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若有擎天柱——明朝就不会灭亡 , 崇祯帝就不会找个歪脖子树上吊
况且李成梁不能算明末人物 , 李成梁时期 , 后金都没有崛起 , 万历年间还不能算明末 。真正算明末的只能是天启和崇祯两朝 。
天启朝的名将有熊廷弼、孙承宗、袁崇焕;崇祯朝名将有(不重复):卢象升、孙传庭、吴三桂、丁启睿、洪承畴、左良玉、高杰、刘泽清、秦良玉、曹文诏 。
文章插图
哈佛大学出版的1415年明朝地图
天启朝名将
1、熊廷弼 。熊廷弼是萨尔浒之战后首个采取辽东战略防守的将领 , 以要地防守为主、游骑骚扰为辅的策略 。其后的孙承宗、袁崇焕策略基本是采取和熊廷弼一致的城守策略 。
熊廷弼的失败在于:1、没有得到统一辽东事务授权 , 受到牵制;2、人际关系太差 , 没有得到朝廷的支持 。
2、孙承宗 。孙承宗主要作用是固守辽西 , 修建宁锦防线;改革辽东军事体制 , 大规模练兵 , 提拔袁崇焕等将领 。孙承宗以帝师身份 , 得到明熹宗的信任 , 得以一统辽东事权 , 这是孙承宗比熊廷弼成功的原因 。
【李成梁、卢象升、李定国、孙传庭谁才是明末的擎天柱为什么】但孙承宗在辽东的军事改革 , 得罪了很多利益相关者 , 因此明熹宗不得不在压力太大下 , 让孙承宗退休 。孙承宗和李邦华的军事改革 , 都是提高明军战斗力的方法 , 只是没有能够抗住压力都因此下台 。
3、袁崇焕 。袁崇焕在崇祯上台初年时 , 得到的授权是明末最高的——一统辽东、登莱、天津、东江等实务 , 统一掌控各地的军权(包括杀毛文龙以获取军权) 。在袁崇焕一统军权 , 高度改革兵制和俸禄时 , 本来就是实现熊廷弼的“三方布置策”的最佳时机 , 收复辽东半岛 , 直逼沈阳 , 是毫无问题的 , 但崇祯帝却因为皇太极征服察哈尔得以进入中原而斩杀救援有功的袁崇焕 , 导致从熊廷弼、孙承宗一直以来的形成的高度授权、兵制改革、配合作战的局势完全消失 。
文章插图
1582年明朝疆域
崇祯朝名将
1、卢象升 。卢象升以勇战闻名 , 但策略上就没有太大的表现 。卢象升的天雄军是以亲友、同乡组成的 , 和清末曾国藩的湘军是一样的 , 只是没有得到曾国藩一样的机会 , 也没有曾国藩老练的人情关系 。
2、孙传庭 。郁郁不得志 , 可以用来描述孙传庭 。击败高迎祥、李自成后 , 就在准备永久性消除李自成时 , 却被坚决不同意议和的崇祯帝调去防守北京 , 给了李自成生天之路;随后李自成在河南时 , 孙传庭本来想要固守 , 却被崇祯帝催逼出战 , 最后因为天气问题导致粮饷问题退军而败 。
3、吴三桂 。虽然吴三桂有引清兵入关的说法 , 但吴三桂在明末更多是作为孙承宗、袁崇焕军事改革的代表成果 。
4、洪承畴 。洪承畴以数百家丁起兵连战克捷 , 更以杀降闻名 。洪承畴在镇压农民军上采取的是步步为营的围剿策略 , 只杀不抚 , 如果李自成、张献忠碰到洪承畴 , 所谓的诈降只有死路一条 。
在松锦之战时 , 洪承畴依然是采取步步为营的战术 , 意图通过双方的消耗战 , 来达到击败皇太极的目的 , 只是洪承畴的消耗战术被明朝朝廷拒绝 。
总的来说 , 在明末只有三人具有战略上的影响:熊廷弼——屯田、城防、重用当地人;孙承宗——统一事权、改革军制、提拔将领、修建防线;袁崇焕——一统渤海湾各地兵权 , 改革兵制 。
其他辽东将领基本上都是在3人的策略上进行修补和发挥 。中原内地的将领 , 卢象升有勇无谋 , 孙传庭和熊廷弼一样被牵制不能发挥 , 洪承畴步步为营并不新鲜但很实用 。
每天原创 , 给你有价值的观点!随手关注 , 你的支持才是动力!明朝末年 , 能称得上是“擎天一柱”者 , 孙承宗勉强算一个 。至于李定国 , 孙传庭 , 卢象升 , 李成梁之流 , 和这个评价压根沾不着边儿 。
- 衣服布料硬怎么变软
- 正宗香蒸风干鱼怎么做
- 正宗湘菜剁椒鱼头怎么做
- 英语留言条格式
- 英语六级备考什么词汇书好
- 私生饭什么意思,私生饭、萝莉饭、颜饭是什么意思?
- 东京奥运会上的十大帅哥 东京奥运会金牌照片
- 女性百科全书 怼总统、呛编剧,她当了几十年的女魔头,也活成一本女性百科全书
- 英语六级匹配题答题技巧
- cp25,cp25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