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有二:
一、客家人都是客居在岭南岭北的山地里,“韩江三角洲”靠山边的饶平、潮安、揭西、陆河等都是客家人居住的地方,“珠江三角洲”靠山边的县也就是珠江三角洲中心的中山市,其中的五桂山等地也是客家人居住的地方 。客家人在山区居住,耕地极为有限,再加上要讲究风水,所以都将祖先葬于各个山头之上,离住家都有一段路程 。而清明时节又是客家人春耕大忙季节,“春争时夏争日”,春耕生产农时绝不能因扫墓而耽误,所以时间上不容许客家人清明去扫墓 。
二、客家人生活较为贫困,“年到初七八,家家捋粥砵”;如果有孩子开学,学费不能赊欠,连下蛋的母鸡都得卖掉;清明春耕生产要投资,因此此时扫墓,既无钱又无物,所以从财物方面不容许客家人清明去扫墓 。
客家人的清明祭祖习俗有那三点首先客家人是春秋祭祖,清明节当天是不拜祭的(不过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也有很多在清明节当天祭祖了) 。
梅州客家人将扫墓祭祖称为“挂纸” 。“挂纸”的日子一般是在过完春节至清明节前夕,或者中秋节前后 。扫墓的时候,客家人会带上“三牲”即鸡、猪和鱼、水果、茶、酒、香烛等祭品到祖先坟前,祭拜先人,并在坟头挂起沾着鸡血的草纸、在坟场周围压放草纸表示悼念 。
客家人清明节当天不扫墓祭祖是有历史原因的 。据梅县博物馆馆长朱迪光介绍,由于清明节正处于三荒期间,当时远道迁徙的客家人生活贫苦,此时连祭祖的“三牲”鸡、猪肉、鱼也难以办齐,更不用说置办其他祭品了 。同时,因为清明节正值春耕生产大忙季节,勤劳的客家人担心错过时节影响收成,而忙于播种插秧,故将祭祖扫墓的日子定在较清闲的时间 。
除不扫墓祭祖这一传统习俗外,在清明节,梅州客家地区还有一种流传上百年的习俗,那就是吃清明粄 。
据梅州兴宁63岁的李大妈介绍,每年清明节前夕,客家妇女就会到山上采摘或者到市场上购买苎叶、艾叶、鸡屎藤等植物,回来晾晒干之后,捣碎,拌在糯米粉或粘米粉中,加上糖,捏成一个个小巧的糍粑放进锅里蒸熟,就成了清香可口客家美食——清明粄 。
“我很小的时候就会做清明粄了,是跟母亲学的 。到现在已经做了几十年了,一直没有间断 。外出工作的儿女,每年清明节回来都要带一大包出去 。”李大妈说 。
在梅州地区,相传在清明节这天吃了清明粄可以辟邪祛病,百病不侵 。
客家妹张凤仪说:“小时候每到清明节,奶奶或妈妈就会把两块清明粄放在我口袋里,说是为了‘辟邪’ 。长大后明白那是老一辈流传下来的说法,但我仍然很爱吃清明粄,尤其是妈妈亲手做的清明粄 。”如今,带着浓浓草香味的清明粄早已成了梅州客家地区最有名的小吃之一 。
小小清明粄流传上百年,除了有先人赋以它美好的寓意外,还与它本身具有的功效有关 。据了解,制作清明粄的原材料苎叶、艾叶、鸡屎藤等都是草药,具有祛湿、暖胃等功效,粤东地区湿气较重,当地居民吃清明粄可以起到除湿预防各种疾病的作用 。
客家人为什么中秋节前后扫墓?主要原因是清明节正值春耕忙碌时期,难以办齐祭品,也不想耽误农活 。
【为什么客家人的清明节不去拜山】“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一般在农历二月底三月初 。在古代,清明前两天(或一天)为纪念春秋时被烧死在绵山上的介子推母子的寒食节,民间禁用烟火,只吃冷食 。后由于两个节相距很近,而融合为一个节日 。
唐、宋以后 。清明节主要活动是扫墓、植树、踏青等 。古俗本有春秋祭祀,春祭在清明,秋祭在重阳 。于是清明祭扫坟墓之俗,自汉沿袭至今,成为我国汉族地区扫墓祭祖的传统节日 。但是在福建闽西永定客家习俗里,人们是不在清明节扫墓祭祖的,永定客家人的扫墓习俗是在每年正月期间进行的 。如此特殊的习俗,源于永定客家特殊的民情 。
客家人把扫墓叫做“铲地”,意思是把墓地的草铲平 。
现在,梅州人扫墓的时间有多个,不一定是在清明,有些是在八月份,有些在重阳,还有在过年前后祭扫的 。而按照旧的风俗,客家人清明是不扫墓的,一般有春秋两祭,在农历二月或九月;
主要原因是清明节正值春耕忙碌时期,难以办齐祭品,也不想耽误农活 。但如今客家地区在清明节扫墓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广西陆川基本上都是重阳扫墓,叫烧纸或拜山 。
- 为什么国家规定文物归国家所有
- 为什么客制化机械键盘这么贵
- 为什么叫苏联人老毛子
- 年羹尧为什么还叫亮工
- 为什么肯德基麦当劳不卖酒
- 为什么空间发的说说过一会会消失
- 左宗棠为什么要抬棺出征
- 为什么空气湿度越小蒸发量就越大
- 李白为什么一生不得志
- 为什么空气是透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