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京事变到天京陷落的历史过程

1856年 , 太平天国领导集团之间发生的一次公开的分裂 。定都天京以后 , 太平天国主要领导人之间嫌隙日生 , 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等各自结成自己的势力集团 , 进行争权夺利的斗争 。东王杨秀清掌握大部分军政实权 , 其骄傲专横的作风扩大了他和洪秀全、韦昌辉、石达开、秦日纲等的矛盾 。1856年 , 八九月间江南大营被打垮之后 , 杨秀清更逼天王洪秀全到东王府封其万岁 。洪秀全密令韦昌辉和石达开回部对付杨秀清 。韦昌辉接令后立即率兵回天京 , 包围东王府 , 诛杀杨秀清及其眷属 , 在天京城内制造大屠杀 , 实行恐怖统治 , 并杀死石达开全家老小 , 石达开逃往安庆 。11月底 , 石达开回天京 , 洪秀全命他掌管政务 , 但是对其心存疑忌 , 加封自己兄弟为王 , 处处牵制石达开 。1857年6月石达开率部出走 , 1863年5月陷入清军包围 , 全部被剿灭 。
太平天国天京是怎样被攻陷的太平天国天京是在内讧当中失和 , 被清军抓住战机 , 由李鸿章攻江苏南部 , 左宗棠攻浙江 , 围困天京 。1864年6月1日 , 洪秀全在多日以野草充饥后病逝 , 幼天王洪天贵福继位 。7月19日天京失守 , 随后清军屠城 。
天京沦陷始末
1、1856年太平军攻破清军向荣的“江南大营” , 解天京三年之围后 , 杨秀清及其家人被杀 。石达开被迫率数千人逃出天京 , 前往安庆 。天京事变使三王被杀 , 翼王远走 , 是太平天国的转折点 。
2、1862年12月 , 李秀成奉命北渡长江 。同年李鸿章攻江苏南部 , 左宗棠攻浙江 。1863年12月4日 , 苏州守将谭绍光被部下杀死 , 苏州失守 。1864年5月11日 , 常州失陷 , 太平军守将陈坤书被俘牺牲 。
3、1863年12月21日 , 天京外围要塞尽失 , 并苦缺粮食 , 1864年6月1日 , 洪秀全在多日以野草充饥后病逝 , 幼天王洪天贵福继位 。7月19日天京失守 , 随后清军屠城 ,  湘军攻破天京后太平军放火烧城 , 湘军在大肆抢劫后也到处纵火 。
扩展资料:
天京事变的影响
1、天京事变后 , 太平天国内人心开始涣散 , 军事形势逆转 , 清军陆续在各战场得胜 , 太平天国的控制区大为缩小 , 即使后来太平军攻下江浙一带 , 形势上一直处于下风。
2、太平天国初期由军师主政的政制 , 在天京事变及翼王出走后已名存实亡 。后期的太平天国 , 天王虽然掌握了实权 , 然而当时的政府架构颇为混乱 , 加速了太平天国的灭亡。
3、在天京事变中 , 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先后被杀 , 翼王石达开出走败亡 。天京事变严重地削弱了太平天国的领导和军事力量 , 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天京变乱
太平军的“天京城”是怎样陷落的 , 洪秀全又是怎样死的?01 天京陷落太平军第二次西征失败 , 导致安庆失守 。此后形势急转直下 , 天京已危 , 天京保卫战进入决战阶段 。
这时李秀成再克杭州 , 席卷了浙西、浙东的大片土地 , 从战争的局部来说虽然也是一个胜利 , 但从战争全局来说 , 并非是对太平军西线损失的一个补偿 , 更谈不上能起到支援天京保卫战的作用 。相反 , 浙江的军事进展却加深了太平军两面作战的不利局面 , 浙江的军事胜利 , 反加速了南京的陷落 。
从1862年开始的天京保卫战 , 主要战役是天京会战和紧接着的进兵淮南 。
在天京会战前夕 , 李秀成为了应对两面作战的军情 , 主张对天京城下的湘军采取守势 , 企图先避其锐气 , 而后击其情归 。而对上海则主张采取攻势 , 计划占领上海;巩固苏杭 。这种攻守倒置的战略 , 反而利于湘军在天京外围实施所谓“似宜先守后战 , 脚跟站定”的部署 。
1862年8月 , 李秀成邀集诸王在苏州召开第二次军事会议 , 商讨作战部署 , 决定分兵三路救挽天京 。即派杨辅清等军进攻皖南宁国 , 以牵制敌人的增援部队 , 派陈坤书等军攻芜湖金柱关 , 以截断敌军粮道 。李秀成则亲率大军迎战天京城外的敌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