷雨、小雪、大雪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 。[1]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 。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 。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 。”意思是说,雨水节气前后,万物开始萌动,春天就要到了 。如在《逸周书》中就有雨水节后“鸿雁来”“草木萌动”等物候记载 。
雨水节气特点
雨水位于每年正月十五前后(公历2月18-20日),节气时段为雨水日起,到惊蛰日前(公历3月4-5日)结束 。太阳的直射点也由南半球逐渐向赤道靠近了,这时的北半球,日照时数和强度都在增加,气温回升较快,来自海洋的暖湿空气开始活跃,并渐渐向北挺进 。与此同时,冷空气在减弱的趋势中并不甘示弱,与暖空气频繁地进行着较量,既不甘退出主导的地位,也不肯收去余寒 。
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雨水节气的涵义是降雨开始,雨量渐增,在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地黄河流域,雨水之前天气寒冷,但见雪花纷飞,难闻雨声淅沥雨水之后气温一般可升至0 ℃以上,雪渐少而雨渐多 。可是在气候温暖的南方地区,即使隆冬时节,降雨也不罕见 。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这段时间候平均气温多在10℃以上,桃李含苞,樱桃花开,确已进入气候上的春天 。除了个别年份外,霜期至此也告终止 。嫁接果木,植树造林,正是时候 。华南继冬干之后,常年多春旱,特别是华南西部更是"春雨贵如油" 。另外,寒潮入侵时可引起强降温和暴风雪,对老、弱、幼畜危害极大 。所有这些,都要特别注意预防 。
雨水不仅表明降雨的开始及雨量增多,而且表示气温的升高 。雨水前,天气相对来说比较寒冷 。雨水后,人们则明显感到春回大地,春暖花开和春满人间,沁人的气息激励著身心 。
全国大部分地区严寒多雪之时已过,下雨开始,雨量渐渐增多,有利于越冬作物返青或生长,抓紧越冬作物田间管理,做好选种、春耕、施肥等春耕春播准备工作 。在雨水节气的15天里 ,我们从“七九”的第六天走到“九九”的第二天,“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这意味着除了西北、东北、西南高原的大部分地区仍处在寒冬之中外,其它许多地区正在进行或已经完成了由冬转春的过渡,在春风雨水的催促下,广大农村开始呈现出一派春耕的繁忙景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