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影响米饭口感的因素也非常多,除了不同的品种,还有不同的水质,不同的海拔高度,不同的大气压力,不同的升温速度等等 。
我们计算过,大约有81个影响因素 。即使我们采用了最先进的压力IH技术方案,但国内的品种、水质、地理环境等因素也要比日本复杂百倍,所以我们只有进行海量实验,才能真正做出一锅好吃的米饭 。
那时候,我们在纯米的实验室摆了十几口从日本带回来的各大品牌的电饭煲,与我们设计出来的锅同时煮饭 。每天都是一边对比,一边调整我们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 。
米家压力IH电饭煲发布之前,研发工作就用了一年多时间,用掉了好几吨大米反复进行实验 。直到有一天,我们的电饭煲煮出来的米饭,吃上去和日本电饭煲不再有任何差别 。
我们并不是「匠人」,只是一批给用户带来好产品的人 。
——小米电饭煲负责人 杨华
12 用专利思维方式鼓励团队创新我们特别善于创新,我们团队每个人包括非技术人员都有好多专利 。我们每隔一段时间组织大家一起讨论,看看各位有什么痛点,我们技术人员帮助实现一些技术方案,这样一来我们自己的专利数增加了,第二也会对整个团队氛围起到一个好的作用,大家遇到痛点以后不是躲,而是兴奋,又有一个痛点,又有一个做专利的机会 。
这些痛点、需求、专利,有一些跟我们公司主营产品是不太相关的 。这就是很有趣的地方,你如果所有东西都围绕现有工作去做,会觉得乏味 。但大家一旦养成了这样的思维方式,在主营业务上也会积极用专利思维考虑这些事情,使得我们产品创新度会更高 。
大家都吹我们擅长创新,但创业团队经常累得跟狗一样,哪有时间想去保持创新思维?于是我们发明了这样一套办法,通过这些思维训练保持大家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
——秒秒测智能体温计负责人 梁于阳
13 不是从头到尾 重新做一遍才叫产品创新只有重新发明压缩机才叫空调创新?
只有改变屏幕发光技术才叫电视创新?
只有自研处理器才叫PC创新?
并不是把产品从头到尾重新做一遍,才叫产品创新 。
「产品创新」绝不等同于「技术创新」,而是整合多种创新方式,将这些方式充分融于一款产品,最终实现产品体验的质变 。
创新最大的核心就是组合,即资源的再组合、再配置 。
比如倪瑞峰(长虹集团董事长)当年在CRT电视里加了一个照片浏览功能,就是可以插一个U盘播放照片,这个电视可以比别的电视多卖一千块钱,而且非常受欢迎 。
这跟当年索尼做Walkman(随身听)的概念是一样的,Walkman(随身听)就是把磁带机和耳机做了一个组合,它不是一个高技术产品,但是它是一个解决消费者体验和生活方式的好产品 。
很多人对于原创和核心技术有一个误解,就是从头到尾什么都是我的才叫创新 。
绝不是说我这个企业有十万人,所有的东西都是我自己干,这不叫核心技术 。有些低端技术和业务甚至是历史包袱,企业还想甩掉呢 。
就是在你的「能力圈」里面做事,做好你最擅长的事 。
「能力圈」是以巴菲特为代表的价值投资者坚守的最重要原则之一,巴菲特在「致股东的信」里,是这么解释的:「你不需要成为每家公司的专家,甚至不需要很多 。你只需要能够评估你能力范围内的公司……能力圈的大小不是关键,而了解它的边界则至关重要 。」
不懂不会让你输 。
没有意识到「有些知识超出了你的能力边界」才是真正的风险 。
14 顶层判断力 决定创新天花板一个企业能不能做出爆品,一定是由最顶层的人确定的 。
最顶层的人包括:最高水平的设计师以及这个企业的最高管理者 。
其实,做一款产品在上市之后到底爆不爆,在前期研发的时候就可以做出判断 。它背后是有一套逻辑和打法的 。
比如,迭代——在明确的方向上,做「减法」 。
典型例子就是空调的摇控器,之前的按键都是 42 个密密麻麻写满了字的键,整个交互比较繁冗,但这就是日本人的文化特点 。美国人谁看说明书?你给我看说明书,你不是给我制造麻烦嘛 。中国人现在也是这个心态 。
好的设计应该做到极致简单,最好「一键操作」,让老人、小孩都能很容易操控 。
苹果做了11键遥控器,小米后来也做了11键摇控器,这就是体验创新 。
我们做的空调摇控器以图形化的方式保留最核心的功能按键,二级功能被折叠到遥控器屏幕菜单中,类似于手机设置界面,条理清晰、使用方便 。
- 新店铺迅速打开局面的8大推广方法 如何做网店推广
- 任正非一共坐了几次牢 任正非怎么入赘孟家的
- 短视频有效引流变现的3个要点 短视频拓客引流方案
- 力王的演员
- 怎样调整投影机的亮度和对比度
- 怎样调制混沌的肉馅呢
- 覃头是什么发型
- 怎样调制酱油
- 手机上的投射屏幕是什么意思
- 五险一金的缴纳比例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