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水文特征来看,鄱阳湖是一个典型的通江吞吐型湖泊,所谓“吞”是指鄱阳湖除了容纳修水、赣江、抚河、信江和饶河等河流的水流外,其在长江的吞江位置可能还会导致其“吞入”长江的部分径流;所谓“吐”是指其融汇的诸多河流都将经由鄱阳湖“吐”入长江 。
鄱阳湖巨大的吞吐量
是导致其不同季节“判若两湖”的主要原因
(图:google map)▼
文章插图
当汛期来临时,鄱阳湖“吞”入的水量远远大于“吐”出的水量时,就会出现“洪水一片”的景象,鄱阳湖一年中水域面积的最大值便出现在此期间 。当枯水期来临时,鄱阳湖“吐”入长江的水量大于其“吞”入的地表径流,这时的鄱阳湖水域面积大大萎缩,便出现了“枯水一片”的景象 。
鄱阳湖水位与河流水量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河里要是没水了,鄱阳湖可以分分钟“瘦成一道闪电”
(底图:NASA)▼
文章插图
由此可见,鄱阳湖的湖域面积在汛期和枯水期的变化是很大,并且由于其水量最终“吐”入长江的水文特征,导致鄱阳湖的蓄水能力是较为有限的 。
大湖之困:围湖垦田与枯水加剧
自中古时代以来,鄱阳湖周边的不断扩大的农业生产活动,使得鄱阳湖水系干支流在入湖处出现淤积,特别是清朝中期以来,围湖造田的加剧不仅侵蚀了鄱阳湖的流域空间,水土流失带来的泥沙淤积又加速着其蓄水能力的下降 。
在枯水期时淤积的泥沙更为明显
水被泥沙分割成了一个个“小湖”
(图:NASA)▼
文章插图
南宋时期,随着中国经济中心南移的完成,南方地区人口的激增,广大丘陵和湖滨地区开始了大规模的农业开发 。
鄱阳湖水系诸多河流的上游地区,由于毁林开荒导致水土流失,使得河流含沙量不断增加,下游流速较缓的河道出现淤积,最终沉积在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等河流的入湖三角洲前缘 。
这样的淤积使得河流在汛期行洪不畅,洪水泛滥,进而迫使河流改道 、窜串到其他水系;而五河下游由于不断分汊,逐渐形成了鸟爪状支流入湖 。
不过河流汇入鄱阳湖形成的“大地之树”还挺好看的
(图:图虫创意)▼
文章插图
清朝中期以来,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加快,而入湖三角洲的淤积扩展又为围湖造田、增加耕地提供了条件 。
这些三角洲淤到一定高度后,一些农民便筑堤围垦,导致堤外继续淤高,使堤外高于堤内,即“久圩成塘” 。而淤积愈扩展围垦也随着推进,并逐步推向湖心,从而致使各河流的入湖口下移 。这就导致鄱阳湖水域面积开始萎缩,蓄水能力逐渐下降 。
遥感监测到赣江中支入湖口三角洲扩展明显
(图:江西水利科学院)▼
文章插图
但是受限于鄱阳湖北部两岸丘陵地带的挤压,鄱阳湖周边的农业生产用地较为有限,其规模远不如湖南省的洞庭湖平原 。
而庐山的阻隔,虽然使得九江的城建没有像湖南岳阳那样衔江傍湖的发展起来,但是因此也从空间上压制了历代鄱阳湖沿岸围於造田的势头,这一情况在鄱阳湖的北湖部分较为明显 。
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后
鄱阳湖的围垦面积已不再大幅增加
(图:江西水利科学院)▼
文章插图
20世纪初,洞庭湖在泥沙淤积愈加严重的情况下,由于军阀官吏与民争地、与民争利,见淤洲便竞相围垦,进一步加剧了湖面的萎缩越来越小 。到1983年时,洞庭湖更是缩小到了2691平方公里 。由此,鄱阳湖得以超越洞庭湖,成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 。
浩浩汤汤的云梦泽只停留在了史书的记载中
(图:《湖南省地图册》)▼
文章插图
在江西绿色崛起的发展战略实施中,鄱阳湖的生态建设得到重视 。但是随着近年来长江干支流和汇入鄱阳湖诸河上游水库等水利设施的不断兴建,使得鄱阳湖又面临着新的生态危机 。
这些水库群,为了缓解当地枯水期出现的各种农业生活和居民生活的缺水问题,纷纷在汛后期进行蓄水 。
- 贵州最大的桥 世界第一高桥北盘江大桥
- 电脑自动关机设置在哪里设置 电脑设置定时关机的方法教程
- mac上怎么看隐藏文件 显示Mac隐藏文件的三种方式
- 干的红菇怎么清洗
- 胶水粘在手上怎么办一秒钟清洁干净
- 孟晚舟为啥是加拿大人 孟晚舟是加拿大人吗为什么在加拿大缉拿
- LOL1086是什么意思
- 表情包在线制作的方法有哪些 快速制作gif动画的详细步骤
- wps如何插入图表 wps图表式表格制作教程
- excel如何设置打印区域 excel区域打印的操作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