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菌核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1、摘除黄叶 。彻底摘除植株下部的黄叶,不仅能防止病菌通过衰老黄叶进行传染,而且能改善通风透光,降低湿度,对病害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摘黄叶可在初花期和终花期各进行1次 。摘除的黄叶要集中深埋 。
2、合理施肥 。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 。
3、防止大水漫灌,雨后及时排水 。低洼地采用高畦栽培 。
4、加强菜窖管理 。种株人窖前后,要严防受冻 。窖温升高、湿度过大时,要及时通风降温、降湿,并及时倒菜和剔除病株,严防窖内传病 。
【白菜菌核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5、药剂防治 。采种株进入开花盛期,如病叶株率达10%,病茎株率在1%左右时,就应开始喷药,以后每隔10天左右喷1次,共喷2-3次 。药液应着重喷在植株的茎基部、老叶和地面上,常用药剂有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氯硝胺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氯硝胺粉剂每亩2-2.5千克与细泥粉15千克配成药土,或用70%五氯硝基苯粉剂每亩250克混细泥粉15千克,均匀撒在行间地面上 。
新型白菜娃娃菜菌核病如何防治?发病初期,可用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40%嘧霉胺悬浮剂1000倍液喷施,或用腐霉利配福美双、异菌脲加多菌灵等复配方案,注意轮换用药 。重点喷洒茎基部和基部叶片,隔7天喷1次,根据病情好转情况用药2-3次 。
娃娃菜是一种口感较好的新型白菜,也叫微型大白菜,南方地区多在春秋季种植,夏季高山能种植 。娃娃菜生育期比较短,一般50天左右,在种植期间也常受到霜霉病、软腐病、菌核病、蚜虫、小菜蛾等病虫害的危害 。菌核病属十字花科蔬菜作物上常发性病害,一般重茬种植、土壤高湿环境有利菌核病发生 。白菜种植中,有一种病害很多人往往认识不清,把它当作软腐病来防治,结果耽误了病情 。这种病害主要出现在冷凉多雨的天气里,在冷凉气候条件下浇水过多也容易出现 。前期和软腐病症状一样,都是危害叶片基部,导致靠近土壤的部分出现水浸状腐烂 。
这个病害从大白菜出苗后到储藏期都会感染,此病的出现与温度、湿度、连作关系较大 。大棚内种植湿度过大,早春或者秋冬季节低温栽培很容易受到病菌侵染;露地早春低温寡照、持续阴雨、晚秋季节低温、多雨、多雾发病比较严重;另外在不注意轮作倒茬、偏施氮肥,密度过大,通风透光差,低洼积水、大水漫灌的情况下发病也较重 。娃娃菜染病后,先从一侧叶片基部染病,渐向内部发展 。病部不凹陷、呈褐色腐烂,并长出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和褐色菌核,腐烂处无臭味 。病部褐色腐烂,并有白色菌丝体及褐色菌
发病较重的地块,一定要注意实行轮作,同时要选择前茬没有种过十字花科的地块进行育苗或者直播种植,采用高畦或者起小垄栽培、合理密植,科学浇水,注意田间不能积水 。大棚种植的在发病后除了使用上面所说的药剂外,如果遇到连续阴雨天,可选45%腐霉利烟剂熏蒸,每亩每次用250克,傍晚6点左右进行,密闭大棚,第二天早晨及时打开风口通风 。
白菜菌核病都有哪些表现呢?应该如何治理呢?娃娃菜是一种口感好的新型大白菜,也叫微型大白菜 。南方多春秋季种植,夏季可在高山上种植 。娃娃菜生长期短,一般50天左右,在种植过程中常被霜霉病、软腐病、菌核病、蚜虫、小菜蛾等病虫害为害 。菌核病是十字花科蔬菜作物上的一种常见病害,在连作和高湿度的土壤环境中容易发生 。核盘菌娃娃菜,俗称腐烂病,通常从蔬菜的基部开始,逐渐蔓延到整片叶子甚至整株植物,会影响娃娃菜 。
一. 娃娃菜核盘菌的症状特征
1.症状识别
娃娃菜感染后,疾病从一片叶子的基部开始,逐渐向内部发展 。患病部位不凹陷,褐腐病、白棉絮菌丝体和褐菌核生长,腐烂部位无异味 。
患病部位呈褐色,腐烂,菌丝呈白色,菌核呈褐色
2.发生特征
在土壤或种子中越冬或越夏的病原菌菌核病可通过雨水和空气传播 。该病菌适合在气温20℃左右、湿度85%以上的条件下萌发和侵染 。病后,病害长出新的菌核,可以再侵染,尤其是植株中下部的病叶,是后期病害的主要来源 。连作有利于菌核积累,土壤湿度高有利于菌核萌发 。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局部施氮肥或种植过密的土地都容易发病 。
二、防控措施
1、农业措施
合理选择娃娃菜品种,控制好种植密度,与非十字花科蔬菜轮作;增加全分解有机肥的施用,避免氮肥单一过量施用,注意氮、磷、钾的配合施用,补充钙等中微量元素,提高植物抗病能力;低洼地应种植在高地块,并应注意及时排水,以降低田间湿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