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是谁提出的

“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是西汉著名礼学家戴圣提出的,这句话出自戴圣编撰的《礼记》这部著作当中的《学记》篇的开篇,《学记》是中国古代一篇教育论文,是古代中国典章制度专著《礼记》(《小戴礼记》)中的一篇文章,是世界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著作 。
《礼记》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典章制度选集,成书于西汉时期,书中的内容主要是关于先秦时期的礼制记录,以及儒家思想观点 。《礼记》这部著作不仅在后世儒家弟子的心目当中具有着十分崇高的地位,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思想的传承与发展方面,也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礼记》这部著作涉及到了大量古代文化史知识,几乎涵盖了社会生活当中的方方面面,无论是称谓、服饰、辞令,又或者是教化、礼俗、丧祭等等均有体现,可以说这部著作就是传承中华文明的文化宝库 。


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这是谁主张的啊教育,担负的最大责任不是传承知识,而是移风易俗 。《学记》开篇说:“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教师,应该是新道德理念的首先承载者 。
《礼记·学记》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易解:引发思虑,广求善良,只能做到小有名声,不足以感动群众 。亲自就教于贤者,体念远大的利弊,虽能够感动群众,仍然不足以教化人民 。君子如果要教化人民,造成良好的风俗习惯,一定要从教育入手 。
《学记》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 。是中国古代一部典章制度专著《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 。据郭沫若考证,作者为孟子的学生乐正克 。
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最早出自出自《礼记·学记》 。意思是君子如果要教化人民,养成良好的风俗习惯,一定要从教育入手,体现了尊师重学的精神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和美学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
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是什么意思?如果要教化人民形成良好的风俗习惯,一定要从教育入手 。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出自《礼记·学记》 。意思是君子如果要教化人民,造成良好的风俗习惯,一定要从教育入手 。表达了这样一种治学精神即,教育担负的最大责任不是传承知识,而是移风易俗 。
拓展资料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 。汉代的郑玄对篇名的解释是:“《学记》者,以其记人学教之义 。”《学记》便是解说古代教育的一篇论著,是古代教育界的一本教科书,是闪耀着儒家光辉思想的一面旗帜,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最具有系统性、理论性的教育专论之一 。
其文学简约、灵活生动如行云流水,富于乐感 。其中有些比喻已经传成为脍炙人口的成语,一直为今所用 。
《学记》全文虽然只有1229个字,但却对我国先秦时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经验做了高度的概括和总结,它不仅对中国古代教育史的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而且至今仍有重 要的参考价值,值得我们认真地研究、借鉴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学记
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是什么意思“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的意思是君子如果想转变民心、形成良好的风俗,恐怕一定要从教育入手吧!建立国家,统治人民,首先要设学施教 。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出自《学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
翻译:美玉不经过雕琢,就不能变成好的器物;人不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 。所以古代君王,建立国家,统治人民,首先要设学施教 。
“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出自《学记》:“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翻译:亲近贤人,体察疏远之士的内心,这样做能够感动群众,却不足以转变民心,改变风俗 。君子如果想转变民心、形成良好的风俗,恐怕一定要从教育入手吧!
《学记》是中国古代一篇教育论文,是古代中国典章制度专著《礼记》(《小戴礼记》)中的一篇,是世界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著作 。一般认为是中国战国晚期思孟学派的作品,据郭沫若考证,作者为乐正克 。其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比较系统和全面地总结和概括了中国先秦时期的教育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