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终于上映,它的“一镜到底”,究竟有没有意义?( 三 )


《1917》终于上映,它的“一镜到底”,究竟有没有意义?

文章插图
而在此之前,战场上面,站在尸体身上的乌鸦,以及躲藏在地道里的巨大老鼠,自然而然就是死亡的象征,战争会强化坏的一面,也会凸显好的一面,所以这里代表希望的人性就显得特别珍贵 。
第五幕,跳水逃脱德军追捕的斯科菲尔德,意外找到了二营的队伍,而现在,他需要尽快把命令传达给队伍里的麦肯锡上校 。
最后一幕,应该是最紧张的一幕,因为距离进攻只有短短的几个小时,如果无法在进攻前传达命令的话,那么斯科菲尔德之前所做的努力全都白费了,布雷克的哥哥也会因此死在战场上 。
现在斯科菲尔德身上其实有两个使命,第一个是最开始的传送命令,第二个,则是布雷克的遭遇告诉他的哥哥 。
《1917》终于上映,它的“一镜到底”,究竟有没有意义?

文章插图
幸运的是,虽然晚了一点,但斯科菲尔德还是在第一次进攻还没结束之前将命令传达给了麦肯锡上校,拯救了大部分士兵的性命,后来,他又找到了布雷克的哥哥,将布雷克的遭遇告诉了他 。
片尾,他走到了一棵树下,坐下来休憩,故事就以这样的结尾而结束,如果你对开头还有所印象的话,一定会记得,最开始,斯科菲尔德和布雷克的旅途故事,也是从一棵树下展开的 。
树,是归宿,是家的象征 。
《1917》终于上映,它的“一镜到底”,究竟有没有意义?

文章插图
开头和结尾的呼应,让斯科菲尔德的这段旅程有了一个史诗性的落幕,也让这部片子不同于三幕影片,尤其是在五幕结构上,更倾向于戏剧的标准,并且,我们知道,戏剧实际上应该是长镜头的先行者之一,毕竟它们没有机会去做剪辑 。
稍微厘清一下细节的话,从第一幕的战争开场,到第二幕(农场),第三幕(顺风车),第四幕(逃难者和婴儿),到最后的第五幕收尾,每一幕的主题都很明确,前后两幕是故事的开场和落幕,而中间三幕,则是触发同一个主题,即战争细节 。
二至四幕实际上可以归为一幕,但因为情境的不同,分为三幕更为合适一些 。
无论是农场、顺风车,还是破败的城市,都是战争创造或遗留下来的意象,它让我们加深了对战争的理解 。
电影最后一幕,麦肯锡上校说的一句话让我印象特别深,他说:“战争只会以一种方式结束,战至一兵一卒 。”
《1917》终于上映,它的“一镜到底”,究竟有没有意义?

文章插图
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即使斯科菲尔德成功阻止了一场进攻,正如我们所看到的,他确实做到了——但下一次进攻,下一次战争,依然是没法避免的,战争最终的形态,只能是以无数死亡来展现 。
因此,痛苦无法被避免 。
这种痛苦的细节,就埋藏着电影的各个角落,并因为“一镜到底”的拍摄手法而被放大了,在这里,长镜头是服务于电影的,而并非像一些人所说的是“炫技”,《1917》真正的问题不在于“一镜到底”,而在于节奏的把握上 。
长镜头能容纳更多的故事空间,但必须压缩时间来加快节奏 。这也就意味着它不是像常规电影那样用常规分镜来讲故事,他需要特殊的手法,需要更极致的节奏来带动情节,要么,是慢到一种极致,像《刺客聂隐娘》,要么则是压缩时间和空间,像是《夺魂索》(尽可能遵循亚里士多德三一律) 。
即便是长镜头,留在镜头里的,也不应该有过多的无用信息,如果一段剧情无法很好的调动起观众的情绪的话,那么缩短或替换掉会更好一些,当然,《1917》并不缺少细节,相反,它是一部很成熟的作品 。
这种成熟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角色的连贯性,主题的一致性...等等 。
斯科菲尔德跳水那一段,他抱着浮木顺着水流飘动,一心想要寻死,但看到天上飘到河水里的花瓣时,他一定想到了布雷克和自己的家人 。
为什么?
因为布雷克和斯科菲尔德在刚到达农场的时候,看到了一大片开花果树,布雷克告诉他,他的家乡也有这样的果树,布雷克的回忆触动到了他 。
这样一个小细节,让斯科菲尔德重新振作起来,直到上岸之后才放声痛哭 。
像这样的前后呼应,电影做得很好,不过你得仔细去看,否则很容易忽略掉,毕竟两个小时的电影,很难保证细节上都能记住,不过多幕分割之后,理解起来倒也并不是太难了 。
而关于“一镜到底”这种拍摄手法在《1917》里的运用究竟合不合适,实在是一个见仁见智的事情,从影片本身来看,它做的很不错,如果有类似的影片,我可能仍然会去看,即使可能仍会有不满意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