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提和自取有什么区别 自提是什么意思( 三 )


进而消费者的认知是,花钱场景是在门店现场,不是在线上,联想不到线上 。
但如果消费者认知是在线下交易支付,线下的问题在于,有时空限制,门店有打烊的时候,门店就这么大,就只能陈列这么点商品,没有办法构建更多场景来与交易关联 。
消费者决定去门店的过程中,则有其他很多触点、渠道都能截流 。
因此,如果能通过到店自提,“强制性”把门店的选购、支付迁移到线上,零售商就有一个数字化的、线上的交易平台 。如果是高频、有竞争力、有粘性的业务来支撑,这个线上交易平台未来是有机会找到更多消费场景来与交易关联,做很多门店陈列商品以外的生意,也不会被截流 。
进而商业价值和想象空间就很大,就不是一个超市概念了 。这一块是社区小店的价值空间方向,大店做自提则有难度 。
其次,流量即数据 。
线上的流量都是有数据沉淀和留痕的 。这会帮助零售商更懂消费者 。在社区做得是定点固定客流,生意做得好不好要求的是精准性,数据价值可能更重要 。
现在无论线上,还是线下,做得好的零售商,数据能力都很强 。比如Costco,比如ALDI 。
Costco就是会员制业态,所有的用户消费都是有数据的 。数据帮助他们更懂消费者,这也是他们为什么能精选商品,只经营几千支SKU 。进而可以做大单品采购量,创造更好的库存管理效率,做出性价比优势的原因之一 。
国内很多零售商,只要一“精选”,客流就下降 。就是因为懂消费者的能力不足 。

自提和自取有什么区别 自提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九、会员制 。
这一块,可能是最核心的部分 。
中国人口红利的衰竭,意味着未来的竞争会是会员的竞争 。是顾客忠诚度、消费粘性的竞争 。是存量、单客产值的竞争 。
那么,要如何做好会员制业态?如何让消费者成为你的付费会员,与你“绑定”?
除了性价比商品外,《商业观察家》认为,付费会员一定是跟计划性购买关联,或者说要打造计划性购买场景 。
因为,只有消费者在思考要怎么省钱,怎么做生活计划时,他才会算成为付费会员的价值 。进而才会有意愿成为付费会员 。如果是冲动型购买,消费者为什么要算成为付费会员的价值呢 。
所以,社区团购能不能做付费会员制?
如果靠团长在社群里发些商品,那是冲动型消费,冲动型消费怎么做付费会员?
到家业务的问题也在于此,到家提供了更方便的配送服务,让消费者的购物行为变得更随意了,没有那么有计划了 。如果是可以随意获得,不是计划性购买,消费者又有多大意愿成为你的付费会员?
还有传统的社区小店,解决的是即时性需求 。这些解决即时性需求的商店,那家做付费会员做成功了?
到店自提最大的好处是,改变了购物行为 。传统在社区商业场景下,因为离消费者近,商业开展都是满足即时性需求,一般商品售价也会高出15%左右 。
现在到店自提一出来,促使消费者的购物行为发生变化,在社区场景下,变成计划性购买特征了 。生意模型就变了,商品不再是溢价销售,要卖得更贵,而是性价比销售了 。
比如,配以上文所说的成本节省,可以让一部分利给消费者,又有数据和交易平台,如果供应链能力跟上,那就是社区版的Costco,小店版、线上版的Costco了 。
从这个逻辑来讲,未来所有做得好的到店(仓)自提业态必会往付费会员制方向走 。

前景
说了这么多好处,接下来谈谈市场前景 。
归根结底,到店自提是在打造新的消费场景,所以,评估这个业态有多大可能性,可能也是要看这个场景有多大适用性,能做多大用户群规模 。
到店自提适用哪些客群,哪些场景呢?
首先是,年轻家庭、年轻用户群的下班顺道购买 。
这个场景是存在的 。例如,1小时配送到家业务早就已经证明了这个场景,到家业务中,很多消费者都是下班路上线上购买,回到家刚刚好就可以收货 。
这个场景也意味着,到店自提只能通过社区内小店拓展,大店做到店自提离消费者比较远,消费者顺不了道 。
这既意味着,到店自提的目标用户群是年轻家庭、年轻用户群,是上班族 。如果是退休老人,一方面他们对互联网的适用性不好 。另一方面,他们有的是时间,他们会左跑右跑到处买,到处找打折商品,从他们身上很难赚钱,也很难建立“粘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