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什么意思
- 1.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什么意思
- 2.菩提本无树何处惹尘埃什么意思
- 3.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什么意思
- 4.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意思
字面意思:菩提树是空的,明镜台也是空的,身与心俱是空的,本来无一物的空,又怎么可能惹尘埃呢?
原文:
作者:惠能
年代:初唐
菩提偈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
原文解释: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释义:
弟子就如同是菩提树,(释迦牟尼佛当年在菩提树下觉悟)
弟子的心灵就像一座明亮的台镜 。(捻花微笑,禅宗以心传心的第一宗公案(典故))
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
二、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释义:
菩提原本比喻智慧,
明亮的镜子比喻清静心 。
本来清静,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文章插图
扩展资料:
作品赏析
词语出处
1、此偈见于敦煌写本《坛经》 。关于这首诗的来历,《坛经》第四节至第八节,有明白的记载:五祖弘忍“一日唤门人尽来”,要大家“各作一偈” 。并说“若悟大意者”,即“付汝衣法,禀为六代 。”弘忍的上首弟子神秀在门前写了一偈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
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弘忍知道后,“遂唤秀上座于堂内”,说是“汝作此偈,见即未到”,“若觅无上菩提,即未可得”,因而要他“更作一偈” 。而“秀上座去数日,作不得 。
”惠能的偈语,即针对神秀的《无相偈》而发 。据《坛经》所载,惠能本不识字,他先“请人一读”神秀的偈语,然后作此歌偈,“请得一解书人于西间壁上题着” 。
这首偈,同神秀的那一首,在修行方法上具有原则的区别 。神秀的那首“无相偈”,使他失去作为弘忍继承人的资格,却成了北宗一派的开山祖 。由于神秀强调“时时勤拂拭”,后人以其主张“拂尘看净”,称之为“渐修派” 。
而惠能的这一首,是对神秀偈的彻底否定,也即主观唯心主义对客观唯心主义的彻底否定,直接把握住“见性成佛”的关键,被称为“顿悟派” 。
在《坛经》第二十节,惠能指出:“世人性本自净,万法在自性 。思量一切恶事,即行于恶;思量一切善事,使修于善行 。”这是惠能“顿悟说”的基础 。在他看来,“愚人”与“智人”,“善人”与“恶人”,他们和“佛”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
从“迷”到“悟”,仅在一念之间 。这种“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思想,不仅对中国佛教的演变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对于后来的中国哲学理论也有重大的影响 。
2、禅宗故事–菩提本无树
惠能少孤而艰难困苦,于市卖柴为生 。及闻一客诵《金刚经》而心有所悟,遂赴五祖处学法 。
一日,五祖唤诸门人总来:“吾向汝说,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来呈吾看 。若悟大意,付汝衣法,为第六代祖 。”
众人只等神秀作偈,神秀偷偷在墙上书一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
五祖令门人炷香礼敬,尽诵此偈 。但亲告神秀曰:“汝作此偈,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 。如此见解,觅无上菩提,了不可得 。”
惠能虽不识字,一闻此偈,便知未见本性 。托人亦书一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
一众皆惊 。五祖观后将鞋擦了偈,曰:“亦未见性 。”因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既然清静何必有偈,五祖之境界举手投足赫然而生,
"菩提本无树":菩提是个觉道,又有什么树呢?若有树,那菩提就变成物,而有所执着 。菩提本来什么也没有,你说你觉悟了,但觉悟是个什么样子?是青色?黄色?红色?白色?你且说个样子出来,菩提本无树看看它是无形无相的 。
慧能的意思"明镜亦非台":你说心如明镜台,其实根本没有个台,若有个台则又有所执着,所谓‘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怎么还要有个台呢?
- 山里红是什么树
- 树木天敌能维持热带雨林的什么
- 植树手抄报内容,我做环保小卫士手抄报的内容?
- 海棠树怎么种植方法
- 买基金会不会血本无归 基金有风险吗
- 梦见桑树是什么预兆 梦见桑树是什么意思
- 怒海潜沙秦岭神树总共多少集
- 桑树果有什么营养
- 种植无花果的时间 什么时候种无花果树
- 枇杷树苗的栽培 批把树苗室内栽种注意