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教育如何弘扬我们需要怎样的传统文化教育( 四 )
这是某次读书会上,一位同学就《论语》中“君子不器”这一观念发表的独立见解 。我们可以从中看到,读书会所探讨的内容并不是停留在纸面上的经典文字,而是这些文字和每个人的人生的关系 。当很多老师和家长都在为学生的阅读低幼化而担心的时候,苏州中学国学社的社员却已经手捧着各种人文经典,在讨论和交流中来思考、规划自己的人生了 。我们的探讨并没有任何预设的答案,每位同学都畅谈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独到见解,提出自己的问题,其它老师和同学则都作为平等的交流者,切磋着彼此的观点 。由此,几乎每一次读书会后,都可以有几篇颇具水平的读书报告产生,其中的一些则被收入校刊,成为与全校师生共同分享的资料 。

文章插图
【文化教育如何弘扬我们需要怎样的传统文化教育】因此,总而言之,我们现在所面对的最重要的问题并不是是否应当将传统文化教育引入基础教育,而是要首先明白应该向学生传播具有怎样价值的传统文化;不是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接受相同内涵的传统文化,而是要向不同层次的学生传授或浅显或深奥的各种层面的传统文化;不是将课堂教学作为传播深奥思想、体会细腻情感的传统文化的唯一途径,而是需要开发多种在非功利性的探讨感悟中提升人生境界的平台;不是大而化之地急于表达以天下为己任的文化激情,而是应该在担负起文化使命感的同时,宁静致远,从身边能够做好的一点一滴做起——正如我们国学社一位同学在读书报告中写到的那样:“我认为,学习国学的重点应在于理解、感悟并用筛选性的眼光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并将传统与现代的精华相融合,激起有识之士从内心发出的对美好、对理想的追求与探索的热情 。这或许不是一件可以速成的事,经过实践的过滤沉积,一定会有执着于理想、愿意奉其一生于真理事业探寻的人坚持下来,他可以感染一个人、一群人甚至一国人,直至国学、或任何一门学问得到优秀文化理当获得的普遍尊重为止 。所以学习国学,要保持一颗好奇与敬畏共存之心,对于实践中的痛苦的担当,应当如对喜悦的渴望,需要以赤子之心坦然面对——沉静,是必须具备的品质 。”
- 狮子鼻面相的人命运如何
- 如何做店铺才是成功的开始,只有在上升通道类目才是最适合你!
- 如何挑选芭乐
- 手把手教你创建词条全流程 百度百科如何创建自己的词条
- 营销文案策划之:如何让营销文案获得客户更多的点击
- 有些网站突然无法访问 360网页无法访问如何解决
- 现在开天猫店需要什么条件 天猫如何开店
- 杜高犬如何喂养
- 绂怎么读绂如何读
- 58同城凭什么值这么多 58同城市值如何617亿元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