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京事变到天京陷落的历史过程( 二 )


10月中旬李秀成军开始猛攻雨花台的湘军大营 , 太平军在这次战役中无论在兵力和火力上都占优势 , 攻势异常猛烈 , 使远在安庆的曾国藩也承认:
“警报纷来 , 如在惊涛骇浪之中” “大江南北之危 , 实如累卵” 。
可是历时46天的会战 , 太平军还是以战而无功而结束 。关于此次会战的失败原因 , 李秀成自己承认:
“八月而来 , 各未带冬衣 , 九十月正逢天冷 , 兵又无粮 , 未能成事在此也 。”
其实这只是由于战略错误而派生出来的客观困难而已 。李秀成在这次会战中所犯的战略错误 , 首先是把太平军主力都用在面对面的攻坚战上 , 作战大量使用火力 , 可一旦弹药用尽 , 只得败兴而退 。若能将太平军主力插到敌人后方 , 对敌包抄迂回 , 截断其供应线与粮道 , 那战局必然改观 。
而且 , 会战一开始 , 曾国藩忧心如焚 , 就是唯恐“援贼再来 , 则归路全断 , 一蚁溃堤” 。可是曾国藩所虑 , 却为李秀成所轻 。
其次是李秀成在此次会战中未能专心贯注 , 一获悉“听王败于上海四口 , 全股就歼 , 苏昆空虚”就急忙回首照顾自己的领地了 , 天京会战就因此以失利而告终 。
洪秀全为了弥补天京会战的失利 , 又命令李秀成进行淮南战役 , 并执行“进北攻南”的战略计划 , 这可以说他是对“围魏救赵”计的效法 , 而失败也更惨重 。
所谓“进北攻南”的战略目标有三:
第一、太平军渡江北征 , 以便使南岸的湘军回救北岸的腹地 , 从而解天京之危 。
第二、淮南是产粮区 , 占领它可以解除天京的粮荒 。
第三、能与皖北一带的扶王陈得才、捻军张洛行等取得联系 , 重振皖南的局势 。
可是这些意图很快被曾国藩觉察 , 曾国藩亲自从安庆到天京前线 , 指挥湘军将太平军围护天京城的石垒全部攻破 , 这样太平军“攻北”不仅未能牵南岸的湘军回救 , 反而自己非得回救天京不可了 。
再说 , 当李秀成进入淮南地区时 , 正逢青黄不接 , 土地无粮 , 太平军又未得食 , 饿死者多 。李秀成军逢此绝境 , 那里还搞得到粮食接济天京 , 至于皖北的捻军张洛行 , 此时也不幸被清军打败 , 其他首领所剩无几 , 皖北的局势一蹶不振 。
这样 , 李秀成进兵淮南的三个战略目标均告落空 。
1863年6月 , 因天京、苏州危急 , 李秀成被天王诏回天京 , 太平军在江浦一带渡江 。可那时 , 正逢大江水涨 , 道路被水冲崩 , 无处行走 。而且 , 水灾严重 , 官兵无栖身之所 , 虽有米却没有柴火煮食 , 饿死甚多 , 正逢杨帅、彭帅水军来攻打 , 此举前后失去战士十数万人 。这就是“进北攻南”战略招致的惨重损失 。
李秀成在淮南战役失败之后 , 从1863年6月开始参加苏浙战争 。苏州沦陷后 , 李秀成回到天京 。这年11月 , 曾国藩军已攻陷天京外围的所有城镇据点 , 根据当时天京所处的不利境地 , 天京城只有太平门、神策门尚与外界相通 , 外援断绝 。李秀成向洪秀全提出“让城别走”的主张 , 即:
“京城不能保守 , 曾(曾国藩)帅兵困甚严 , 濠深垒固 , 内少粮草 , 外救不来 , 让城别走……若不依臣所奏 , 六绝定矣!” 。
此主张提供太平天国将领相议时 , 得到大家的赞同 , 可是洪秀全拒绝了当时唯一可行的“让城别走”方案 。
1864年2月底-4月 , 湘军占领太平门、神策门外 , 完成对天京的合围 。此时城内的太平军已是无本之末、无源之水 , 经过4个月惨烈守城战与巷战之后 , 太平军大部战死 , 一部自焚 。
至此 , 历时3年的天京保卫战全面失败 , 天京沦陷它标志着太平天国的失败 。
02 洪秀全之死因为史料缺乏以及各种史料之间又相互矛盾 , 导致对洪秀全之死的说法不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