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之佳再冲IPO:募资9亿急开千家新店,药店一出云南就亏损

来源:AI财经社
文 | AI财经社 周享玥
编 | 鹿鸣
本文由《财经天下》周刊旗下账号AI财经社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 。违者必究 。
在经过了长达一年的等待后,已经两度折戟IPO的健之佳依旧没有放弃自己的上市梦 。
7月28日,云南健之佳健康连锁店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健之佳”)第四次向中国证监会递交了招股说明书,拟发行不超过1325万股,并申请在上交所主板上市,募资9.209亿元 。
值得注意的是,健之佳是仅次于一心堂的云南药店老二,但相比起早在2014年就已经登陆资本市场的“大哥”一心堂来说,健之佳可谓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

健之佳再冲IPO:募资9亿急开千家新店,药店一出云南就亏损

文章插图
(图源:视觉中国)
错失连锁药店第一股
健之佳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98年,这一年,一位刚从深圳返回云南的年轻人蓝波在昆明开出了第一家健之佳药店,由此开启了健之佳的医药连锁事业 。
公开资料显示,蓝波出生于1967年,是个地地道道的昆明人 。1994年,时年26岁的蓝波顺应下海经商的大潮前往深圳打拼,却接连3个月都没有找到工作,这段经历后来被他形容为“最艰难的时刻” 。
然而,到1998年,他已经成为了深圳海王星辰连锁药店有限公司财务经理、全国销售副总 。彼时,海王星辰有意跨区域扩张,蓝波便决定前往自己的家乡云南开荒,于1998年年底在昆明开出了第一家健之佳门店 。
事实上,健之佳与深圳“海王系”的渊源远不止如此 。1999年1月,蓝波创办健之佳最早的经营主体云南健之佳连锁健康药房有限公司(下称“连锁药房”),其中,“海王系”旗下公司海王星辰正是股东之一,以40万元的出资额换得了40%股权,为连锁药房第一大股东 。一直到2012年12月,海王星辰才将其持有的连锁药房40%股权以8148万元作价转给了健之佳,全身而退 。
2004年9月,连锁药房又联合云南恒创、昆明勤康、畅思行等几家由蓝波控制的公司及一位自然人共同出资1000万元成立云南健之佳药业有限公司(健之佳前身),并于2008年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蓝波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开始谋划上市事宜,目标直指国内“连锁药店第一股” 。
健之佳再冲IPO:募资9亿急开千家新店,药店一出云南就亏损

文章插图
(图源:健之佳官方微信公众号)
而就在健之佳早期经营主体连锁药房设立的第二年,也即2000年,一心堂创始人阮鸿献就通过旗下公司云南鸿翔中草药有限公司,联合其父亲阮学荣共同出资260万元,设立了云南鸿翔药业有限公司,一心堂连锁药店也随之诞生 。
2009年,也即健之佳股改第二年,鸿翔药业也进行股改,变更为云南鸿翔一心堂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阮鸿献任董事长兼总经理 。随后,两家公司都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划上市 。
然而,健之佳虽然起了个大早,却只赶上了晚集 。2014年7月,一心堂抢先健之佳登陆A股市场,拿下了 A股“连锁药店第一股”的称号 。
反观健之佳,早在2007年就被云南省经委确定为重点培育拟上市企业,并自2008年起接受长江证券的辅导,却一直到2017年才正式向证监会提交首次公开募股申请,计划登陆上交所,募集资金不超过5.09亿元 。
2018年1月,在经历7个月的拉锯战后,健之佳突然申请终止审查,首次IPO之路也由此戛然中断 。但对于终止审查的原因,健之佳方面一直未曾对外披露 。
2019年6月,健之佳再次向证监会递交招股书,募资金额也扩增到了9.209亿元 。然而,上市进程却依旧无甚起色,在度过了一年的漫长等待期后,健之佳只好于近日再次递交招股书,冲击IPO 。
而在业绩与市场份额上,健之佳也渐渐不敌一心堂,退居“老二”地位 。据《中国药店》杂志数据显示,自2007年起,一心堂销售额及直营门店数就一直位居云南第一 。而在“2018-2019年度中国连锁药店综合实力百强企业”榜单中,一心堂位居第二名,仅次于国药控股国大药房,健之佳则排在了第十位 。
一出云南就亏损
靠着做连锁药店起家,蓝波却并不满足于仅仅做药品零售生意,在他看来,随着药品零售的利润越来越薄,要想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就必须探寻新业务,实现业态多元化 。
于是,2005年,健之佳创办了“之佳便利”,主营便利零售,经营区域主要在云南地区 。2006年,他又斥资500万元成立了云南健之佳健康体检中心有限公司,主营健康体检业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