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铸剑工艺( 五 )


器表之谜
近年来,许多冶金史研究者注意到中原地区出土的一些战国铜剑,表面呈深绿色或灰黑色,虽在地上埋没两千多年,仍光亮而不锈蚀 。对这些剑所作检测揭示,其表层硬度要比深层高出许多,而且远远超出普通铜剑的表层硬度 。因此学者们推测,这些剑铸成后,可能进行过特殊的表面处理,使器表生成一个复盖层,异常坚硬而不锈蚀,既显著提高性能,又起到防腐蚀的作用 。有学者对一些铜剑的检测分析揭示,其表层组织中含铬,是三价铬化物Cr2O3,因此他们认为剑的表面经过了铬化处理 。又有学者对另一些铜剑的检测分析揭示,其表面是一层土漆和二氧化硅所形成的高聚物涂层,即生漆漆膜 。这方面的研究目前刚开了一个头,要彻底揭开战国铜剑表层组织之谜,还有待于更全面,深入的检测和分析 。
见若狐甲而利钝识
《淮南子·氾论训》记:
薛烛庸子,见若狐甲于剑而利钝识矣 。
意思是说,齐国薛邑有一位烛庸子,只要见到剑身上指甲盖那么在原一块,就能够鉴别出这把剑是利还是钝 。看来,烛庸子精于相剑,并因此而闻名 。
所谓相剑,即通过观察器身外表(包括器形、文理、颜色、光泽、铭文、装饰等),来鉴别剑器的优劣和名剑的真伪 。战国社会上专门有一类术士以此为务,被称为“相剑者” 。《吕氏春秋·疑似》称:“使人大迷惑者,患剑似吴干者 。”可见,即使是相剑术士,对于一般铜剑之貌似名剑也很头痛,要予以鉴别,就必须精通铸剑之术,能够识别优劣 。故相剑术又以铸剑术为基础 。《吕氏春秋·别类》记:“相剑者曰:白所以为坚也,黄所以为牣(韧)也,黄白杂则坚且牣,良剑也 。”这句话大概出自相剑术士的相剑经,它就是以铸剑术为依据,结合铜剑的形貌特征和流传使用情况等,即今之所谓掌故,这样才能够最终鉴别名剑的真伪 。《吴越春秋》记有薛烛为越王允常相剑的故事,他事先并不知情,仅凭观察,判明了各剑的名称、优劣,并历数其特征、来历和流传始末 。这虽是后人编造的传说,但大致反映了相剑的情形 。
《韩非子·说林上》也记有一则与相剑有关的故事:
曾从子是一位善相剑之人,客游卫国 。卫君怨吴王,曾从子就说:吴王好剑,我是相剑者,请大王让我去为吴王相剑,乘机将他刺死 。卫君却说:“你这样做并非缘于义,而是为了利 。吴国富强,卫国贫弱,你如果真去了,恐怕反会为吴王用之于我 。于是就将曾从子逐走了 。
这个故事来看,春秋晚期似已有相剑术 。尽管《说林》中的故事都是为游说而编集的事例,有些来源于传说,有些是韩非自己杜撰的,不一定真有其事;但说相剑术大约初起于春秋晚期,却完全有可能,因为古代铜剑正是在这个时期趋于成熟兴盛,并在战争和社会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
相剑之所以能够流行而形成为了一门方术,与贵族中盛行的带剑、好剑之风有着密切关系 。由于社会上有这么一个显赫阶层,不仅盛行佩剑,而且喜好精良华美的宝剑,于是就出现 了一些以相剑为务的术士,他们出入豪门,专为权贵鉴别刀剑 。曾从子、薛烛之流,可谓典型 。
勾践剑是怎么铸造的,为何两千年不锈?越王勾践剑,是用青铜合金铸造,而关于其千年不锈的原因,广受认可的一种说法是与当时楚墓的密封性较好有关,具体分析如下:
一.特殊的青铜配比,并采用“复合金属工艺”制造 。在楚墓中被挖掘到的越王勾践剑,一出土便震惊了考古界 。一方面是因其保存的完好性之高,一方面是它的精美的外形和令人惊叹的锋利度 。据相关资料描述,这把勾践剑的剑格上,镶有蓝色玻璃和绿松石,在暗处会自动散发蓝光,剑身交错着精致的黑色菱形花纹 。
经过专家的分析和相关仪器的检测,剑身主要由铜和锡组成,还包含少量的铝铁镍硫等元素 。且古代铸剑工匠,对于各元素的配比也把控的十分完美 。由于剑脊的含铜量较高,造就了良好的韧性,不易折断,且颜色呈现黄色 。
而剑刃部分的较高含锡量,颜色稍稍泛白,既增加了宝剑的硬度,又提高了它的锋利性,据后期的测试,轻轻一划,便将二十几张纸划破 。为了达到想要的效果,必须经过两次浇铸才能将宝剑铸造完成,这种方法在现代被称为“复合金属工艺” 。在几千年前就掌握了如此先进的技艺,不得不感叹古人的智慧是多么强大 。越王勾践剑,也因此被称为天下第一剑 。
二.勾践剑所处墓室环境密封性能良好,青铜剑身不易生锈 。关于为何经历两千多年,剑身还没有生锈的原因,刚开始有多种猜测 。最有名的就是该剑身使用了一种,至今仍未破解的人工外镀技术,例如经过硫化处理,但很快这种猜想就被否定了,因为此技术在几千年前的古代是不可能存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