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无三日晴地无三日平指的是哪里

指的是贵州省 。正确说法应是“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或“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月晴是指贵州气候多变,多阴雨天,潮湿,自然晴天少 。地无三尺平是指贵州地形不平坦、凹凸不平,山峰圭地多 。
贵州的气候温暖湿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气温变化小,冬暖夏凉,气候宜人 。从全省看,通常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多在3℃~6℃,比同纬度其他地区高;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一般是22℃~25℃,为典型夏凉地区 。降水较多,雨季明显,阴天多,日照少 。贵州高原地面崎岖不平,空气受到抬升、搅动、阻塞、磨擦冷暖空气接触机会特别多,这也就形成贵州多阴雨天的主要原因,也造就了贵州的冬暖夏凉,同时负氧离子多,所以“天无三日晴” 。
贵州地貌属于中国西南部高原山地,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 。贵州高原山地居多,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的省份,开门就见山,山间的盆地叫坝子 。贵州高原创造了绝佳的生态旅游胜地:多山、多瀑布、多峡谷、多溶洞、多溪流、多动植物 。所以形容贵州“地无三里平”了 。


“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指的是我国哪个省?“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指的是我国的贵州省 。贵州地貌属于中国西部高原山地,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 。贵州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 。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 。境内山脉众多,重峦叠峰,绵延纵横,山高谷深 。
贵州的气候温暖湿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 。气温变化小,冬暖夏凉,气候宜人 。2002年,省会贵阳市年平均气温为14.8℃,比上年提高0.3℃ 。从全省看,通常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多在3℃~6℃,比同纬度其他地区高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一般是22℃~25℃,为典型夏凉地区 。降水较多,雨季明显,阴天多,日照少 。
扩展资料:
贵州植被丰厚,具有明显的亚热带性质,组成种类繁多,区系成分复杂 。全省维管束植物(不含苔藓植物)共有269科、1655属、6255种(变种) 。植物区系以热带及亚热带性质的地理成分占明显优势,如泛热带分布、热带亚洲分布、旧世界热带分布等地理成分占较大比重,温带性质的地理成分也不同程度存在 。
此外,还有较多的中国特有成分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贵州植被类型多样,既有中国亚热带型的地带性植被常绿阔叶林,又有近热带性质的沟谷季雨林、山地季雨林既有寒温性亚高山针叶林,又有暖性同地针叶林既有大面积次生的落叶阔叶林,又有分布极为局限的珍贵落叶林 。植被在空间分布上又表现出明显的过渡性,从而使各种植被类型在地理分布上相互重叠、错综,各种植被类型组合变得复杂多样 。
参考资料来源:贵州省政府——地理
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指的是哪个省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指的是贵州省 。
因为贵州省自古以来都是高山地区,这里几乎没有平原,所以地形非常崎岖,也就有了“地无三尺平”的说法,而贵州省作为大山地区,这里的天气非常潮湿,因此晴天的时候是非常少的,后来也就形成了“天无三日晴”的说法 。
贵州的气候类型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夏季是主要的雨季,春秋季节降水较少,而冬季,在季风气候中,本来应该是降水较少的季节,但是在贵州却有所不同 。因此,贵州的“天无三日晴”主要是指贵州的冬季经常是阴雨天气,比较潮湿阴冷,体感较差
出处:
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出自明朝时期朱国桢所写的《涌潼小品》一文中,其中描述“黔中之阴雨”的“黔”就是指贵州 。其中一段就是描述了贵州阴雨不断的天气和崎岖不平的山路,而贵州作为国内最穷的省份,还有人在这句话的最后接上“人无三分银” 。
“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是指哪个城市?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指的并不是城市,而是贵州省 。全句为: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 。
天无三日晴:贵州潮湿、多阴雨,自然晴天就少了 。到目前为止人力还无法干预 。
地无三尺平:贵州这块丘陵地方生就了高低不平的样儿 。不过人脸可以整容,地貌也可以改变 。若干年来贵州人已经努力造就了无数的平川和高速通道 。因此,地无三里平这种说法要打一些折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