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终于上映,它的“一镜到底”,究竟有没有意义?

在开始讲述这部电影电影之前, 我觉得有必要提到一部电影 。
即希区柯克的《夺魂索》(1948),借着这部电影,我们先来聊一聊分镜和长镜头 。

《1917》终于上映,它的“一镜到底”,究竟有没有意义?

文章插图
希区柯克有很多经典电影,像什么《惊魂记》、《后窗》、《群鸟》、《西北偏北》...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惊悚电影,希区柯克以惊悚、悬疑的风格而闻名, 不仅如此,他的分镜也十分高超绝妙,电影《西北偏北》的部分片段的分镜多次被不同专业电影书籍相继引用和分析,由此可见导演本身出色的空间感知力 。
只有对电影空间有一定的把握能力,才会让分镜显得流畅、不突兀 。
分镜多是运用剪辑手法人为的去制造画面联系,中间的过渡需要观众脑补,这个过程里,留下的镜头是人为的选择性的结果,所以熟悉希区柯克的观众一定能感受到他在电影里“刻意性”,这些电影里往往会刻意强化的一些东西,比如:恐怖的氛围,惊悚的特写,还有那个著名的“希区柯克式变焦”(即滑动变焦) 。
《1917》终于上映,它的“一镜到底”,究竟有没有意义?

文章插图
有的,是为了制造气氛,渲染效果,而有的,则是为了给观众提供某种剧情上或知觉上的暗示,所以电影往往惊险、紧凑,节奏上也是步步为营,没有半点废话,可以说,希区柯克的剪辑和分镜是他制胜的关键法宝,他会把松散的电影剧情收缩得很紧,以便于能随时调动起观众的情绪 。
后来,节奏化的剪辑方式和分镜手段已经满足不了他了,《夺魂索》的“伪一镜到底”就是他突破分镜桎梏的第一步 。
《1917》终于上映,它的“一镜到底”,究竟有没有意义?

文章插图
那么《夺魂索》和我们要说的《1917》有什么关联呢?
既然都是以“一镜到底”为噱头的电影,它们之间的异同点,还是需要提一提的,这其中,对节奏的精确把握最重要 。
《夺魂索》因为技术原因,没法做到毫无破绽的“一镜到底”,所以他会通过一些巧妙的遮挡来隐藏剪辑点,这就让呈现在观众面前的电影几乎就像是一部实况录像,摄像机忠实的记录了眼前的一切,并将反馈到的信息传递给观众 。
我们可以看到镜头前的角色做的一切,我们还知道一些隐情,一些角色所不知道的事情,但作为旁观者,我们什么都不能说,只能任由故事自然的进行下去 。
《1917》终于上映,它的“一镜到底”,究竟有没有意义?

文章插图
长镜头保留了过程的完整性,自然也就多了很多没必要的剧情,它所增加的电影时长是常规电影里面,剪辑的分镜之间所忽略掉的,没有展现在影像里的细节,这些细节可有可无,并不会影响电影主体 。
在《夺魂索》里面,为了保持故事的过程完整性,他们都被保留了下来 。不过,片子也进行了一些补救措施,这一点一会再说 。
到这里,我们也能看出来,长镜头取代剪辑分镜的代价,就是原本的故事进程被拉长了,节奏变慢了 。
《1917》作为一部战争片,这里面逼真的影像和事无巨细的叙述,给一部分影迷带来了很好地观影体验,但同时,也加重另一部分普通观众理解上的负担 。
《1917》终于上映,它的“一镜到底”,究竟有没有意义?

文章插图
毕竟,故事被拉长了,细节变多了,主题就被稀释了 。
甚至可以说,一个简单的三幕电影,被拉扯成了五幕史诗 。
一部以长镜头为主的电影,如果无法让故事在节奏上找到一个绝妙的匹配点的话,那么很容易让观众感到疲倦和困乏 。
《夺魂索》的补救措施有两点,一点是时长,一点是节奏 。
《1917》终于上映,它的“一镜到底”,究竟有没有意义?

文章插图
为了保证故事节奏与常规影片相一致,时长仅仅只有80分钟,而希区柯克其他的片子,几乎都是2个小时左右,我十分确认,这种电影时长的差异,绝大部分原因取决于希区柯克对《夺魂索》长镜头的「精神剪辑」 。
「精神剪辑」什么意思?其实很容易解释 。
简单来说,我们可能认为《夺魂索》是“一镜到底”的产物,但是事实上,它和常规电影一样,也有很重的剪辑痕迹,只不过这种痕迹不在表面上,分镜与分镜之间的叙事逻辑衔接地就像实况录像一样,理论上它仍是存在分镜的,只不过因为希区柯克对电影故事进行了修正和压缩,使得它看起来像是一段时间发生的故事,并且去除了尽可能多的不必要的赘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