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无问西东

《无问西东》以匠心之姿 , 展现出几代知识分子的风骨与胸襟 , 以及面对困境砥砺前行 , 让内心的真实 , 和无畏的抉择 , 来驱散青春的迷惘 。其实是这部电影用了段不同时空的交叉又叙事 , 巧妙的将故事穿插在一起又藕断丝连 。吴岭澜、 沈光耀、王敏佳、陈鹏、张果果几个年轻人满怀诸多渴望 , 在四个非同凡响的时空中一路前行 。
如何看待电影《无问西东》?【如何评价无问西东】电影《无问西东》中 , 那个时代的一幅幅画面、青年们一颗颗赤诚的心 , 让无数观众热泪盈眶 。
事实上 , 这不是导演对电影场景艺术性的加工 , 而是一段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故事 。
?二战时 , 中国人创造的一场“奇迹”?
1943年 , 那个被战争撕扯粉碎的时代 , 无数人用牺牲和血汗寻求和平的方向 。
时任美国总统的罗斯福曾致电中国国民政府 , 希望中方能在半年时间内在成都附近完成数个轰炸机机场的建设 , 以便美国陆军航空队对日本本土进行打击 。
在此之前 , 日本已对中国重庆、成都等地进行了多次毫无人性的轰炸 。手无寸铁的百姓、校园里读书的孩童、医院中等待救治的病人、教堂里祈祷的修女都成为了轰炸目标 。
那时的中国千疮百孔 , 青壮年都在前线参军 , 不多的粮食也要优先供应前方 。然而这些困难 , 都没有成为中国人民修建机场的阻碍 。
为了供轰炸机起飞 , 跑道厚度须达到1米 , 用来压路的“石磙子”最重达16吨 。这些巨型“石磙子”全靠人力拉动 , 这也有了电影中的那一幕 。
就这样 , 几公里的跑道上 , 人就像一大群蚂蚁 , 日夜不停地建设 。不少学生膝盖跪破、发炎流脓 , 还晒脱了一层皮 。但面对足以亡国的危难 , 他们没有一句怨言 。
不分昼夜 , 毫无停歇 , 仅仅5月 , 新津机场建成了 。
这座二战时期亚洲最大的轰炸机场直到现在 , 都被称为一个奇迹 , 一个二战的奇迹 , 也是属于中国的奇迹 。
新津机场修建后 , 日本飞机再也不敢轻易进入重庆、成都进行轰炸 , 而从新津机场起飞的美国轰炸机则成功进入日本本土反击 , 让侵略者为此次战争付出了沉重代价 。
没有中国普通百姓用“血肉”创造的奇迹 , 就没有美国空军反攻的胜利 。为了纪念这段历史 , 美国陈纳德航空军事博物馆的醒目处长期悬挂着新津机场的修建照片 。
?后方无战事 , 亦有英雄魂 ?
无论是电影 , 还是新津机场 , 都只是岁月之书被掀起的一角 。当无数英勇战士身怀理想与担当奔赴前线的同时 , “大后方”的人民也在用自己的方式 , 向历史印证战争的残酷和中华人民的不屈 。
十四年抗战期间 , 四川为全国贡献300余万兵员、300余万劳工、三分之一的粮赋 , 成为了支撑全国人民抗战的“大后方” 。
无问西东 , 无问我名 。艰苦卓绝的年代 , 充满理想的中国少年们发出这样的怒吼 。和电影男主角一样 , 这些热血天真的赤子 , 响应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口号弃笔从戎 , 用自己的血肉之躯谱写抗战壮歌 。
怎么评价电影《无问西东》?电影《无问西东》不仅作为清华大学的宣传片存在 , 更是对当下每个迷惘不知所措青年的教育片 , 作为一部剧情片显然导演野心很大 , 并不甘于剧情的单薄浅意 。四个不同时代出自清华大学的学生在导演执笔下 , 却被巧妙串联在一起 , 人生在世 , 只有八九不如意 , 尽可能做到不在乎外界种种刺激 , “只问深情 , 不问东西”主题贯穿全片 , 不忘初心 , 坚持本心方是实现自我人生意义价值的精神情怀 。
许多时候我们会对自己的人生提出各种质疑 , 甚至会在自己始终坚持的梦想边缘徘徊 , 在面对不确定的未来时 , 选择题的难度自然会上升 , 《无问西东》中的四位主人公 , 在提前了解到自己所面对人生时 , 毅然决然选择了听从内心最真切心声 , 也只有这样的选择才不会令人深感遗憾 。然而试想一番将主人公所遭遇问题 , 置于我们每一个平凡之人身上 , 我们在提前了解到自己人生时 , 又会做出怎样的决定 , 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